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科技知识论文-图力古日

传统科技知识论文-图力古日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科技知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蒙古族,传统科技,养马知识,男性

传统科技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图力古日[1](2018)在《“养马知识”与“男性性别”——对一项典型蒙古传统科技的性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蒙古社会中的"养马知识"与"男性性别",都具有很强的文化特殊性,而且它们之间密切相关。一方面,养马知识是传统蒙古男性鲜明的性别特征,是他们社会化的必备经历,也是他们男性气质塑造以及性别秩序形成的重要影响要素。另一方面,男性群体是蒙古传统养马知识的主要创造者、使用者、传承者。这种对"养马知识"与"男性性别"复杂联系的讨论,将把传统科技与日常生活、传统科技与普通民众相互关联起来,从而进一步展现传统科技的特殊社会文化内涵以及传统性别文化的特殊建构过程。(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8年02期)

彭斌,解慧,穆宏志[2](2018)在《从传统科技出版走向科技知识服务》一文中研究指出彭 斌:科技知识服务,个人将其定义为狭义上的知识服务,就是利用专业和学术领域的文献内容和各类数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科研用户提供学术研究或创新应用解决方案。科技知识服务,正是要实现立足科研创新源头、贯穿科研创新始终、服务科研创新全过程,就是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期刊2018-01-30)

张勇[3](2009)在《科技助推齐河区域经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推进齐河县区域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的重要部署,是全市实施重点带动的组成部分。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加大对齐河县区域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帮扶和支持力度。   围绕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本文来源于《德州日报》期刊2009-12-09)

牛冲槐,杨玲,芮雪琴[4](2009)在《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可以内化为科技型人才本身的因子,影响着科技型人才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积累。当他们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在科技型人才聚集区域内,有利于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可为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在论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从科技型人才聚集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的正负影响,以便消减其负面影响,提升其正面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09年11期)

蒋鸣湄[5](2009)在《论传统科技知识保护与专利制度的关系——以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发生的个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以发生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个案为例证,说明了传统知识持有人对专利制度的疏离感,进而揭示了客体特殊性、传统社会与主流社会制度文化的差异性是专利制度难以充分满足传统科技知识保护目的的重要原因,提出:应当尊重传统传承习惯法,让其与专利制度一道共同发挥保护传统科技知识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熊心权欧阳敏[6](2008)在《传统制盐工艺蕴藏丰富科技知识》一文中研究指出12日下午,由国家科技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吴忠泽率领,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司长王伟中,计划司副司长许倞,基础司副司长叶玉江,高新司副司长戴国强等组成的考察团莅临我市,考察科技和科普情况。省科技厅厅长唐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海林,市委副书记陈华,市委常委、副市(本文来源于《自贡日报》期刊2008-04-14)

许鑫净[7](2008)在《论传统科技知识的法律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科技知识的保护是现今知识产权领域边缘性又极富挑战性的议题,其所蕴涵的巨大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科技知识和占社会主流地位的现代知识有诸多不同之处,如主体、客体的范围以及确定产生的年限,导致传统科技知识还不能够得到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保护。因此本文借鉴了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在这方面的立法和实践经验,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本文采用了比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践考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及归纳总结、列举的方法。全文共四章,第一章导论。首先采用比较分析法阐释传统知识与传统科技知识之间的关系,推论出传统科技知识属于传统知识的下位概念。然后,通过传统科技知识与现代知识的比较,总结出其特征为传统性与先进性、群体性与个体性、单一性与族群性、地区差异性。最后,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运用何种法律制度保护它?如何保护传统科技知识?第二章主要介绍各国和国际组织的现状与不足。目前,各国对传统科技知识的法律保护仍然停留在国内立法的阶段,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分歧,订立国际立法依然存在困难。我国目前关于传统科技知识大多是行政方面的立法,对其私法保护依然一片空白,因此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私法制度。第叁章关于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与可行性。运用价值分析法,从人权、利益平衡、契约论的角度论证其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然后,通过对传统科技知识本质专有性和私权性的透析,论证其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第四章我国传统科技知识法律保护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本章分为两方面,首先阐述了立法模式和立法体系的完善;然后着重论述我国传统科技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构建。(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08-03-01)

蒋鸣湄[8](2007)在《论传统科技知识保护客体的可确定性——以民族传统手工造纸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传统手工造纸术为主要分析对象,借用现代专利制度中的"区分技术"的分析思路,论证传统科技知识的分层隶属结构,以此证明传统科技知识保护的具体客体的外延和内涵是可确定的,彼此是可区分的。(本文来源于《市场论坛》期刊2007年10期)

胡红亮[9](2005)在《传统科技情报机构如何建立面向政府的知识管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传统的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如何建立知识共享系统,以有效地服务政府的科技决策的方法和具体措施,认为应该建立科技情报处理的静态系统、动态系统和门户系统,使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决策支持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05年22期)

马骏[10](2004)在《立足传统 保护中医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马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于近日启动,这是国内首次从传统知识角度开展对中医药保护的研究。  课题将从调查分析中医药传统知识资源以及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现状与相关法律问题入手,研究构(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04-12-13)

传统科技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彭 斌:科技知识服务,个人将其定义为狭义上的知识服务,就是利用专业和学术领域的文献内容和各类数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科研用户提供学术研究或创新应用解决方案。科技知识服务,正是要实现立足科研创新源头、贯穿科研创新始终、服务科研创新全过程,就是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科技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1].图力古日.“养马知识”与“男性性别”——对一项典型蒙古传统科技的性别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

[2].彭斌,解慧,穆宏志.从传统科技出版走向科技知识服务[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

[3].张勇.科技助推齐河区域经济发展[N].德州日报.2009

[4].牛冲槐,杨玲,芮雪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

[5].蒋鸣湄.论传统科技知识保护与专利制度的关系——以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发生的个案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

[6].,熊心权欧阳敏.传统制盐工艺蕴藏丰富科技知识[N].自贡日报.2008

[7].许鑫净.论传统科技知识的法律保护[D].华侨大学.2008

[8].蒋鸣湄.论传统科技知识保护客体的可确定性——以民族传统手工造纸术为例[J].市场论坛.2007

[9].胡红亮.传统科技情报机构如何建立面向政府的知识管理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05

[10].马骏.立足传统保护中医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4

标签:;  ;  ;  ;  

传统科技知识论文-图力古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