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状况论文-杨天宁,马守成,侯小明

病理状况论文-杨天宁,马守成,侯小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理状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免疫治疗,病例对照研究,预后

病理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杨天宁,马守成,侯小明[1](2019)在《PD-L1表达状况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状况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起至2018年11月。全面搜集PD-L1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采用STATA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篇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计5 260例结直肠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D-L1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风险比(hazard ratio,HR)=1.26,95%可信区间(condence interval,CI):1.03~1.50]、无疾病生存时间(HR=1.19,95%CI:1.10~1.29)、淋巴结转移[比值比(odd ratio,OR)=1.31,95%CI:1.13~1.50]和TNM分期(OR=1.78,95%CI:1.45~2.21)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浸润深度(OR=1.15,95%CI:0.68~1.95)、远处转移(OR=1.08,95%CI:0.55~2.11)、血管侵犯(OR=1.14,95%CI:0.76~1.71)、分化程度(OR=0.93,95%CI:0.79~1.02)及肿瘤部位(OR=0.86,95%CI:0.53~1.40)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L1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肿瘤》期刊2019年10期)

闫秋芳,杨继闽[2](2019)在《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5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梗阻性结直肠癌327例,非梗阻性结直肠癌327例。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部位、肿瘤N分期、肿瘤直径、Dukes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与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有关(P <0. 05),而患者年龄、性别、首发症状、肿瘤T分期、肿瘤沉积、脉管癌栓或神经侵犯及肿瘤大体形态与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无关(P> 0. 05)。术后1 a,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6. 87%(20/291)、4. 81%(14/291)、11. 68%(34/291),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3. 84%(11/286)、2. 09%(6/286)、5. 94%(17/286);术后3 a,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28. 52%(83/291)、14. 43%(42/291)、36. 08%(105/291),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16. 78%(48/286)、5. 24%(15/286)、18. 18%(52/286);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3 a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显着高于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P <0. 05)。溃疡型结直肠癌、Dukes分期C期、肿瘤组织低分化、腹水、复发、转移、术后无化学治疗是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肿瘤部位、肿瘤N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与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有关,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和病死率较高,溃疡型结直肠癌、Dukes分期C期、肿瘤组织低分化、腹水、复发、转移、术后无化学治疗是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陈林涛[3](2019)在《血清CEA对十二指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和生存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与十二指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关系及对生存状况的影响。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5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血清CEA为5 ng/mL作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升高组(n=55)和未升高组(n=103);分析血清CEA水平与十二指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引起血清CEA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比较血清CEA升高组与未升高组患者手术后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时的无病生存率。十二指肠癌患者的病变类型、TNM分期、N分期、血管侵犯、远处转移、神经侵犯、肿瘤数目、分化程度与血清CEA水平升高有密切相关性(P<0.05);远处转移和多发肿瘤数目为十二指肠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EA水平升高组患者12、24和36个月的无病生存率均低于未升高组(P<0.05)。血清CEA水平升高与十二指肠癌患者多发肿瘤和远处转移有关,且患者生存率较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期刊2019年06期)

朱晓宇,朱飞,徐朝晖,赵亮亮[4](2019)在《残胃癌和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原发性胃癌(gastric cancer, GC)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更是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原发性GC术后和良性疾病远端胃切除术残GC的发病机制是具有差异的,我们认为残GC与原发性GC患者肿瘤远处转移、肿瘤病理分型、局部器官浸润、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 index, PNI)临床病理特点存在差异,且TNM分期、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影响残GC患者术后5年期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探索残GC和原发性GC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9/2018-09于乐清市人民医院与衢州市中医院两所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残G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08例原发性GC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入院后第2 d或者第3 d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比异同.分析影响残GC生存状况的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肿瘤远处转移M_0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组肿瘤远处转移M_0占比,观察组肿瘤病理分型分化不良型占比、有局部器官浸润占比、PNI>45%占比、Hb指标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TNM分期、血清白蛋白、住院天数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类型、TNM分期、肿瘤远处转移、Hb、血清白蛋白是影响残GC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TNM分期、Hb是影响残GC患者术后5年期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42、3.012, P=0.004、0.018).结论残GC与原发性GC患者肿瘤远处转移、肿瘤病理分型、局部器官浸润、PNI临床病理特点存在差异,且TNM分期、Hb是影响残GC患者术后5年期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雷海锋,寇振宇,闫磊,王永奇[5](2019)在《胃癌组织中HuR表达与临床病理及生存状况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RNA结合蛋白Hu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73份胃癌组织标本作为胃癌组,选择在同一时期内接受胃切除术的21例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组织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的表达情况,分别用细胞质和核染色评估HuR表达。比较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HuR表达的差异。探讨Hu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不同HuR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差异。通过COX模型确定胃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在胃癌组织细胞中,癌细胞核中HuR的表达在53个样本中表达率很高(72. 6%;得分2,n=33;得分3,n=20)。癌细胞中的细胞质表达在20个样本中表达较高(27. 4%;得分2,n=13;得分3,n=7)。与正常胃组织相比,胃癌细胞核和细胞质HuR的表达显着增高(Z=5. 269、8. 475,P <0. 01)。在癌细胞核中,未观察到HuR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有明显相关(P>0. 05);而在癌细胞质中,观察到HuR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明显相关(P <0. 05)。在细胞质中,HuR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54个月)比HuR阳性表达患者(29个月)更长(P <0. 01)。在细胞核中,HuR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52个月)比HuR阳性表达患者(44个月)长(P=0. 016)。应用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独立预后因素,结果表明细胞质HuR蛋白表达、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 046、0. 041、0. 035和0. 012)。结论细胞质HuR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恶性侵袭性和预后显着相关,可作为胃癌根治术后转移的预测指标。(本文来源于《局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劳华晔[6](2019)在《首诊Ⅳ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状况的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诊Ⅳ期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了解首诊Ⅳ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布、治疗效果;探究其转移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性意见。方法:收集2010年01月0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次确诊为乳腺癌Ⅳ期且病例资料完整的10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转移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总结原发病灶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1、首诊Ⅳ期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0-60岁的有63.9%,未绝经患者占52.3%;浸润性导管癌占89.8%;原发病灶为Luminal A型的占4%,Luminal B1型占37.4%,Luminal B2型占25.2%,HER-2阳性型为23.4%,基底样型/叁阴性占10.3%;T、N分期与转移灶的部位、数量有关(P<0.05)。2、首诊Ⅳ期乳腺癌患者初诊时原发病灶的分子分型、激素受体情况、Her-2表达情况与初治缓解后肿瘤首次进展的部位有关(P<0.05);不同治疗方式、术前情况与肿瘤首次进展部位无关(P=0.222,P=0.304)。3、首诊Ⅳ期乳腺癌患者1年生存率为93%,3年生存率为53%,5年的生存率为31%。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8个月(95%CI:19-31个月)。定期随访的患者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个月,(95%CI:5.5127-11个月)。4、首诊时N分期、原发灶分子分型、首诊时的转移部位、转移数量与总生存时间相关;首诊时同步转移部位、治疗后首次进展部位与无进展生存时间相关。原发病灶分子分型、首诊时转移数量、原发病灶手术治疗是首诊Ⅳ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影响首诊Ⅳ期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的因素为首次进展只有骨或软组织进展。5、进行了原发病灶手术治疗后,仅16%的患者术后KPS评分下降,70.1%的患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满意率为83.6%。结论:1、首诊Ⅳ期乳腺癌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40-60岁,绝经与未绝经患者分布各半;2、首诊原发灶T、N分期与转移灶的部位、数量有关;3、首诊时原发病灶的分子分型、激素受体情况和HER-2表达情况与初治缓解后肿瘤首次进展的部位有关;4、原发病灶分子分型、首诊时转移数量和原发病灶手术治疗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朱萌,孙武刚,南则仲[7](2019)在《组织MerTK和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组织MerTK和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1)和预后不良组(n=23,包括复发、转移和死亡)。所有患者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对MerTK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其中26例患者为MerTK蛋白高表达,58例为MerTK蛋白低表达。比较MerTK不同表达患者的生存状况,并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高龄[(63.38±8.04)岁/(56.11±7.43)岁]、肿瘤直径≥5 cm(56.52%/32.79%)、弥漫型(82.61%/29.51%)、浸润深度为T3(69.58%/45.92%)、肿瘤TNM高分期[Ⅲ期(52.19%/31.14%)、Ⅳ期(34.78%/4.91%)]、存在淋巴结转移(86.96%/4.91%)、淋巴结高分期[N1期(34.78%/29.50)、N2期(34.78%/14.75%)、MerTK高表达(82.61%/11.48%)、N3期(17.39%/3.27%)]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MerTK表达、肿瘤浸润深度为T3、肿瘤TNM高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为原发性胃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MerTK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结论 MerTK蛋白高表达患者多表现出高龄、肿瘤直径≥5 cm、弥漫型、浸润深度为T3、肿瘤TNM高分期、存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高分期,可将其作为不良预后的判断标记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09期)

李崎,温力牧,吴旻骅,吴伟主[8](2019)在《不同年龄段叁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叁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为临床上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借鉴。方法选取TNBC患者75例,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年轻组(n=41)与年老组(n=34),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口服中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家族史、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及脉管浸润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5年总生存率、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TNBC患者5年总生存率以及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 <0.05);口服中药亦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显着因素(P <0.05)。结论年轻TNBC患者的病理侵袭性较年老患者更强,但两者在生存预后方面并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王宝,王世全[9](2019)在《叁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复发与生存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叁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复发和生存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叁阴性乳腺癌患者36例,分析所有患者病理结果,进行随访并统计患者复发和生存状况。结果发病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1.3±2.8)岁。绝经前患者24例,绝经后患者12例。病灶位于外上象限14例,位于内上象限12例,内下象限6例,外下象限2例,中央区2例。病灶直径0.7~7.5 cm。T1期13例,T2期18例,T3期3例,T4期2例。浸润性导管癌有28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PCNA阳性表达31例,p53阳性表达25例。共有3例患者存在脉管癌栓,16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共有5例患者出现死亡,1年内复发的患者有8例,1~2年复发的患者有7例,2~3年发生复发的患者6例,在随访期内未发生复发的患者有10例。未死亡患者生存质量总平均分为(83.6±16.2)分。结论叁阴性乳腺癌患者病灶多位于外上象限,女性高发年龄在绝经前,且患者PCNA和p53多为高表达状态,本研究中患者复发率较高,但患者生存质量尚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07期)

朱云,贾雪梅[10](2018)在《不同年龄段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发病原因及内膜增生病理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内膜增生病理状况,为明确诊断病因及正确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收诊的26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不同将患者分为育龄期组(年龄<40岁) 66例,围绝经期组(年龄40~50岁) 141例和绝经期组(年龄>50岁) 53例,对3组患者发病原因及内膜增生病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器质性子宫出血72例占27. 69%(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最多3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51例占19. 62%(其中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最多32例),正常月经周期内膜137例占52. 69%(其中增生期子宫内膜最多93例)。260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23例包括单纯性增生91例,复杂性增生15例,单纯性伴不典型增生11例,复杂性伴不典型增生6例;其中育龄期组22例,围绝经期组77例,绝经期组24例。围绝经期组的内膜增生发生率明显高于育龄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围绝经妇女最多,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病原因和内膜增生病理状况较为复杂,准确了解发病原因及内膜增生病理特点,对明确诊断和正确治疗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8年21期)

病理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5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梗阻性结直肠癌327例,非梗阻性结直肠癌327例。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部位、肿瘤N分期、肿瘤直径、Dukes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与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有关(P <0. 05),而患者年龄、性别、首发症状、肿瘤T分期、肿瘤沉积、脉管癌栓或神经侵犯及肿瘤大体形态与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无关(P> 0. 05)。术后1 a,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6. 87%(20/291)、4. 81%(14/291)、11. 68%(34/291),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3. 84%(11/286)、2. 09%(6/286)、5. 94%(17/286);术后3 a,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28. 52%(83/291)、14. 43%(42/291)、36. 08%(105/291),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16. 78%(48/286)、5. 24%(15/286)、18. 18%(52/286);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3 a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显着高于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P <0. 05)。溃疡型结直肠癌、Dukes分期C期、肿瘤组织低分化、腹水、复发、转移、术后无化学治疗是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肿瘤部位、肿瘤N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与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有关,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和病死率较高,溃疡型结直肠癌、Dukes分期C期、肿瘤组织低分化、腹水、复发、转移、术后无化学治疗是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理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1].杨天宁,马守成,侯小明.PD-L1表达状况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J].肿瘤.2019

[2].闫秋芳,杨继闽.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

[3].陈林涛.血清CEA对十二指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和生存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

[4].朱晓宇,朱飞,徐朝晖,赵亮亮.残胃癌和原发性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的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

[5].雷海锋,寇振宇,闫磊,王永奇.胃癌组织中HuR表达与临床病理及生存状况的关系[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

[6].劳华晔.首诊Ⅳ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状况的回顾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9

[7].朱萌,孙武刚,南则仲.组织MerTK和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

[8].李崎,温力牧,吴旻骅,吴伟主.不同年龄段叁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9

[9].王宝,王世全.叁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复发与生存状况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

[10].朱云,贾雪梅.不同年龄段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发病原因及内膜增生病理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

标签:;  ;  ;  ;  

病理状况论文-杨天宁,马守成,侯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