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科体系论文-汪明强,曹春晓

综合性学科体系论文-汪明强,曹春晓

导读:本文包含了综合性学科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综合大学,艺术学科

综合性学科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汪明强,曹春晓[1](2015)在《我国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截止到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院校中开设艺术类专业的本科高校已达八百多所,其中29所大学有权授予艺术学博士学位,191所大学有权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这些承担艺术培养工作的高校主要有叁大类:艺术专业院校、师范艺术院校和综合性高校。而其中综合性高校的艺术教育发展是最为迅速的,其所承担的艺术专业学科数量和学生数目也是最多的。我国当今艺术学科的发展与建设重点都是在综合性高校当中,无论是学科点建设、招生数量,还是学科资源配置,综合性大学已经成为艺术学科发展的中心;尤其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实践性较强的一些新(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5年06期)

姚洁[2](2014)在《试论综合性大学营销学科课程体系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意识显得更为强烈,这也为综合性大学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营销学科课程体系中含有丰富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如能够在综合性大学生中得到推广,势必可以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为他们能够更好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种营销学科课程体系的创新思路,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学科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14年32期)

左明[3](2014)在《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综合性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应该与专业艺术院校有明确的区分,那就是应该定位于复合型设计艺术人才的塑造,借助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学术积淀,提倡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对现代艺术人才的需要。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及历史和逻辑辩证统一的方法,以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设计教育的相关理论文献,对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作了回顾与反思。并以聊城大学为实例对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分析了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定位和思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学科体系层面改革的思路。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地方综合性院校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将培养模式定位于区域型的高素质、强能力、宽口径设计人才的塑造。通过对聊城大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地方综合大学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改革模式,首先必须必须突出地方性、综合性、现代性,即突出地方综合大学的时空特征、综合特征;其次应大力提倡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积极鼓励探索与创新,注意处理好公共课与专业课、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专业核心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多维考量包括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与优势层面、设计思潮全球化层面、当代设计学学科体系层面等叁个层面。未来十年,我国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兴未艾,将为我国现代化工业建设提供一大批设计人才,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对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等尚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4-04-01)

鲁莹,钟延强,樊莉,王小燕,张红武[4](2013)在《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以新药研究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药学专业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在我校药学本科学员中进行了实践探索。该体系主要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实践教学多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缺乏学科间交流融合,无法满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问题,通过模拟新药研究流程的多学科"链式"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实施、配套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中试教学基地的运行,为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方案,为药学及相关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北医学教育》期刊2013年05期)

简琳[5](2012)在《综合性高校弱势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总结"985"高校、"211"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基于某校"新诗所"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实践,提出弱势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应以学科馆员牵头,采用"学科馆员+馆藏纸质资源+Internet资源导航+大型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保障模式,并尽力完善"图书馆员-读者"、"读者-读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陈世军[6](2010)在《构建“钢琴即兴伴奏”与“和声学”综合性学科体系的初步设想与实践——以河池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河池学院为例,通过对构建"钢琴即兴伴奏"与"和声学"综合性学科体系的初步设想与实践的研究,以点带面,从教材的编撰、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入手,提出改革思路及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对钢琴即兴伴奏技能以及和声学理论的全面掌握,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性音乐人才。(本文来源于《歌海》期刊2010年04期)

雷勇,宋斌,程列凤[7](2010)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学科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医院特别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其显着特点是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化及综合化。当这种特点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势必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攻关”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优势学科群,创造更高的临床和科研效益。现将大型综合性医院学科群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10年04期)

李百吉,郭海兰,张耀宇[8](2009)在《综合性大学营销学科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优化和创新综合性大学各个学院营销课程体系,可以切实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解决大学生心理矛盾,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失衡现状;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新的营销课程体系设计,对于综合性大学完善整体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结构均衡、心理素质健全的复合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09年09期)

钱树静,盛沛峰[9](2008)在《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教育的梯队已经形成,竞争格局下形成的权威的综合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已被几家名校垄断。对地方综合性大学来说,短时期内是无法与权威的几家名校竞争生源的,唯有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缘优势,结合当地潜在客户的消费需求,通过为目标市场提供定制的工商管理教育服务来培育核心竞争力。文章以宁波大学为例阐述了这一思路。(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08年01期)

张明泉,曾正中,陶燕,管清玉[10](2005)在《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性质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强调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为共享教学资源 ,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提出了公共课实习统一化、学科基础课实习合作化、专业课实习规范化、校外实习基地化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构想。(本文来源于《高等理科教育》期刊2005年02期)

综合性学科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意识显得更为强烈,这也为综合性大学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营销学科课程体系中含有丰富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如能够在综合性大学生中得到推广,势必可以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为他们能够更好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种营销学科课程体系的创新思路,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学科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综合性学科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汪明强,曹春晓.我国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评价体系研究[J].美术观察.2015

[2].姚洁.试论综合性大学营销学科课程体系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4

[3].左明.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D].聊城大学.2014

[4].鲁莹,钟延强,樊莉,王小燕,张红武.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3

[5].简琳.综合性高校弱势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

[6].陈世军.构建“钢琴即兴伴奏”与“和声学”综合性学科体系的初步设想与实践——以河池学院为例[J].歌海.2010

[7].雷勇,宋斌,程列凤.大型综合性医院学科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J].人民军医.2010

[8].李百吉,郭海兰,张耀宇.综合性大学营销学科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

[9].钱树静,盛沛峰.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师.2008

[10].张明泉,曾正中,陶燕,管清玉.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5

标签:;  ;  ;  ;  

综合性学科体系论文-汪明强,曹春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