工作负载分析论文-张宁俊,朱伏平

工作负载分析论文-张宁俊,朱伏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工作负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力,工作负载,营业厅,营业窗口

工作负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宁俊,朱伏平[1](2012)在《基于工作负载分析的岗位定编方案——以某电力公司营销岗位定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工作负载,就是员工在给定时间内可完成工作的量,又叫工作强度或劳动强度。工作负载分析就是要通过分析确定不同工作的工作负荷标准,避免超负荷或工作量不足,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并提升业绩。为说明工作负载分析在人员配置中的原理及应用情况。本文以某电力公司营销服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为例,在数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工作负载分析工具,结合作业测定的有关方法,对公司现有营销服务岗位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员配置方案进行调整。(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期刊2012年01期)

林隽民,陈彧,李文龙,乔林,汤志忠[2](2011)在《新兴多核工作负载访存行为的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负载分析是片上多处理器末级缓存设计的关键先导工作。分析了一组访存密集型多线程RMS(recognition-mining-synthesis)工作负载工作集大小、数据共享行为和空间局部性等访存行为,研究了末级缓存的设计空间,探讨了未来片上多处理器的缓存体系结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大容量DRAM缓存有助于满足这组负载的大工作集对缓存容量的需求,使用128MB DRAM缓存比不使用时平均可以减少18%的L1缓存缺失延迟;共享缓存设计比私有设计性能更好,8MB的共享缓存可以比相同总容量的私有缓存提高25%的缓存性能;基于步长的硬件数据预取机制可以提高25%的性能。因此,对于访存密集型RMS负载,宜采用一个128MB的DRAM缓存、一个8MB片上SRAM缓存,结合一个8表项的流式预取器,构成缓存子系统。(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8期)

工作负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工作负载分析是片上多处理器末级缓存设计的关键先导工作。分析了一组访存密集型多线程RMS(recognition-mining-synthesis)工作负载工作集大小、数据共享行为和空间局部性等访存行为,研究了末级缓存的设计空间,探讨了未来片上多处理器的缓存体系结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大容量DRAM缓存有助于满足这组负载的大工作集对缓存容量的需求,使用128MB DRAM缓存比不使用时平均可以减少18%的L1缓存缺失延迟;共享缓存设计比私有设计性能更好,8MB的共享缓存可以比相同总容量的私有缓存提高25%的缓存性能;基于步长的硬件数据预取机制可以提高25%的性能。因此,对于访存密集型RMS负载,宜采用一个128MB的DRAM缓存、一个8MB片上SRAM缓存,结合一个8表项的流式预取器,构成缓存子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作负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宁俊,朱伏平.基于工作负载分析的岗位定编方案——以某电力公司营销岗位定编为例[J].中国劳动.2012

[2].林隽民,陈彧,李文龙,乔林,汤志忠.新兴多核工作负载访存行为的定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标签:;  ;  ;  ;  

工作负载分析论文-张宁俊,朱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