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播云论文-辛乐,姚展予

飞机播云论文-辛乐,姚展予

导读:本文包含了飞机播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飞机播云,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云物理参数,效果检验

飞机播云论文文献综述

辛乐,姚展予[1](2011)在《一次积层混合云飞机播云对云微物理过程影响效应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主要关注的是催化后云和降水过程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变化,这首先表现在云和降水的宏微观过程有无明显变化,因此了解播云作业后的云微物理结构的变化是很必要的。2009年4月18日在河北张家口进行了一次飞机播云实验,本文采用飞机探测所取得的PMS资料,分析了播云对云微物理过程影响,并进行了云物理因子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后播云高度上液态含水量大幅度降低,粒子平均直径由催化前20.4μm增大到23.9μm;云中粒子谱结构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催化后冰晶减少,降水尺度粒子显着增加;而且在播云1小时后影响区地面累计降雨量达到最大。(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1年02期)

于丽娟,姚展予[2](2009)在《一次层状云飞机播云试验的云微物理特征及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5年3月21日在河南进行的层状云飞机播云试验的探测资料,对人工增雨催化前后层状云的宏微观物理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播云前在4200m高度平飞中观测到的小云粒子数浓度最大值为1.36×108个/m3,相应平均直径在5μm左右;小云粒子数浓度和云液态水含量在催化后均减小,播撒层下方变化较之播撒层变化更加显着;5000m高度小云粒子平均直径由催化前的17.32μm增加到催化后的18.07μm,平均直径明显增大,这些作业前后微观物理量的变化表明了人工催化层状云的物理响应。不同高度飞行具有相似的粒子谱分布。(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09年10期)

于丽娟,姚展予[3](2008)在《河南一次层状云飞机播云试验的云微物理特征及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是人工增雨作业中难以回避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评估对象的不确定性及周围时空条件的复杂多变,使得效果检验面临诸多困难。为了消除一些不确定性的影响,统计检验在国内外的多个试验中得到广泛运用,不仅以降水量作为统计检验的对象,W L Woodley等还运用新一代雷达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鉴于国内以抗旱为目的的人工增雨作业,更难具备统计方法对作业效果进行(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期刊2008-10-01)

周德平,宫福久,高建春,王吉宏,李子华[4](2004)在《一次飞机播云的微物理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 1995年 6月 2 9日对辽宁省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飞机探测资料 ,对人工增雨催化作业前后各高度层云的含水量、云雨滴数密度、谱型等微物理参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作业云层 (高度 :4 .0~ 5 .5km ,温度 : 4 .5~ 13.8℃ )的云水含量约为 0 .0 2~ 0 .0 3g/m3,是整个云体中最大的 ,但冰雪晶相对较少 ,特别是 5km以上云层 ,冰晶粒子只有 10 0 0~ 2 0 0 0m 3,因此对这一云层作业是适宜的。作业后在作业高度层产生了大量冰晶 ,由于冰晶和过冷云滴同时存在 ,导致小云滴的数密度由 34.38cm 3减少到 8.97cm 3,过冷液态含水量由 0 .0 15 g/m3减少到 0 .0 0 5 g/m3;大云滴和冰雪晶的数密度由 6 18m 3增加为 2 2 6 7m 3、含水量由 0 .10 g/m3增加为 0 .17g/m3;各高度层的云粒子谱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个实例验证了实施碘化银催化对作业云的微物理结构产生了影响。(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04年04期)

余兴,戴进,徐小红,樊鹏,陈争旗[5](2003)在《飞机增雨播云物理效应极轨卫星资料分析及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 NOAA卫星资料分析1.1 播云作业试验2000年3月14日,受锋面天气系统的影响,关中上空以As、Ac云为主,地面实况为零星小雨,14:15时至15:49时,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陕西关中与陕南西部地区组织了1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试验,使用An~26飞机AgI燃烧筒,插云路径为:A(西安,14:15时)→B(咸阳,14:19时)→C(武功,14:33时)→D(麟游,14:42时)→E(凤翔,14:48时)→F(陇县,14:59时)→G(宝鸡,15:08时)→H(留坝,15:21时)→I(略阳,15:35时)→J(汉中,15:49时),平均飞行速度为360km·h~(-1),播云高度4.35km,温度-10.0℃;插云94min,耗AgI 1200g;云底高度2.2km,温度2.0℃;云顶高度4.5~5.0km,温度约-13.0℃。(本文来源于《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期刊2003-12-01)

余兴,王晓玲,戴进[6](2002)在《过冷层状云中飞机播云有效区域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个例 ,利用层状云中催化剂输送扩散的叁维时变模式 ,对过冷层状云中播云产生的有效区域、催化剂水平输送和扩散速率等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1)飞机播云 4 5min线长 32 7km ,投影有效面积和有效体积在播云刚结束时 (5 0分 )达到极大 ,其值分别为 70 7km2 和 2 98.0km3 ,有效扩展宽度和厚度为 2 .5 1km和 0 .4 2km ;(2 )有效作用时段为 2 0~ 80min ,其间的投影有效面积平均值为 5 13.3km2 ,平均有效扩展宽度和厚度分别为 2 .4 1km和 0 .4 5km ;(3)在扩散作用下 ,投影有效面积和有效体积先随时间不断增加 ,达到极值后逐渐减小 ,播云结束 (5 5分 )后 ,云中的有效区域消失 ,其间的投影有效面积平均值为 389.7km2 ,平均有效扩展宽度和厚度分别为 2 .34km和 0 .4 4km ;(4)云中催化剂水平输送 1h的平均值达到 6 5km ,仅与风场有关。催化剂扩散速率 1h平均为 0 .82m/s,与风、温、湍流有关 ;(5 )在飞机增雨作业时 ,飞行方案的设计必须是严格科学的 ,以便进一步提高人工增雨的实效(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飞机播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2005年3月21日在河南进行的层状云飞机播云试验的探测资料,对人工增雨催化前后层状云的宏微观物理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播云前在4200m高度平飞中观测到的小云粒子数浓度最大值为1.36×108个/m3,相应平均直径在5μm左右;小云粒子数浓度和云液态水含量在催化后均减小,播撒层下方变化较之播撒层变化更加显着;5000m高度小云粒子平均直径由催化前的17.32μm增加到催化后的18.07μm,平均直径明显增大,这些作业前后微观物理量的变化表明了人工催化层状云的物理响应。不同高度飞行具有相似的粒子谱分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飞机播云论文参考文献

[1].辛乐,姚展予.一次积层混合云飞机播云对云微物理过程影响效应的分析[J].气象.2011

[2].于丽娟,姚展予.一次层状云飞机播云试验的云微物理特征及响应分析[J].气象.2009

[3].于丽娟,姚展予.河南一次层状云飞机播云试验的云微物理特征及响应分析[C].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2008

[4].周德平,宫福久,高建春,王吉宏,李子华.一次飞机播云的微物理效应分析[J].气象科学.2004

[5].余兴,戴进,徐小红,樊鹏,陈争旗.飞机增雨播云物理效应极轨卫星资料分析及模拟研究[C].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2003

[6].余兴,王晓玲,戴进.过冷层状云中飞机播云有效区域的模拟研究[J].气象学报.2002

标签:;  ;  ;  ;  

飞机播云论文-辛乐,姚展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