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引信论文-周祖国,李楠,郑晨皓

调频引信论文-周祖国,李楠,郑晨皓

导读:本文包含了调频引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调频引信测试,通用仪器,自动化测试软件,高效率

调频引信论文文献综述

周祖国,李楠,郑晨皓[1](2019)在《基于通用仪器的调频引信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调频引信检测存在测试效率低、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通用仪器的调频引信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选用具有标准通讯接口的通用仪器构建硬件测试平台,编写了调频引信专用测试软件。运行该测试软件,计算机控制通用仪器对调频引信主要工作参数进行自动化测试,对各参数的测试结果进行实时分析、显示并录入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应用试验表明,该测试方法自动化程度好、测试效率高、通用性强。(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智小军,周守锋,黄辉[2](2019)在《调频引信的指数型回波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调频引信因使用RC叁角波发生电路会引起回波的指数非线性变化,因缺乏相应回波模型而无法定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调频引信的指数型回波建模方法。该方法给出了周期性指数型叁角波调制发射信号的频率分段解析式,对其在每个调制周期内进行定积分后归纳出连续性瞬时相位的一般解析式,该解析式与其相应延时信号作差拍处理后即可得到调频引信的指数型回波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指数非线性对距离分辨率的影响并给出了新的计算方法。按照指数型回波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可以更准确地定量分析调频引信的回波频谱和距离分辨率。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当指数非线性度大于5%时实际回波频谱会展宽,造成距离分辨率相对于理想线性条件下恶化。(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郝新红,杜涵宇,陈齐乐[3](2019)在《调频引信粗糙面目标与干扰信号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识别调频(FM)引信地面目标回波信号和数字射频存储(DRFM)转发式干扰信号,提出了一种对地调频引信粗糙面目标与干扰信号识别方法。建立了对地调频引信粗糙面差频信号模型,利用二维距离-速度提取方法提取其差频频率和多普勒频率,采用差频频率峰值带宽和多普勒频率峰值带宽2个特征量识别地面目标回波信号和DRFM转发式干扰信号,并使用蒙特卡罗仿真和非参数假设统计检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差频频率峰值带宽和多普勒频率峰值带宽的展宽幅度与引信天线照射范围内粗糙面的大小呈正相关,多普勒频率峰值带宽的展宽与载频成正比,利用峰值带宽特性可有效区分粗糙面目标回波信号和DRFM转发式干扰信号。(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楚宝,黄辉,袁久兴,任俊峰,李新文[4](2019)在《基于二维DFT变换的调频引信信号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电调频引信信号处理难以对目标距离-速度信息进行联合估计,提出了基于二维DFT(离散傅里叶变换)变换的调频引信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把无线电调频引信的一维差频信号变换为二维矩阵,然后对二维矩阵数据进行二维DFT变换。通过二维DFT变换后的二维频域信息联合估计差频信号中的距离,速度信息。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无线电调频引信差频信号进行运动目标距离-速度联合估计,为无线电调频引信实现高精度分档装定,干扰信号识别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天鹏,刘忙龙,谢嘉[5](2019)在《基于FRFT的调频引信LFM干扰抑制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在抑制无线电引信LFM干扰时存在计算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FRFT的调频引信LFM干扰抑制改进方法。该方法采用直接离散化算法计算FRFT,将FRFT计算转换为矩阵乘列向量的形式,并采用两级搜索法得到最佳变换阶数。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小运算量,提高信号的信干比,实现调频引信LFM干扰抑制。(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齐乐,郝新红,闫晓鹏,王雄武[6](2019)在《变调制率调频引信双通道相关检测抗数字射频存储干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调频引信抗数字射频存储(DRFM)干扰性能,分析了频移DRFM干扰下调频引信失效机理,提出了变调制率调频引信双通道相关检测抗干扰方法。采用相邻周期调制率交替变化使发射信号去周期化,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调频谐波峰值包络并结合双通道瞬时相关检测,实现调频引信的精确定距,抑制频移DRFM干扰。仿真与半实物验证结果表明:同传统调频引信相比较,变调制率调频引信双通道相关检测方法在不增加硬件资源的前提下,可实现精确定距,并显着提高引信抗频移DRFM干扰性能。(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哲,闫岩,金钊,程思敏[7](2018)在《一种双调制率调频引信抗DRFM干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战场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数字射频存储(DRFM)干扰对调频引信的战场生存能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分析DRFM干扰下调频引信失效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双调制频率随机跳变的叁角波线性调频信号作为发射波形的调频引信抗DRFM干扰方法。理论分析了目标回波与DRFM干扰下中频输出信号特征差异,设计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谐波时序检测算法判别目标,并完成了硬件实现。半实物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精确定距的同时,提高调频引信抗DRFM干扰性能。(本文来源于《制导与引信》期刊2018年03期)

刘非凡,刘忙龙,曹少珺[8](2018)在《无线电调频引信谐波提取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谐波快速提取改进算法,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复数的运算性质,对重迭采样中重复元素的计算结果进行反复利用,即不在未处理的采样段中对重复元素进行二次计算,而是直接使用已处理采样段中重复元素的计算结果,在不改变信号最终处理结果的前提下削减了计算量,减少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即谐波提取算法的运算量。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表明:进行一次1 024点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共需耗时0.58 ms,而改进算法的单次傅里叶变换仅耗时0.019 ms。改进算法的实际性能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与以前的算法相比运算效率得到了提升,可在不降低信号处理精度的前提下缩短信号处理所需的时间,解决了在处理精度过高时ARM为信号处理芯片的引信谐波提取算法实时性不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孔志杰,郝新红,栗苹,闫晓鹏[9](2018)在《调频引信谐波时序检测抗干扰方法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调频(FM)引信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调频引信谐波时序检测抗干扰方法,利用弹目交会过程中谐波时序特征,提高了调频引信抗调幅(AM)、调频和扫频干扰能力;设计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调频引信谐波提取方案,通过对差频信号进行FFT获得谐波幅值,与现有谐波定距调频引信通过带通滤波器(BPF)获得谐波幅值相比,在保证同等定距精度的前提下,可以灵活选取谐波次数和谐波通道,利用谐波时序性提高调频引信抗干扰能力,同时易于实现炸高分挡。仿真及实测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案的可行性,调频引信抗干扰成功率由16.7%提高到90%以上。(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熊久良,武占成[10](2016)在《超宽带对典型调频引信安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实际应用中某型调频引信意外发火的问题,构建了引信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辐照效应试验系统,开展了辐照效应试验,分析了UWB对该型引信安全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引信的失效机理。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UWB会造成受试引信意外发火;重复频率越高,UWB对受试引信的干扰能力越强。同为100 k V/m的辐照场强,单次、10 Hz重频、20 Hz重频和50 Hz重频触发条件下引信发火率分别约为20%、30%、50%、80%。受试引信失效机理为:UWB辐射能量直接作用在引信天线和圆柱屏蔽腔体上,引起公共地电位波动,瞬变电压通过公共地电位传导至执行电路电源端,电源端瞬变电压上升率超过了晶闸管临界电压上升率,导致晶闸管意外导通,从而使引信发火。(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6年06期)

调频引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调频引信因使用RC叁角波发生电路会引起回波的指数非线性变化,因缺乏相应回波模型而无法定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调频引信的指数型回波建模方法。该方法给出了周期性指数型叁角波调制发射信号的频率分段解析式,对其在每个调制周期内进行定积分后归纳出连续性瞬时相位的一般解析式,该解析式与其相应延时信号作差拍处理后即可得到调频引信的指数型回波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指数非线性对距离分辨率的影响并给出了新的计算方法。按照指数型回波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可以更准确地定量分析调频引信的回波频谱和距离分辨率。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当指数非线性度大于5%时实际回波频谱会展宽,造成距离分辨率相对于理想线性条件下恶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调频引信论文参考文献

[1].周祖国,李楠,郑晨皓.基于通用仪器的调频引信测试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9

[2].智小军,周守锋,黄辉.调频引信的指数型回波建模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9

[3].郝新红,杜涵宇,陈齐乐.调频引信粗糙面目标与干扰信号识别[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4].李楚宝,黄辉,袁久兴,任俊峰,李新文.基于二维DFT变换的调频引信信号处理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9

[5].张天鹏,刘忙龙,谢嘉.基于FRFT的调频引信LFM干扰抑制改进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9

[6].陈齐乐,郝新红,闫晓鹏,王雄武.变调制率调频引信双通道相关检测抗数字射频存储干扰方法[J].兵工学报.2019

[7].王哲,闫岩,金钊,程思敏.一种双调制率调频引信抗DRFM干扰方法[J].制导与引信.2018

[8].刘非凡,刘忙龙,曹少珺.无线电调频引信谐波提取改进算法[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

[9].孔志杰,郝新红,栗苹,闫晓鹏.调频引信谐波时序检测抗干扰方法及实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8

[10].熊久良,武占成.超宽带对典型调频引信安全性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16

标签:;  ;  ;  ;  

调频引信论文-周祖国,李楠,郑晨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