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遍高校社团中存在的问题极其相应对策

浅析普遍高校社团中存在的问题极其相应对策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成都611700)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等。但是高校社团中也存在社团管理不当、相关制度不完善、内部结构混乱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社团发展。本文主要就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简要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社团;学生发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高校社团是一个根据学生共同兴趣爱好而成立的群众性组织,以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培养广泛兴趣为出发点,给广大青少年提供锻炼自我和培养良好综合素质的平台。高校是新形势下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1],但是高校中社团种类繁多,学生在选择上存在盲目跟风性,并不能真正起到最初的作用,这就需要高校认识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社团日益呈现出纷繁多彩的局面,社团类型逐渐丰富,内部规模逐渐扩大。但在学生群众性自主管理模式下,社团的问题也随之慢慢增多,这严重制约着高校社团顺利发展。

1.1高校管理不当,相关制度不完善

对于社团管理,很多高校采用学生群众性自主管理方式,让学生自行制定各社团内部管理方式,这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自由,而缺乏统一的管理条例,这也会使社团管理混乱。目前部分学校采用社团联合会等社团主管组织,也存在组织过于繁多,组织之间涉及重合性较强,在实际处理问题上存在相互推卸状况,办事效率低下,严重打击学生积极性。

1.2社团门槛低,成员素质不高

高校社团往往在招社员没有过多要求限制,社员也大多是抱着喜欢和想学的态度进入社团。社团内部本是一个集体,社团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潜移默化影响作用下会对社团这个大集体会产生不良影响。社团成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度不够,易受到外在因素影响,这种问题对成员的学业也会产生连带负面影响。

1.3社团缺乏创新,缺少自身特色

很多社团在活动开展中具有模仿性,缺乏生命力,内容脱离主题,与时代发展联系不紧密,形式呆板,内部开展活动也主要是以聚餐为主,这样会直接削弱学生对活动开展的积极性和降低学生的参与性。社团不能创新,缺少独特的看法,这样无法跟其他社团进行竞争。即使社团内有优秀社员,社团缺少自己特色,不思创新,加上社团数量繁多,这会使社团内部文化氛围越来越差,最终到自我毁灭的状况。

1.4社团经费有限,制约活动开展

社团在进行实践探索活动中,往往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理论书籍等资料;在扩大规模上也需要相关设施的增添,而社团内部资金不足,往往社团经费都是社员自己出钱,但社团社员人数有限,力量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团成员的负担。缺少经费支持将面临经费紧张局面,这也严重制约着社团进一步发展,在组织活动开展中感到寒酸。

1.5缺少专业指导,社团吸引力弱

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的同时也希望社团内部有专业考老师进行指点,这样在理论上能够得到学习,也能在实际操作上提到提升。但是往往社团指导老师师兼职性教师性质,不能将大部分精力放于社团管理中,所以学生在社团中实际并不能接受到专业老师至善的指导。少数社团虽然有专业老师指点,但老师基本上都不多过问社团活动,甚至有些社团的专业指导老师也只是一个挂名而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团发展。

2解决制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

2.1规范高校管理条例,重视学生社团发展

随着学生招生规模扩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也要求社团数量逐渐增加,所以高校应成立相关的专业机构进行学生社团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高校相关专业机构要增强管理社团意识,将教学与社团管理相融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确立学生社团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2]。社团成立要要求学生社团提交书面正式申请报告的要求,内容需涉及社团章程、社团规模、相关负责人、开展活动内容及程序,然后报学校社团的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审核。社团具体管理上面,应该依托各院系相关组织,如各院系以团支书带头,结合自身院系发展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并落实下去。

2.2积极调动社团积极性,为教学服务

高校社团主管部门应充分调动各社团的积极性,积极鼓励社团开展与教学相关的社团活动。社团文化建设对高校教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调动社团开展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在之后学习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社团积极性的调动还应靠各位成员,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应充分召集社员进行商议,各自发表观点,尽量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有了好的社团文化氛围,才能带动学校文化建设。

2.3加大对社团建设的支持,提供所需保障

高校应为各社团提供相应的支持,让社团能够顺利开展相关活动。随着社团类型逐渐呈现多样性,高校应该根据每个社团自身独特情况来为社团提供相应的保障,例如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活动场所、物质支持。高校也可以为社团提供相应的赞助机会,最后让社团自行与相关赞助商进行商议,自主解决资金问题,这也为社团提供了一种生存之道,社团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2.4提供专业指导,开展高层次社团活动

专业教师指导为社团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保障。高校应适当为各社团安排有相应专业知识的老师,为社团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社团成员在社团活动开展中不仅能展示自己才能,巩固专业技能,也能在社团教学中,学习到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教师也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在课程教学之外,适当安排时间进行社团教学,讲课堂教学与社团教学相结合。高校应对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进行工作量认定或给予适当的工作补贴[3]。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空余时间学到知识,丰富学生生活,有限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

2.5加强社团负责人培训,增强其责任感

高校社团现目前也存在着缺少高素质负责人的现状,一方面表现在社团负责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并没能获得较好成绩,另一方面变现在社团组织中以较随意的态势呈现。在每次活动策划中,社团负责人的思想存在随意性,想法不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开展的活动最后也自生自灭。这就需要社团负责人自身要有较高素质,较好的领导能力,对社团管理能够尽职尽责。在社团内部中层管理者竞选中,要以学生的实力为主,避免能力不足的学生凭借一定关系竞选成功的情况。所以社团负责人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高素质能力、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才能更好的组织和带领社团发展。

3.结语

高校社团组织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学生自我提升的很好平台。社团的发展也是对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校园里的实践,这是贯彻了新时代发展要求,具有与时俱进性。作为现代大学生,社团是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锻炼的很好平台,学生应充分利用社团,在其发挥实质性作用。高校社团在之后发展中也应与时俱进,善于发现问题并切实解决问题,让高校社团发挥其独特作用,使社团成为高校的一道风景线,切实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文件)

[6]夏勇子.论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3):62-65.

[3]《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作者简介:潘星宇(1998.9—),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生,本科,英语专业

陈露施(1992.1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老师,本科,舞蹈学专业。

标签:;  ;  ;  

浅析普遍高校社团中存在的问题极其相应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