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芪复方论文-何洋,黄源达,关焕玉,王小明,罗钧锦

龙芪复方论文-何洋,黄源达,关焕玉,王小明,罗钧锦

导读:本文包含了龙芪复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方龙芪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坐骨神经,山梨醇

龙芪复方论文文献综述

何洋,黄源达,关焕玉,王小明,罗钧锦[1](2019)在《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和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复方龙芪汤对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造模4周后,模型组大鼠按血糖水平平行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木丹颗粒组(1.75 g/kg),复方龙芪汤高、中、低剂量(6.33、3.17、1.58 g/kg)组。灌胃给药5周后,测定大鼠热、冷刺激反应时间,大鼠强迫跑步被电击次数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灌胃给药9周后,测定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和红细胞的山梨醇含量,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及SOD、T-AOC活性和MDA含量。采用ELISA测定大鼠血清AR和实时PCR检测AR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建立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P<0.05),坐骨神经以及红细胞山梨醇的含量增加(P<0.01,P<0.05),红细胞AR 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AR显着升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显着升高(P<0.05)。复方龙芪汤能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P<0.05),通过下调红细胞AR 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AR,降低坐骨神经(P<0.01)和红细胞(P<0.05)中山梨醇的含量,但对空腹血糖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则没有显着性影响。结论:复方龙芪汤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降低AR而减少红细胞和坐骨神经中的山梨醇的含量及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何洋[2](2019)在《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药效学研究及其化学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方龙芪汤是临床经验方,方中含有黄芪、桂枝、赤芍、当归、鸡血藤、地龙和桑枝,共7味药材,全方具有益气补血,活血通络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文研究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作用,继而探索其相应的作用机制,并对复方龙芪汤化学成分做初步的定性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研究采用高脂饲养兼链脲佐菌素(STZ)诱导Wistar大鼠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待大鼠血糖稳定4周后,按血糖将其分成模型对照组,木丹颗粒组,龙芪汤高剂量组,龙芪汤中剂量组和龙芪汤低剂量组,以复方龙芪汤的处方比例提取制备干浸膏粉作为受试物,共给药16周。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血脂水平;给药5周、9周后分别测定血粘度值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给药12周至14周,观测大鼠步态行为学。动物处死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生化指标;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法观察大鼠视网膜血管网的病理改变。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可以减缓由糖尿病引起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下降(p<0.05),对降低血清中GSH-Px和胆固醇的作用明显,对降低红细胞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叁酯等有一定作用,但均没有显着性差异;视网膜病理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有不同程度改善病变视网膜毛细血管细线状态,减少毛细血管瘤的发生,减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减少。综合上述结果可认为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药效作用。(2)复方龙芪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的探讨使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和红细胞中山梨醇含量;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能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和红细胞山梨醇的含量(p<0.01)。从大鼠晶状体组织中提取醛糖还原酶,通过设定的酶促反应体系,考察不同浓度复方龙芪汤对体外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作用。综上,复方龙芪汤具有抑制糖尿病大鼠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神经组织和红细胞山梨醇的含量。这可能是龙芪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作用途径。(3)复方龙芪汤的化学成分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联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复方龙芪汤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通过与组方各单味药比对,对复方龙芪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和归属。结果从复方龙芪汤中共鉴定出70种化学成分,其来源于黄芪有25种、桂枝有5种、赤芍有25种、当归有8种、地龙有10种、鸡血藤有11种、桑枝有2种,有少数成分有多种来源。成分归属结果表明黄芪、赤芍在药方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论文用整体研究的思路探索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治疗作用,发现了复方龙芪汤主要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组织中山梨醇含量,改善坐骨神经的传导功能。此外,复方龙芪汤改善视网膜毛细血管,并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氧化应激状态有缓和趋势。复方龙芪汤的成分分析为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线索。本文为复方龙芪汤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实验数据,为多层次、多靶点治疗特点的中药复方增添基础数据,为开发新的药物提供研究数据和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9-06-01)

袁海建[3](2008)在《复方“龙芪”多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龙芪方”为模型药物,选择自微乳给药系统(SMEDDS)为给药载体,进行复方多组分SMEDDS的研究。“龙芪方”为临床抗癌验方,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疾病,药理学研究表明,龙葵中的甾体类生物碱、黄芪中的皂苷类成分及白花蛇舌草的脂溶性叁萜类成分是该复方的有效组分,本实验研究显示,这些成分的水溶性不太好。而自微乳给药系统(SMEDDS)是水难溶性药物的理想载体,因此本复方有效组制备成SMEDDS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而目前,有关中药单体成分被制备成SMEDDS形式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中药复方多组分研究却很少,而研究复方多组分SMEDDS更符合中医临床用药习惯,也更能发挥中药的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选择“龙芪方”为模型药物,探讨多组分SMEDDS处方和制备工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龙芪方”物质基础研究“龙芪方”由龙葵、黄芪和白花蛇舌草叁味中药组成,龙葵是本复方的君药。药理研究表明,龙葵中的甾体生物碱类组分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有效组分。本研究建立了龙葵药材中澳洲茄碱HPLC的含量分析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澳洲茄碱和浸膏收率为指标,优选了龙葵总生物碱的提取条件,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为:以含有5%醋酸-55%乙醇(v/v)溶液,水浴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8倍量,提取60min为佳。黄芪皂苷类是黄芪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考察了黄芪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结果表明,药材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第一次加8倍量,第二次加6倍量提取效果较好。白花蛇舌草中叁萜类组分的抗瘤活性较强,本实验在建立白花蛇舌草中指标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熊果酸为指标对白花蛇舌草中的叁萜酸类成分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用95%乙醇8倍量体积,提取2次,每次1.5h效果较好。2、空白自微乳体系的研究以伪叁元相图、微乳区域、增容水量为指标研究了:以Tween-20-OP乳化剂为主要表面活性剂的体系和以豆磷脂为主要表面活性剂的空白自微乳体系,为处方筛选打下了基础。3、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优选“龙芪方”单组分及多组分SMEDDS处方选择和乳剂粒径密切相关的透光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了龙葵总生物碱和黄芪总皂苷单味药有效组分SMEDDS的处方。实验结果表明,龙葵总生物碱SMEDDS的最佳处方为:OP乳化剂100mg、Tween 20 150mg、油酸50mg、1,2-丙二醇500mg、龙葵总生物碱提取物13mg,该处方的载药量为1.60%;黄芪总皂苷SMEDDS的最佳处方为:OP乳化剂200mg、Tween 20 250mg、1,2-丙二醇300mg、油酸70mg、黄芪总皂苷提取物10mg、该处方的载药量为1.2%。研究了“龙葵-黄芪”两组分及“龙芪方”多组分SEMDDS处方,最终确定多组分SMEDDS的最佳处方为:OP乳化剂100mg、Tween 20 300mg、1,2-丙二醇500mg、油酸50mg、龙葵总生物碱25mg、黄芪总皂苷25mg、白花蛇舌草有效成分25mg,该处方的总载药量达到7.3%。4、建立了“龙芪方”SMEDDS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是制剂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本研究采用HPLC法建立了SMEDDS中叁种甾体类生物碱的测定方法并检测其中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及Khasianine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四批“龙芪方”多组分SMEDDS叁种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0.6120、0.5045、0.4986 mg·mL~(-1),0.6195、0.5605、0.5003 mg·mL~(-1),0.7950、0.7575、0.5053 mg·mL~(-1),0.6270、0.5253、0.4998 mg·mL~(-1)。使用马尔文粒径测定仪检测了所制备的SMEDDS乳化后的粒径,Zeta电位,结果表明龙葵总生物碱、黄芪总皂苷、龙葵-黄芪两组分及“龙芪方”多组分SMEDDS乳化后的粒径分别为61.8、48.1、53.1、99.3nm,Zeta电位分别为-4.9、3.1、-2.8、-2.9mv。实验还考察了所制备的SMEDDS在室温及恒温恒湿稳定箱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浓缩乳无论在室温还是在加速条件下均较稳定,乳化后的微乳制剂在1个月内基本稳定。5、药效学初步研究选择S180肿瘤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对复方SMEDDS的药效学进行了相应的初步考察。实验结果初步显示,实验组和环磷酰胺组瘤重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9.03%,47.49%,47.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抑瘤率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复方SMEDDS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变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给药后小鼠的脾重和胸腺重均高于模型对照组,脾脏指数均有所增加,说明复方SMEDDS对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成功的制备了复方多组分SMEDDS,为开展复方多组分SMEDDS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08-05-01)

龙芪复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复方龙芪汤是临床经验方,方中含有黄芪、桂枝、赤芍、当归、鸡血藤、地龙和桑枝,共7味药材,全方具有益气补血,活血通络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文研究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作用,继而探索其相应的作用机制,并对复方龙芪汤化学成分做初步的定性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研究采用高脂饲养兼链脲佐菌素(STZ)诱导Wistar大鼠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待大鼠血糖稳定4周后,按血糖将其分成模型对照组,木丹颗粒组,龙芪汤高剂量组,龙芪汤中剂量组和龙芪汤低剂量组,以复方龙芪汤的处方比例提取制备干浸膏粉作为受试物,共给药16周。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血脂水平;给药5周、9周后分别测定血粘度值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给药12周至14周,观测大鼠步态行为学。动物处死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生化指标;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法观察大鼠视网膜血管网的病理改变。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可以减缓由糖尿病引起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下降(p<0.05),对降低血清中GSH-Px和胆固醇的作用明显,对降低红细胞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甘油叁酯等有一定作用,但均没有显着性差异;视网膜病理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有不同程度改善病变视网膜毛细血管细线状态,减少毛细血管瘤的发生,减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减少。综合上述结果可认为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药效作用。(2)复方龙芪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的探讨使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和红细胞中山梨醇含量;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能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和红细胞山梨醇的含量(p<0.01)。从大鼠晶状体组织中提取醛糖还原酶,通过设定的酶促反应体系,考察不同浓度复方龙芪汤对体外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复方龙芪汤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作用。综上,复方龙芪汤具有抑制糖尿病大鼠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神经组织和红细胞山梨醇的含量。这可能是龙芪汤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作用途径。(3)复方龙芪汤的化学成分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联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复方龙芪汤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通过与组方各单味药比对,对复方龙芪汤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和归属。结果从复方龙芪汤中共鉴定出70种化学成分,其来源于黄芪有25种、桂枝有5种、赤芍有25种、当归有8种、地龙有10种、鸡血藤有11种、桑枝有2种,有少数成分有多种来源。成分归属结果表明黄芪、赤芍在药方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论文用整体研究的思路探索复方龙芪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治疗作用,发现了复方龙芪汤主要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组织中山梨醇含量,改善坐骨神经的传导功能。此外,复方龙芪汤改善视网膜毛细血管,并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氧化应激状态有缓和趋势。复方龙芪汤的成分分析为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线索。本文为复方龙芪汤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实验数据,为多层次、多靶点治疗特点的中药复方增添基础数据,为开发新的药物提供研究数据和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龙芪复方论文参考文献

[1].何洋,黄源达,关焕玉,王小明,罗钧锦.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和机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

[2].何洋.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药效学研究及其化学成分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

[3].袁海建.复方“龙芪”多组分自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

标签:;  ;  ;  ;  

龙芪复方论文-何洋,黄源达,关焕玉,王小明,罗钧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