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施工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施工技术

身份证号码:13053519860305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也大量的出现,钢结构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而言,钢结构的施工质量与技术是息息相关的,据此,本文对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高层;施工技术

一、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要求

高层钢结构一般指楼层在6层以上,但总高度不超过100米的建筑物。高层建筑中采用钢结构做法与传统结构形式区别较大,施工中可借鉴的经验不多,须做好前期细部设计,尤其是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的结合;加工精度要求高,要加强构件加工工序质量控制及安装顺序的合理安排;焊接工作量较大,焊接质量要求严,对特殊工种人员的劳力组织及专业技能要求高;由于钢结构高空作业防护难度大,施工中安全管理要引起高度重视,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二、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安装技术要领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安装机械的选择

高层钢结构安装均用塔式起重机,要求塔式起重机的臂杆长度具有足够覆盖面,要有足够的起重能力,满足不同部位构件起吊要求:多机作业时臂杆要有足够的高差,达到不碰撞的安全转运。各塔式起重机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臂杆不与塔身碰撞。如用附着式塔式起重机,锚固点应选择钢结构,以便于加固,有利于形成框架整体结构和便于玻璃幕墙的安装,但需对锚固点进行计算。如用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爬升位置应满足塔身自由高度和每节柱单元安装高度的要求。塔式起重机所在位置的钢结构,在爬升前应焊接完毕,形成整体。

2、安装流水段的划分

高层钢结构安装需按照建筑物平面形状、结构形式、安装机械数量和位置等划分流水段。平面流水段划分应考虑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和对称性、安装顺序一般由中央向四周扩展,以减少焊接误差。

立面流水段划分,以一介钢柱高度内所有构件作为一个流水段,一个立面流水段内的安装顺序为:第N节钢框架安装准备→安装登高爬梯→安装操作平台、通道→安装柱、梁支撑等形成钢框架→及诶单螺栓临时固定→检查标高、垂直度、位移→拉好校正用缆索→整体校正→中间验收签证→高强度螺栓终拧紧固→接柱焊接→梁焊接→超声波探伤→拆除校正用缆索→塔式起重机爬升→第N+1节钢框架安装准备。

(二)钢柱吊装技术

1、吊装准备

核查各种安装机械设备的性能指标是高层建筑钢结构件施工前的必经准备工作,包括塔式起重机臂杆长的起重能力、覆盖面积、起吊速度、钢丝绳的起吊高度等。另外,对于实际操作中多采用综合吊装法,应合理安排其吊装顺序,通常情况下平面内自中间一个节间开始,选一吊装单元(通常为一节间柱网),先吊装柱,再吊装梁,之后向四周方向扩展,自下方垂直向上,组装稳定结构后,按照次序依次安装次要结构件,以节间为单位安装钢框架,使误差降至最小,以避免焊接变形和安装误差的累积。

2、钢柱固定工艺

钢柱吊装到指定位置后,通过临时设计的耳板和连接板,再用专业的螺丝进行固定。在固定前,一定要调整好钢柱的标高、垂直度、偏移和扭转等参数。在钢结构安装中,通常使用的是大六角高强螺栓,这种结构稳定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此外,在钢柱吊起前,应将临时钢爬梯绑扎在钢柱上,再将悬挑梁安装在钢柱上。

3、钢柱的安装

钢柱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包括钢构件预检和配套、定位轴线及标高和地脚螺栓的检查、钢构件现场堆放、安装机械的选择、安装工人的进场等。然后就是钢柱的吊装,在建筑结构的钢结构吊装中,一般是采用综合吊装法,主要的施工工艺是:平面从中间或某一对称节间开始,以一个节间的柱网为一个吊装单元,以钢柱、钢梁的顺序安装,同时向四周扩散;垂直方向的结构稳定性是由下至上加强的,在同节柱的范围内的横向构件,采取由上向下逐步安装的方式。首先按吊装顺序划分安装区域,在各区域平等、同时的施工。一片区域安装完成后,还应对其进行测量、校正,直到几个区域全部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整体的检查、校正,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下一节钢柱的吊装。

4、钢柱吊装中的测量

钢结构施工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钢柱的顶部和底部高精度地放样在设计的点位上,而且要求迅速、可靠,不影响施工进度。在高新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全站仪和电子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用接口技术使二者相连,建立一套完整的全站仪实时测绘系统对钢柱进行测量校正是非常必要的。如某高层建筑通过预埋孔,从底楼基准控制点运用莱卡ZL天顶仪配合DL2激光仪依次投测到所需施工楼层,并用激光接收板接收。慢慢旋转铅直仪(0°、90°、180°、270°、360°),便在接收板上得到一个激光圆,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接收点。对接收点组成的控制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由于投点存在误差,因此测量的角度和边长与已知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进行平差处理,以提高控制点的精度。由于每个点都可能存在投点误差,因此本工程采用逆自由网平差。坐标近似值采取底层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在伪逆平差时保持了这些点的重心坐标以及各点到重心坐标的±1mm向径加权方位角以该向径距离平方为权的带权平均数保持不变。由于引上来的点为空心,无法测定其高程,高程标志一般放置于核心筒的封面上,用钢尺传递高程和进行放样时,安置仪器于控制点上,仪器横轴的高程可以由全站仪视线水平读取标尺的读数获得,这样就可以进行三维坐标的放样。若引点不够多,或楼层形状改变时可由已有的控制点加密出一些新的控制点,然后再进行引点。

(三)钢梁安置技术

钢梁安置的关键点是为了通过限位钢板临时固定与数次反复的校正,用以达到控制钢梁与钢柱相连接的垂直度及轴线位置。

1、钢梁吊装临时固定方法

钢梁吊装可通过在钢梁上安放吊装耳板,并在其上部两端分别焊接一块安置限位钢板做对策实现临时固定。吊装耳板可在L/4处分别设置一个,吊装耳板的规格要能承受钢梁的重量,其吊装耳板厚度达到10-16mm方可。限位钢板在钢梁的上部分别设置一块,厚度为10-16mm,当钢梁安置时可以将安置限位钢板设定在钢柱的“牛腿”位上,令其起到临时固定钢梁的作用。安置限位钢板和吊装耳板能极大的提升安置的精度与速度,能确保施工的质量及安全。

2、钢梁校正方法

吊装刚就位的钢梁必须要继续进行变更和校正,直到钢梁框架符合设计要求。校正可以通过倒链和千斤顶来完成,通过反复的校对钢柱的垂直度与钢梁的轴线位置进行确定。

(四)高强螺栓安装和焊接的控制

影响高强螺栓安装质量的因素很多,对现场施工来讲,重点要控制:一是摩擦面。钢结构摩擦面一般由工厂加工完成,但夹板在运输及现场施工过程中,难免碰撞变形或被污染,在实际工作中,真对这种情况,夹板采取分类装箱运输,现场分类堆放。钢构件的摩擦面粘贴胶带予以保护,安装时清除。二是安装、紧固。在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孔位局部偏差,这种情况只允许使用铰刀扩孔,严禁使用气割扩孔。高强螺栓群的紧固顺序应由中心逐层向外扩展。初拧和终拧都得按预先设定的鲜明色彩在螺帽头上加以表示。

在此项工程中,钢管柱与钢管柱之间连接采用焊接,钢管柱与支撑之间,十字柱之间的连接采用高强螺栓加焊接,所有的焊接坡口形式均为单坡口带衬板,焊接质量要求为全熔透焊接。在焊接工作中多次发现焊缝检测不合格原因是由于衬板未贴紧母材或衬板变形导致,因此焊接中除正常要求外,对一些影响焊接质量微小因素也要控制。

结束语

高层钢结构施工是一项技术难度和工艺复杂程度都比较高的工作,如何在已形成的成熟工艺上继续加以改进,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所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赵仕昌.建筑工程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75-175.

[2]贾志龙.浅谈钢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28):52-52,53.

标签:;  ;  ;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