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感知评估论文-陈捷

用户感知评估论文-陈捷

导读:本文包含了用户感知评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PTV,用户体验,质量评估体系,质差率

用户感知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陈捷[1](2019)在《基于用户感知的IPTV端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IPTV业务视频质量用户体验差、投诉率高等问题,提出建立IPTV端到端视频质量评估体系,该体系在确定合理的量化指标的基础上,依靠IPTV质量监测分析系统,主动感知业务质量劣化,实时监控网络性能,将业务质量与网络性能关联,实现群障主动预防、故障快速定界。通过在某省电信网络中的应用,故障定位准确,预判能力整体提升,质差率明显下降,市场优势明显,抢占了市场先机。(本文来源于《电信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金巍,张东林,曹毅然,李明晖,高珊[2](2019)在《吉林移动构建新型评估体系提升用户感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质量,吉林移动借鉴数学模型,构建五维价值建网评估体系,探索建立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精准投资决策模型,取得不错成效。高质量建网,提升用户感知在4G大流量套餐的推广下,2018年年底4G(本文来源于《人民邮电》期刊2019-08-02)

颜波,张磊,褚学宁[3](2019)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用户感知评估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用户感知评估建模方法,充分利用产品使用数据来定量地建立用户感知评估和产品性能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支持产品设计改进.首先,利用滑动窗口技术将时间序列形式的使用数据转换为一系列数据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用于用户感知评估模型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然后,通过K-折交叉验证分析确定模型的最优超参数并改善模型的过拟合问题;最后,以智能手机用户感知建模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自动从使用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特征,用于用户感知评估预测,减少了建模过程中对用户和设计师的依赖,可以帮助设计师及时准确地评估产品表现,为产品设计改进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马敏,李威,陈洁[4](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细分业务用户感知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业务差异化和良好的用户感知是LTE网络以及未来5G网络运营的关键,目前的网络KPI指标体系主要是用于评估网络运维情况,并不能真正反映用户对网络和业务使用的实际满意程度。本文提出一种细分业务用户感知QoE评估方法,通过对LTE业务KQI指标以及XDR、MR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关联分析,选取出特定业务QoE评价特征指标集,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细分业务的QoE评估模型,并以特定视频业务为例,给出QoE评估的特征指标选取和建模过程。该QoE评估方法可以对用户业务体验感知进行细粒度、高准确度的实时评估,为后续基于用户感知的网络优化、网络运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期刊2019年05期)

林志[5](2019)在《基于信令分析的4G用户感知评估及问题定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互联网依托4G网络数据业务得以运营发展,伴随业务流程的日趋复杂化,如何借助精准定位实现对用户感知问题的有效解决,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任务。本文基于信令分析进行了4G用户感知评估体系的构建,从成功率问题、时延问题以及速率问题等角度探讨了端到端问题的具体定位方法,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王希[6](2018)在《基于MR数据与机器学习的LTE用户感知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LTE用户质差分析一般通过驱车测试和呼叫质量拨打测试等方法采集网络质量相关数据,然后进行人工回放分析,筛选出质差问题路段。为了解决人工质差分析存在的问题,创新引入机器学习对海量用户的测量报告进行建模,并结合用户定位技术,实现了对全网用户质差的有效甄别。与传统质差分析相比,新技术能够更加全面、高效、准确地对全网质差用户进行评估,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减少了对优化人员能力的依赖,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18年08期)

李宝磊,任晓华[7](2018)在《中国移动家宽用户感知质量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家宽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有效监测和评估用户感知质量,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介绍了目前的评估手段原理和方法,并分析其优劣,研究制定家宽用户感知指标评估体系,应用于当前家庭宽带网络质量评估。(本文来源于《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期刊2018年07期)

董宇琦[8](2018)在《基于感知信任模型的用户隐私等级评估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在线社交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人们得到越来越多的展示自我、拓宽社交圈的机会。同时,也将更多的个人信息暴露给大众。由于大众隐私意识的普及程度参差不同,对于在线社交可能给用户带来的风险需要一个尽可能客观、全面的评估。本论文旨在基于信任传递的思想提出一个基于感知信任模型的用户隐私风险等级评估算法,引入隐私意识与感知信任参数,融合用户实际应用情境下的主观需求,获取用户在新浪微博中的所有数据,从用户隐私意识、社交风险、内容风险叁个方面进行评估,将用户在线社交中可能造成的隐私泄露风险进行定量衡量,并通过图表等形式生成可视化评估报告,结合评估结果给出针对性建议,帮助用户全面、客观的认知到在线社交行为中潜在的隐私风险问题,寻找在线社交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树立正确的隐私意识观念。通过微博实例用户测试和模型检验,本文中提出的隐私等级评估算法实现了隐私泄露威胁的定量衡量,能够准确、全面的概括用户在线社交行为全貌、评估隐私风险等级,评估模型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与现有评估模型相比,提高了结果的精确性和计算效率,同时有效地结合了用户主观需求对隐私泄露评估的影响。为在线社交平台服务供应商保护其用户数据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杨琳[9](2018)在《基于用户感知的LTE网络负荷评估及栅格级扩容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终端日益普及和移动应用种类呈现指数级增长直接带来了TD-LTE用户数和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移动用户对数据业务体验的要求更高。因此,TD-LTE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系统负荷呈现快速的攀升趋势;当负荷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无线网络将会出现支撑能力不足和拥塞现象,进而出现网络性能下降,对用户业务体验产生负面影响。现有的LTE容量评估方式和扩容方式,主要是从扫描网络侧状态的角度,缺少对用户UE感知的分析,无法有效反映出用户的业务体验,因此需建立从用户角度评估网络容量状态、发掘网络容量问题根本原因的LTE网络容量评估体系和精细化扩容方案。为了保障用户体验到良好的感知速率,并随时随地满足“Mbps”的需求,建立一种基于用户感知的TD-LTE负荷评估体系和合理的网络扩容方案势在必行。另外,在制定扩容方案时,根据室内外属性、业务特性、业务分布等因素,给出精细化的针对性扩容方案,切实改善网络性能,提升建设投资收益。本文首先通过用户调研建立用户感知体系,引入了用户感知速率的核心关注点,把用户面业务需求对应关联到3GPP协议规定的空口质量,将用户感知问题转化为无线侧可量化的QCI速率和小区综合感知速率;然后,基于用户感知标准门限给出LTE网络负荷评估技术和用户感知评估具体方案,即把小区业务面下行PDCP SDU最大比特率/QCI和每QCI感知速率门限做比较,判断不同场景下当前小区的容量是否满足用户感知;最后,利用MR数据特性通过“栅格级”地理化方法,对感知问题小区进一步分析容量问题根本原因,建立“树形根因图”,逐步定位不同属性的扩容需求,精细化的分析扩容需求和针对性容量解决方案。通过建立用户感知体系和栅格级容量解决方案,是对网络侧KPI扩容分析方式的重要完善和网络状态分析的转变,突出了以用户为核心的网络规划思想,引入栅格级扩容方案,把单一的网络容量问题与用户分布、业务地理场景关联起来,切实提升了网络质量和容量能力,保障了网络扩容投资的效益和针对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汤汉伊,孙其博,周傲,李静林[10](2018)在《情境感知的网络用户可信评估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仍然影响着互联网发展,可信评估逐渐成为保障网络安全的核心,而网络用户又是可信评估的重点评估对象。当前网络可信评估模型没有充分考虑用户所处的情境以及用户的欺诈行为,影响网络用户可信评估的精确性,导致恶意用户的漏判和误判。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情境感知的网络用户可信评估模型(CAMETNU)。该模型通过对用户访问时所处的情境计算恶意行为的惩罚力度,而又依据用户累计恶意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实验结果证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用户感知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质量,吉林移动借鉴数学模型,构建五维价值建网评估体系,探索建立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精准投资决策模型,取得不错成效。高质量建网,提升用户感知在4G大流量套餐的推广下,2018年年底4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用户感知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1].陈捷.基于用户感知的IPTV端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及实现[J].电信技术.2019

[2].金巍,张东林,曹毅然,李明晖,高珊.吉林移动构建新型评估体系提升用户感知[N].人民邮电.2019

[3].颜波,张磊,褚学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用户感知评估建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4].马敏,李威,陈洁.基于机器学习的细分业务用户感知评估方法[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9

[5].林志.基于信令分析的4G用户感知评估及问题定位方法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

[6].王希.基于MR数据与机器学习的LTE用户感知评估方法[J].移动通信.2018

[7].李宝磊,任晓华.中国移动家宽用户感知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8

[8].董宇琦.基于感知信任模型的用户隐私等级评估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9].杨琳.基于用户感知的LTE网络负荷评估及栅格级扩容方案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10].汤汉伊,孙其博,周傲,李静林.情境感知的网络用户可信评估模型[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8

标签:;  ;  ;  ;  

用户感知评估论文-陈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