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伴睡眠障碍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针灸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伴睡眠障碍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1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针推科;山东青岛266200;2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普东卫生院理疗室;山东青岛266234)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伴睡眠障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1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伴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推拿+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推拿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和痛疼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睡眠障碍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灸;神经根型颈椎病;睡眠障碍;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4-0217-02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常见的颈部症状,临床特征是颈椎间盘变性衰退形成骨刺,对颈椎神经根造成压迫,出现系列神经根刺激征和功能障碍。据报道[1]近50%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会伴睡眠障碍,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颈椎病逐渐成为社会职业病,困扰了部分人群。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按摩疗法、针灸疗法等,对症状的改善均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对针灸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伴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1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伴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失眠障碍症状均超过1个月,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8.6±7.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2.2)年,观察组:54例,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9.2±6.8)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3±2.1)年,排除精神疾病、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等,组间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取推拿加针灸治疗方案,医生通过询问了解症状后,检查确诊后通过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取得患者的配合,颈椎推拿采用按摩手法,刺激特定部位来运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康复效果。推法:用指、掌、肘部等紧贴颈背部,缓慢动作,力量要均匀;拿法: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颈背部穴位上进行捏提,力量由轻至重,要求连续节奏感,缓和连贯。针灸疗法:1)正坐位,取颈百劳、颈夹脊穴、完骨、阿是穴、风池、列缺、大杼、昆仑、肩井为穴,采用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1次/15min,30min出针。2)俯卧位,取百会、三阴交、任意夹脊穴,使用艾条温和灸,10min/穴,15天为1个疗程,持续2疗程。对照组采取推拿加药物治疗,推拿疗法同上,药物使用右佐匹克隆片,2mg/次,1次/天,口服用药,疗程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2]:痊愈,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消失,睡眠障碍缓解;显效,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基本消失,睡眠障碍明显缓解;有效,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有所改善,睡眠障碍有改善;无效,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无改善,睡眠障碍未见缓解。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治疗进行评价,共18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颈椎疼痛症状见评价,共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以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t和卡方检验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体见表1,两组治疗前睡眠质量评分和痛疼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项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和痛疼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见表2。

表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注:组间治疗后两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颈椎病是以退行性病理改变的疾病,由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等原因所致,长期会引起系列功能障碍,在国内外有极高的发病率[3]。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以肌力减退、浅感觉迟钝、颈部受限等表现为主,其中超过50%的患者伴有睡眠障碍。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机体颈椎区域椎间盘的退行变化引发脊神经根受压,导致功能活动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卧床、局部理疗、消炎镇痛药、肌注神经营养药等保守治疗一般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依然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且上述治疗对睡眠障碍未达到预期效果。为进步改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的预后,促进功能恢复,改善睡眠质量,笔者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对针灸在神经根颈椎病伴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睡眠障碍可能有多种因素引起的症状,中医有关睡眠障碍的论治较多,大量报道[4,5]中指出中医疗法对睡眠障碍的改善有显著的效果。中医将其归于不寐范畴,失眠症其病因表现于肝、脾及五脏,失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因此应治以脾胃调理。针灸疗法通过对机体穴位的刺激来改善机体功能。文中通过对天柱、风门、昆仑、大杼等穴位的刺激,其效果是舒筋通络、行气活血。对阿是穴、夹脊穴、内关、安眠等穴位的刺激,其效果是养心安神、祛邪通络、。对向照海、申脉的刺激,效果是引阳入阴。同时配合合灸,达到活血通络、阴阳沟通。本文结果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96%,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林汉凌[6.7]等报道结果基本相符。两组患者均给与推拿治疗,能够较好的环境颈椎病症状,对照组同时加用右佐匹克隆,属于镇静催眠药,作用机制可能是同苯二氮卓受体偶联的GABA受体复合物引起,有报道指出长期使用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药量需要控制。针灸治疗是对穴位的刺激,目前报道的不良反应极少,本文中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证明针灸的治疗安全性。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观察组的两项的改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针灸治疗更好的促进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的改善,缓解了疼痛,改善了睡眠状况。推拿可以促进颈部、肩部的血液循环[8],缓解疼痛,针灸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活血化瘀,止痛消炎,更好的促进了疼痛的缓解,其疗效是明显的。睡眠障碍主要是由颈椎病引起的,颈椎病症状快速缓解后,患者的睡眠障碍也会随之改善,且加上针灸对脾脏的刺激同样有助于改善不寐。

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的睡眠会造成影响,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疼痛症状,改善睡眠障碍,提高了该病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宋艳东,田万林.针灸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88):17282.

[2]武林,刘海越,徐日等.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8):45-46.

[3]徐恒强.联用针灸疗法和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188-189.

[4]高峰,杨喜兵,楼志勇.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289-291.

[5]沈凡.针灸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2):211-213.

[6]林汉凌,宋红梅,仲卫红,等.不同针灸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6):9017-9021.

[7]李艳,吴耀持,范兴良,等.基于腋神经分布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2):135-138.

[8]陈小芳,陈斌,徐珊宁,等.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11):1287-1289.

标签:;  ;  ;  

针灸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伴睡眠障碍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