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泥炭论文-彭博

云南泥炭论文-彭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云南泥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泥炭土,控制条件,麝香草酚,试验方法

云南泥炭论文文献综述

彭博[1](2019)在《云南大理地区强泥炭质土固结特性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炭土作为一种特殊土体,因为具有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孔隙比和压缩性大等特点,所以虽属软土,但性质却又与软土不完全相同,在已有研究中出现了固结时间长、蠕变量大的特征。随着我国对西南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进一步加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势必会涉及到泥炭土地基,而如何正确处治这种特殊土地基却亟待研究。目前,国内针对泥炭土的研究刚刚起步,仍参照标准方法进行固结试验,而国外已有部分实验人员针对其固结影响因素调整了试验方式,获得了更为准确的试验数据。鉴于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路堤下泥炭土地基的固结机理及沉降计算方法研究”,针对云南大理地区的典型泥炭土,在测试其基本物理、化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单向固结试验,探究了环境温度、使用麝香草酚抑制有机质分解等控制条件对泥炭土固结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泥炭土室内单向固结试验过程中的控制条件,减少了固结试验过程中环境的“扰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泥炭土的固结特性,得到相关结论。首先,探究了温度对于泥炭土固结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比低应力与高应力两种条件下,不同有机质含量试样在固结过程中,单位小时压缩量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分析了温度对于泥炭土固结变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低应力或高应力,温度对于泥炭土的固结变形量有着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有机质含量升高而增大。其次,在控制了试验环境温度的条件下,探究了麝香草酚溶液对于泥炭土中有机质分解的抑制作用,通过对比不同固结时间试验组试验前后的烧失量和总氮(TN)含量,发现无论是7天,还是60天,使用浓度为1%的麝香草酚溶液可以有效抑制泥炭土固结过程中的有机质分解,减少因土样取出后接触空气带来的有机质的加速分解;同时,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对比探究了浸泡和喷淋两种试验方法的使用效果,通过对比主固结完成时间、固结系数以及次固结系数等主要参数,发现浸泡方法对减少泥炭土中有机质的分解更为有效。最后,在本文所得到的最优控制条件下进行固结试验,延长了800kPa荷载下的固结时间至变形量小于0.01 mm/天,以此探究强泥炭质土的固结特性,得到了相应结论。同时分析了第叁固结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得到了800kPa荷载作用下的主次固结比约为1.2,Cα与Cc比值为0.063。(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4-01)

李永红,李燕,唐洁,李莉,师会敏[2](2017)在《云南泥炭中黄腐酸的提取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硫酸-丙酮法从泥炭中提取黄腐酸,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控制。云南泥炭中水分、灰分、腐植酸和黄腐酸的含量分别为18.96%、32.47%、9.3%和5.73%。提取后再用容量法滴定泥炭中黄腐酸的含量,结果为6.60%。并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提取物的组成,验证所提取物为黄腐酸。(本文来源于《腐植酸》期刊2017年05期)

晋亚龙[3](2017)在《云南大山包湿地不同放牧强度下泥炭土理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生态系统有多种多样的生态功能,这些功能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联系紧密。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会导致湿地生态功能的退化。如何保护和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功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以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取了禁止放牧地、轻度放牧地、中度放牧地、重度放牧地、耕地泥炭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与退耕还湿地泥炭土土壤生态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泥炭土物理性质与蓄水能力。平均容重随着放牧强度的减轻而降低,由耕地到禁止放牧地,平均土壤容重由1.11±0.03g/cm~3下降到0.63±0.06g/cm~3.,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深度增加,容重变大,平均容重从上到下分别为:0.756±0.05g/cm~3,0.99±0.04 g/cm~3,1.11±0.08g/cm~3;平均总孔隙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减轻而增大,由耕地到禁止放牧地,平均总孔隙度由23.85±1.85%上升到58.83±2.89%,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深度增加,孔隙度减小,平均孔隙度从上到下分别为:31.33±1.23%,35.30±1.78%,37.75±4.85%;蓄水性能随着放牧强度的降低而增强,由耕地至禁止放牧地,平均单位面积饱和蓄水量由238.5±18.5t/hm2升高至588.3±28.9t/hm2。2.表层泥炭土抗蚀性能。退耕还湿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改善,表层泥炭土的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EMWD)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少而增加,由耕地的2.83mm增加到禁止放牧地的5.09mm;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少,表层泥炭土的不稳定团粒指数(ELT)降低,由耕地的41.39%降低到禁止放牧地的14.78%,降低了64.28%。退耕还湿后,表层泥炭土的结构性颗粒指数和土壤物理稳定性指数都有较大的改善,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少,粘粒含量增加,不同放牧强度下结构性颗粒指数由耕地的0.114增长到0.505,增长了342.98%。土壤物理稳定性指数也随着退耕和放牧强度的减少而增加,由耕地的11.494上升到严格禁牧的89.205,增长了676.1%。3.泥炭土化学性质与碳库。退耕后,泥炭土的pH值、有机质、腐殖酸等指标有所恢复,退耕地泥炭土pH值呈现出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小,逐渐降低的趋势:pH值由耕地的5.3降低至禁止放牧地的4.75,有机质由53.445g/kg上升到440.183g/kg,腐殖酸由4.268%上升到28.405%。说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少,退耕地泥炭土的肥力有了较大的恢复。退耕后,泥炭土碳库指数(CPI)与碳库管理指数(CPMI)随着放牧强度的降低而增加,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退耕强度禁止、轻度、中度、重度放牧下,泥炭土(CPMI)与农耕地相比,最大增加了205.6%。退耕后,全氮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含量呈逐渐降低,碱解氮含量有所下降,但变化不规律;退耕后,磷素含量有所下降,但随着放牧强度的减少,呈逐渐上升态势。退耕后的全磷及有效磷含量中,最高的禁止放牧地比最低的重度放牧地分别高19.32%和291.61%;退耕后,退耕后泥炭土中的全钾含量有所下降,最高的重度放牧地比最低的禁止放牧地高198.08%。最高的重度放牧地比最低的禁止放牧地高523.5.4%。4.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泥炭土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主要集中于孔隙度与碳、氮、钾素之间,总孔隙度与有机碳、全氮、碱解氮之间为显着正相关(p<0.05),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52、0.867、0.486,与全钾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为-0.42,孔隙度是体现泥炭土水源涵蓄能力的主要指标.化学性质间相关性集中于pH值、腐殖酸与碳、氮、钾素之间,。5.放牧强度的降低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其水源涵养能力、提高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肥力。因此,减少退耕湿地放牧强度对提高湿地土壤的生产力及水土保持能力、增强泥炭“碳汇”及“固碳”功能和促进退耕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5)

赵玉山,张敉,秦谊,李宝才[4](2013)在《气质联用法对云南石屏泥炭树脂成分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G C-M S法对云南石屏泥炭树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中芳香类化学成分较少,含不饱和键的环状或链状结构的化合物居多。与已有研究报道的褐煤树脂的化学成分相比,云南石屏泥炭树脂化学成分的环化程度、聚合程度、分子量都相对较低。以上结果说明云南石屏泥炭是一种比褐煤煤化程度更低的成煤初始沉积物。(本文来源于《光谱实验室》期刊2013年06期)

赵玉山[5](2013)在《云南石屏泥炭树脂化学成分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炭(peat)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经过几千年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同时也是煤形成的第一状态,无毒、无菌、又无人为污染,通气性能良好,密度小、含水量高、有保肥能力、利于微生物活动,能够增强生物性能,营养丰富,既可以作为栽培基质,又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植酸及各种营养成份。泥炭目前最广泛的一种应用是作为植物的培养基质,而泥炭蜡的技术开发不仅扩大了其产品范围,而且提高了整个生产体系的附加值。泥炭蜡是用有机试剂从泥炭中提取一种矿物蜡。将含蜡质的泥炭经溶剂(苯、汽油、甲苯等)萃取得到的一种含有蜡、树脂和地沥青的混合物。泥炭蜡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提取原料、所采用的溶剂和萃取条件。随地沥青和树脂等暗色物含量的增加,主要是树脂,其颜色由棕色到黑色。现在对褐煤蜡的相关研究比较成熟,泥炭蜡的性质和褐煤蜡的性质比较接近,因而本实验多参考褐煤蜡的研究成果。而含有树脂、地沥青的褐煤蜡,工业上叫粗蜡,因受到这些暗色物的影响,外观和品质都大打折扣。工业上了为了提升蜡的品质,扩展其用途,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常会对粗蜡进行氧化漂白,制成酸性浅色蜡,进而加工成一系列符合各种用途的高品质蜡。树脂和地沥青等暗物质的存在,不但影响了氧化漂白的效果,而且增加了氧化剂的消耗量,所以在氧化漂白之前,要对工业粗蜡进行脱树脂处理,从而得到大量树脂。而树脂的含量一般占到粗蜡的20-30%,这样工业上在生产高品质量蜡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副产物-树脂。而树脂的理化性质及成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树脂的应用也因此受到了限制,目前是作为废弃物处理。云南石屏地区初步估测有4.5亿吨的泥炭储量,若拟按照先生产泥炭蜡再生产腐植酸的工艺,大约会产生五六百万吨的泥炭树脂。现在国内外对泥炭树脂的研究很少,对于树脂中单体化合物的研究也是空白。如何对这些废弃物的副产物进行综合开发,提高生产的附加值,工业上就显得非常有现实价值。本实验室已完成泥炭蜡的提取、脱树脂、氧化漂白等前期小型实验,加之广东东送集团已立项开发石屏泥炭。已有的褐煤树脂的研究成果表明,树脂中含有萜类、甾醇类、醇酮类、烯酸类、酯类各种化学成分,存在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可能。因此本课题选择云南石屏地区的泥炭树脂进行初步的化学成分研究,并对树脂在工业生产上的可行性技术进行摸索,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探索开发泥炭树脂的潜在应用价值,提高整个生产体系的产值。本人从云南石屏采集煤样,通过甲苯索氏回流提取(80℃)得到泥炭蜡,再用冷丙酮萃取得到泥炭树脂。为更全面了解树脂的化学成分,对树脂进行全段GC-MS分析。结果表明:成分中含有葡萄糖苷类、秋水仙碱类、穿心莲内酯类、芥子酸等植物成分,应处于成煤早期阶段,也表明了石屏泥炭是一种煤化程度很低的物质。成分中芳构化的化学成分比较少,以含不饱和键的环状或链状以及环状上带有不饱和的烯烃键的结构居多,分子链多呈比较开放的状态,而这一状态正是处于原有的植物分子被分解而新的分子还未形成的一个交替演化的时期。同时与已有研究的褐煤中的树脂相比,其环化程度、聚合程度、分子量都相对较低,小分子占据一定比例。说明了泥炭是一种比褐煤煤化程度低的成煤的初始的沉积物。石屏树脂其成分中含有饱和烃类,不饱和烃类,醇类,烯酸类,脂类,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C23烯酸类(分子式C23H44O2,分子量是352),不饱和酯类(分子式是C27H54O4Si2,分子量是498),多环酯类(分子式是C32H52O2,分子量是468)。化合物中以醇类、酯类、酮类、脂肪酸居多,通常带有不饱和的环状或支链烯烃结构。同时含有大量的同分异构体、立体异构体。随后本人对石屏树脂进行了初步分离,对其组成及性质有了初步了解。大部分树脂溶于石油醚,表明树脂中的化学成分大多极性偏小。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方法,试图从泥炭树脂中分离得到了单体化合物,并从蕴藏量丰富的石屏泥炭树脂中首次分离得到一些单体,如熊果酸。综上,通过本人研究,初步了解了云南石屏泥炭树脂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分离得到一些单体化合物。这些初步的研究结果,为下一部对石屏树脂进行进一步研究做出了先期的探索,也为泥炭树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先期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及实用意义。(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3-04-01)

孙永革,莫晓勇[6](2009)在《云南宝秀盆地27~15 ka间泥炭沉积分子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与古气候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记录作为气候环境变化的天然档案馆,长期以来得到充分发掘和研究。通过海洋、湖泊、冰芯、树轮等记录反演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变特征,从而揭示其主要控制因素,最终应用于人类对未来生存环境的预测。本文以采自云南宝秀盆地一段长约200 cm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9-04-01)

上官德树[7](2008)在《云南腾冲泥炭》一文中研究指出腾总地区泥炭资源丰富,且与硅藻土层(上)形影相随,关系密切,属第四纪火山断块盆地、封闭-半封闭,河湖相沉积,有其独特的演变历史。(本文来源于《云南地质》期刊2008年01期)

王良川,李波,赵虹[8](2006)在《云南滇池地区水泥泥炭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搅拌桩主要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等软弱土地基加固,而对于泥炭土却较少使用。通过试验研究探讨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技术对云南滇池泥炭土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06年04期)

熊恩来,阮永芬,刘文连,王云生[9](2005)在《云南泥炭土力学特性实验及归一化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泥炭土作为一种特殊土类,其物理力学性质不同于一般粘土和有机质土,对这层土的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通过叁轴的不固结不排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对昆明泥炭、泥炭质土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在不同围压下的轴向应力、周向应变和孔隙压力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土样的破坏形态。作为一种特殊土,其应力应变关系,孔压与应变关系是否存在归一化性状值得研究。(本文来源于《云南水力发电》期刊2005年02期)

熊恩来[10](2005)在《云南泥炭、泥炭质土的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泥炭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主要集中分布在五大泥炭聚集区:东北山地现代泥炭聚集区,西部高原现代泥炭聚集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埋藏泥炭聚集区,云贵高原埋藏泥炭聚集区,雷州半岛埋藏泥炭聚集区。从省、市、自治区泥炭储量来看,四川省泥炭资源最丰富,云南省次之,甘肃、江苏、西藏、黑龙江、安徽、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均是泥炭储量超亿吨的省份。 云南泥炭类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具有孔隙比大,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有机质含量高等特点。此类土大多处于第四系湖相及河湖相沉积层上,其组成物质多为流塑-软塑-可塑状态的泥炭、淤泥、粘土、有机质粘土、粉质粘土等软土,还有粉砂、细砂、砾砂松散沉积层。与其它省的泥炭土相比,云南泥炭土具有更高的含水量、孔隙比,地区区域性很强。诸多土类中,泥炭是最为少见的软土,因为理论研究较少,有必要对其基本力学特性及模型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工程对泥炭地基处理进行必要的探讨。 本论文采用云南省昆明市某岩土工程勘察的土样,针对同一土层、不同深度的泥炭类原状土,按不同有机质含量进行基本物理力学实验和室内静叁轴实验研究。得出泥炭类土具有天然重度小,介于9.5~12kN/m~3之间;孔隙比较大,大多数介于2.5~8.5之间,有些甚至更高;含水量高,介于100%~600%之间;有机质含量高,介于10%~65%之间;压缩系数高,大多数介于1.5~15MPa~(-1),有的更高。考虑到泥炭类土这种特殊土采用邓肯-张模型中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选定比较困难,尤其是泊松比受实验方法的影响较大,而K-G模型同时采用了压缩实验和剪切实验结果,这显然比只采用剪切实验结果更为合理。因此本论文采用K-G模型,体变模量K_t的确定是以Domaschuk-Valliappan模型为依据的,而剪切模量G_t的确定是以邓肯-张模型为依据的,得出本文模型参数e_(ao)=6.61,λ=0.489;K介于50~100之间,n介于0.4~0.75之间,R_r介于0.85~0.95之间;内凝聚力C介于15~30kPa之间,内摩擦角Φ于10°~25°。从而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泥炭地基的处理方法很多,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工期、造价及环境要求等选用。本论文通过基本的物理力学实验得出泥炭、泥炭质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因为只采用水泥进行地基加固效果不明显,在进行水泥土实验时,适当加入一些石膏,效果有明显改善。并通过实际工程,采用深层搅拌法处理泥炭土地基,室内(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5-04-28)

云南泥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硫酸-丙酮法从泥炭中提取黄腐酸,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控制。云南泥炭中水分、灰分、腐植酸和黄腐酸的含量分别为18.96%、32.47%、9.3%和5.73%。提取后再用容量法滴定泥炭中黄腐酸的含量,结果为6.60%。并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提取物的组成,验证所提取物为黄腐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云南泥炭论文参考文献

[1].彭博.云南大理地区强泥炭质土固结特性的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2].李永红,李燕,唐洁,李莉,师会敏.云南泥炭中黄腐酸的提取与分析[J].腐植酸.2017

[3].晋亚龙.云南大山包湿地不同放牧强度下泥炭土理化性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赵玉山,张敉,秦谊,李宝才.气质联用法对云南石屏泥炭树脂成分的分析[J].光谱实验室.2013

[5].赵玉山.云南石屏泥炭树脂化学成分初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6].孙永革,莫晓勇.云南宝秀盆地27~15ka间泥炭沉积分子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与古气候重建[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7].上官德树.云南腾冲泥炭[J].云南地质.2008

[8].王良川,李波,赵虹.云南滇池地区水泥泥炭土试验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6

[9].熊恩来,阮永芬,刘文连,王云生.云南泥炭土力学特性实验及归一化性状研究[J].云南水力发电.2005

[10].熊恩来.云南泥炭、泥炭质土的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标签:;  ;  ;  ;  

云南泥炭论文-彭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