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论文-王娜娜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论文-王娜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教育融入,青岛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论文文献综述

王娜娜[1](2019)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教育融入问题研究——以青岛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教育融入问题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流入地政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着重从入学门槛过高、区域教育差距、民族文化差异、家庭教育支持缺位等方面,分析当前制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的关键、原发、重要、客观因素;从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深化学校主阵地作用、提升家庭教育环境、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伟豪[2](2019)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及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城市地区,寻求创业和谋生的机会。一方面带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大大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此同时,由于不同民族文化间持续而频繁地接触,一些矛盾纠纷和冲突的发生也在所难免,这无疑给城市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城市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具体实践中,要努力探索与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增强城市各民族成员间的整合程度,促进城市社会平稳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王亚东[3](2018)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数量急剧增加,相关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的社会热点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必要对以往政策的变革历程进行系统的整理,深刻反思现有政策实效与现实困境,为将来国家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修订完善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必将在国际化、优质化发展上迎来新的机遇。大量少数民族外来流动人口进入兰州市,造成部分地区教育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保障少数民族流动子女和城市学生都能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如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目标的现实要求。当前兰州市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与人们群众对优质资源的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兰州市“十叁五”时期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运用民族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关注并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好民族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选题将焦点集中在从农村进城打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上,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小西湖周边地区的兰州市第十二中学、柏树巷回民小学、硷沟沿小学等多所中小学校为田野调查点,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中的回族学生为个案,对中小学师生调研走访以及对教育局工作人员、学生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实地访谈,从当前这类孩子的受教育现状入手,通过问卷走访、个案访谈、叙事研究等方法来揭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真实现状,探究在义务教育阶段这类孩子在城市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了解这一群体的诉求和心声,梳理教育部门对解决该问题的具体作法,分析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冲击和影响,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对今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政策的修订完善提出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8-06-01)

谢仁古丽·艾尼[4](2018)在《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里的产业进程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急需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就出现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即形成庞大数量的流动人口,与之相伴的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问题。而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才的高度培养、提高民族素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相对来说乌鲁木齐市是较为边远的西部地区,该地区有着大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这也使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成为一个大问题。但在目前我国学术研究中,针对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方面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所以,为了弥补此领域的研究不足,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本文将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方面入手,进行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集地——天山区黑甲山片区X社区为核心调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从M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切入,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进行介绍,深入了解该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现状。以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人口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乌鲁木齐市X社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微观、中观、宏观叁个层面系统阐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语言障碍、未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家庭条件、家里整体的文化素质以及生育、教育观念落后、学校教学质量、地域文化差异等因素。本文最后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提出改善乌鲁木齐市X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建议,从微观层面上,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自身心理素质、语言及学习能力,中观层面包括提高少数民族流动子女家长自身素质;转变父母教育观念,促进亲子关系;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全方位发展,宏观层面包括大众媒介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和宣传;发挥政府与社会的力量,为其创造良好的外围支持;改善社区环境。(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5-25)

杨成胜,刘丽娟[5](2018)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讨——以湖南长沙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成员离开民族地区向东部、南部发达城市流动日益成为趋势。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子女囿于户籍制度、义务教育体制以及文化差异等限制,往往无法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本文基于对长沙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田野调查,从制度排斥、经济排斥、社会关系排斥和文化排斥四个方面分析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内在排斥机制,并从政府与社会,学校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叁个方面来论述如何改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弱势地位。(本文来源于《民族论坛》期刊2018年01期)

赵英[6](2015)在《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教育权保障是当前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展权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量集中,在其子女受教育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公平的实现关系着民族平等原则的真正落实及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对首都北京的社会稳定也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大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投入、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多方努力,进一步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本文来源于《民族论坛》期刊2015年11期)

付晓华[7](2015)在《公平是少数民族对城市教育的最大诉求——以广东省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需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近年来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急剧增加。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39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7.6%,其中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超过3000万。男女两性比例基本相当,男性约1.27亿人,女性约1.12亿人(已婚妇女约为6640万人)。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化迁徙趋势,夫妻其同流动、父母携带子女随迁的比例不断增加。2013年,流动人口6-15岁子女随迁比例已达62.5%。同年,跨省流动人口(约(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教育》期刊2015年05期)

张莉曼[8](2015)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若干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问题,包括随迁子女与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中接受高中教育及异地高考体现了教育公平问题。少数民族语言学校的设立与少数民族子女义务教育开展关系密切,而普通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存续有一定影响。要重视并加大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力度。(本文来源于《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饶丽红,吕成云[9](2014)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子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宗教思想的根深蒂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等。如何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需要国家、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共同的努力。(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4年07期)

谷亚华[10](2014)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及对策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的增加,我国大量少数民族离开民族地区流向大中型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问题日益突出,并引发其心理健康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教育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为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让更多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在当地就业,减少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子女的发生率;政府在少数民族流入城市应多设立民族中小学校和民族班;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所在学校、社区和村委会乃至整个社会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4年02期)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城市地区,寻求创业和谋生的机会。一方面带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大大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此同时,由于不同民族文化间持续而频繁地接触,一些矛盾纠纷和冲突的发生也在所难免,这无疑给城市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城市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具体实践中,要努力探索与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增强城市各民族成员间的整合程度,促进城市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论文参考文献

[1].王娜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教育融入问题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

[2].张伟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及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9

[3].王亚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8

[4].谢仁古丽·艾尼.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8

[5].杨成胜,刘丽娟.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讨——以湖南长沙市为例[J].民族论坛.2018

[6].赵英.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J].民族论坛.2015

[7].付晓华.公平是少数民族对城市教育的最大诉求——以广东省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需求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15

[8].张莉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若干问题探讨[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5

[9].饶丽红,吕成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

[10].谷亚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及对策思考[J].中州学刊.2014

标签:;  ;  ;  ;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论文-王娜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