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保持澄明议论文

让心保持澄明议论文

问:读完周国平的把心安顿好 写一篇议论文
  1. 答:读周国平《把心安顿好》一书,似与朋友聊天,顺心而谈,感觉挺好。
    读着,读着,心理也与作者有一些共鸣,当然,也有分歧。
    “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这些话在我们平静时是可以听得进去的,但换了环境和地方,有时就不会那么静心听了。群人在一起,说房谈车,这时最易迷失自我,而随波逐流。心需常常静静澄清。不为俗事所扰。
    “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当一颗心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之后,它就没有能力享受安静,也没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欢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认同这句话。低劣的热闹过后,心理一片空虚和落寞。我现在也明显的感到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些事情也不愿去理论了,我知道,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是多么不易。
    “爱情和事业是人生幸福的两个关键项。爱着,创作着,这就够了。其余一切只是有了更好,没有亦可的副产品罢了。”我以为家庭稳定、平静就好,事业日日上进就行,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大自然也给我启迪,平平静静的日子居多,极端天气还是较少,否则,有几人能承受得起。
问:用心如镜:“一过而不留”,方能在躁动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1. 答:当今的世界,是一个躁动的世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有时为“名”所动,有时为“利”所动,有时为“色”所动,心中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这种种的杂念,有时让你担忧,有时让你烦恼,有时让你生气,有时搅扰得你不得安宁。有时对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你想忘记它,偏偏就是忘不了,甚至让你坐下来想着它,走路时想着它,吃饭时想着它,睡觉时也想着它。如王阳明所说,“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一过而不留”是一种境界,指的是能让念头在你的心中通过而不留下来。心的澄明,不是没有念头,一念不生,而只是“不住”。阳明说,明镜之应物,一照而皆真,一过而不留。“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禅宗《坛经》里六祖慧能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上述可见,儒释道三家的说法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都认为智者用心如镜,对外物随感而应,能让产生的念头在心中“通流”,却不会在心中“滞留”,不会在心中“住”下来,或“藏”起来。这样才能保持一颗清净之心,不为杂念所累,不为杂念所伤,并能享受宁静的愉悦。
问:说明“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学习,时时补充新知。” 的句子
  1. 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是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PS: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你的朋友回答了
让心保持澄明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