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家族史论文-赵明

高血压家族史论文-赵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血压家族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血压病,家族史,体质分布,研究

高血压家族史论文文献综述

赵明[1](2019)在《70例高血压病(具有家族史)体质分布情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上并没有"高血压"这种疾病名称的说法,但是对于高血压这种疾病却在很早的时候就有相关记载。在中医学中高血压疾病多属于"头痛"、"眩晕"、"肝风"等疾病范围内。在中医学中关于体质的说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中医学理论认为人的阴阳五行、胖瘦、性格、情志与脏腑组织器官、气血阴阳等均有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因此影响疾病乃至发生疾病的因素也是很多的,例如社会、心理、体质等均是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情况,本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病(具有家族史)的病人的情况作为研究资料,对体质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全部患者中患者的各型体质分布情况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痰湿质患者所占比例较大。由此指导慢病预防及管理,预防发病、延缓发病年龄、提高生活水平,具有显着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5期)

项伟忠,陈礼平,杨群菲,潘铨[2](2019)在《高血压家族史人群隐匿性高血压发生情况及对靶器官损害程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有高血压家族史人群隐匿性高血压发生情况及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11月在本院体检的987例有高血压家族史受试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抽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既往无高血压家族史受试者98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隐匿性高血压组患者LVMI和IMT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患者LVMI和IMT均高于隐匿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组,且家族史阳性隐匿性高血压患者LVMI和IMT均高于家族史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血压家族史可增加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和患者的器官损害,对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应加强隐匿性高血压的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吴煜,张阳,唐卫卫,黄晓波,刘剑雄[3](2019)在《中年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血压状况、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成都地区中年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其与中年高血压阴性家族史人群的差异,并探讨中年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9月—2014年3月共调查成都市区40~59岁中年人群3 096例,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测。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高血压及其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比较高血压家族史阳性与阴性人群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并分析中年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成都地区中年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与阴性家族史人群收缩压分别为(137.4±22.4)、(118.0±11.3)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分别为(84.1±12.2)、(73.9±7.7)mm Hg,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8.6%、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10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71,1.144),P<0.001]、个人收入≥3 000元/月[OR=1.566,95%CI(1.003,2.445),P=0.048]、腹型肥胖[OR=1.658,95%CI(1.091,2.520),P=0.018]为中年男性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年龄[OR=2.257,95%CI(1.202,4.025),P=0.026]、超重或肥胖[OR=2.365,95%CI(1.653,3.385),P<0.001]为中年女性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OR=0.529,95%CI(0.304,0.918),P=0.024]为中年女性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患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成都地区中年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显着高于高血压阴性家族史人群。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合理控制腰围及体重,对于预防或延缓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高血压的发生可能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西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蒋飞[4](2019)在《高血压家族史对隐形高血压发病及心脏损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高血压家族史对隐形高血压发病及心脏损害的影响作探讨。方法研究中观察组为隐形高血压患者100例,对照组为正常血压志愿者100例;将两组对象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家族史阳性率高,左心室质量指数及主动脉瓣口最大血流速度均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 <0.05。结论高血压家族史人群发病隐形高血压的概率高,并对心脏的损害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15期)

李青[5](2019)在《一个高血压患者的家族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女士52岁,因高血压导致鼻腔喷射性出血而来医院治疗,耳鼻喉科医生填塞止血后检查发现其肾功能异常而收入肾内科治疗,经检查诊断为高血压性肾病、慢性肾衰竭。李女士有20年的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达200/110毫米汞柱,但她从未进行过系统的检查和治疗,只是头晕严重时口服一两片尼群地平,头晕一减轻便停药。李女士出生在一个高血压家(本文来源于《健康博览》期刊2019年05期)

冯阳[6](2019)在《高血压家族史对隐形高血压发病及心脏损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家族史对隐形高血压发病以及心脏损害的影响情况。方法择取在我院就诊的16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80例为隐形高血压患者,80例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归为隐形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并选择同时段到我院体检的80名健康人员,归为正常组。对其临床资料、高血压家族史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隐形高血压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体重指数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同正常组比较,隐形高血压组的主动脉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更高(P<0.05);其中高血压家族史阳性患者同高血压家族史阴性者比较,上述两项指标更高(P<0.05)。结论对于伴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其发生隐形高血压的几率会增加,而且对心脏会带来更大的损伤。(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31期)

付姣姣,瞿述根,巫文威,高锦,王一迪[7](2019)在《高血压家族史与超重/肥胖对高血压患病交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高血压家族史与超重/肥胖对高血压患病的交互作用,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9—12月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北京市某科研院所的1 250名在职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家族史和超重/肥胖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强度,并采用相加作用模型分析其交互作用。结果北京市某科研院所1 250名职工中,患高血压者273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1.84%;有60.80%(760/1 250)的职工有高血压家族史,有48.72%(609/1 250)的职工超重/肥胖。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吸烟、饮酒和睡眠时间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高血压的风险为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2.59倍(OR=2.59,95%CI=1.38~4.84),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体重者的3.21倍(OR=3.21,95%CI=1.66~6.21),有高血压家族史且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为无高血压家族史且非超重/肥胖者的7.64倍(OR=7.64,95%CI=4.21~13.89)。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家族史及超重/肥胖的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交互作用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2.85(95%CI=0.35~5.35)、 0.37(95%CI=0.13~0.62)和1.75(95%CI=1.06~2.89),纯交互作用归因比为42.8%,即高血压家族史和超重/肥胖对高血压患病具有相加交互作用。结论有高血压家族史和超重/肥胖均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且两者的交互作用增加了患高血压的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19年10期)

余程东,潘利,任晓岚,张佳,赵红军[8](2018)在《甘肃汉族人群高血压家族史与高血压关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甘肃省20~80岁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现状,探讨高血压家族史(family history,FH)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甘肃省4个调查地区的汉族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结果共调查4 247名20~80岁汉族常住居民,问卷应答率为97.4%,合格率为98.7%。其中男性有1 777人(41.8%),女性有2 470人(58.2%),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FH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比无FH高(OR=3.36,95%CI:2.58~4.41,P<0.001),当患病亲属从1代增加到2代和3代时,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从2.33倍(OR=2.33,95%CI:1.77~3.09,P<0.001)增加到5.97倍(OR=5.97,95%CI:4.42~8.13,P<0.001)和14.64倍(OR=14.64,95%CI:8.30~26.27,P<0.001)。结论有高血压FH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且随着家族中患病亲属代数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逐渐增加。有FH的人能形成一个易于识别的群体,对该群体的针对性干预能够使其受益,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吴小艳,李强,严惠,刘丹朦,高婧媛[9](2018)在《陕西省汉中市农村居民高血压与家族史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8):1050-1054.该文了解陕西省汉中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高血压患病与家族史的定量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汉中市农村居民进行高血压相关的问卷调查及身体测量,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族史对高血压的影响。结果:共收集到年龄18~80岁农村居民2817人的完整资料,高血压粗患病率为3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家族史(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胡文斌,吴迎春,张婷,秦威,罗晓明[10](2018)在《高血压家族史和受教育程度交互作用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高血压家族史与受教育程度交互作用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对昆山市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样本数据通过复杂加权后估计高血压患病率。采用非线性混合模型估计交互作用指数(Synergy Index,S)、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Relative Excess Risk of Interaction,RERI)及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The Attributable Proportion Due to Interaction,AP)来评价相加交互作用。结果有效调查8 529人,加权后高血压患病率为16.28%(95%CI:15.18%~17.37%),其中男性为19.47%(95%CI:17.72%~21.22%),女性为13.59%(95%CI:12.21%~14.97%)。不仅有高血压家族史(OR=1.12,95%CI:1.11~1.14)和低教育程度(OR=1.09,95%CI:1.07~1.12)与高血压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且两者相乘交互效应的参数估计值有统计学意义(P=0.0002)。未发现低教育程度和有高血压家族史相加交互作用与高血压患病有统计学关联(RERI=-0.636,95%CI:-1.236~-0.037;AP=-0.333,95%CI:-0.712~0.046;S=0.589,95%CI:0.331~1.048)。结论昆山市常住居民中高血压较为流行,有高血压家族史和低教育程度与高血压患病存在关联,未发现两者相加交互作用与高血压患病有统计学关联。(本文来源于《江苏预防医学》期刊2018年03期)

高血压家族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有高血压家族史人群隐匿性高血压发生情况及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11月在本院体检的987例有高血压家族史受试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抽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既往无高血压家族史受试者98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隐匿性高血压组患者LVMI和IMT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患者LVMI和IMT均高于隐匿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组,且家族史阳性隐匿性高血压患者LVMI和IMT均高于家族史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血压家族史可增加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和患者的器官损害,对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应加强隐匿性高血压的监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血压家族史论文参考文献

[1].赵明.70例高血压病(具有家族史)体质分布情况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项伟忠,陈礼平,杨群菲,潘铨.高血压家族史人群隐匿性高血压发生情况及对靶器官损害程度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9

[3].吴煜,张阳,唐卫卫,黄晓波,刘剑雄.中年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血压状况、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J].华西医学.2019

[4].蒋飞.高血压家族史对隐形高血压发病及心脏损害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

[5].李青.一个高血压患者的家族史[J].健康博览.2019

[6].冯阳.高血压家族史对隐形高血压发病及心脏损害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付姣姣,瞿述根,巫文威,高锦,王一迪.高血压家族史与超重/肥胖对高血压患病交互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19

[8].余程东,潘利,任晓岚,张佳,赵红军.甘肃汉族人群高血压家族史与高血压关联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

[9].吴小艳,李强,严惠,刘丹朦,高婧媛.陕西省汉中市农村居民高血压与家族史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

[10].胡文斌,吴迎春,张婷,秦威,罗晓明.高血压家族史和受教育程度交互作用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J].江苏预防医学.2018

标签:;  ;  ;  ;  

高血压家族史论文-赵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