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静(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第三方物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物流模式,它已经成为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流现状的分析,提出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升我国第三方物流能力给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物流

1第三方物流

1.1第三方物流的定义第三方物流的定义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cing,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物流管理领域的Outsourcing就是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又称“物流外包”、“合同物流”“物流市场化”等。其实质是物流经营者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约定的时间、空间位置按约定的价格向物流需求者提供约定的个性化、专业化、系列化的物流服务。

1.2第三方物流的特点第三方物流具有很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双方关系的契约化。第三方物流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与物流需求方之间的关系。第三方物流公司根据契约要求为需求方提供服务并且管理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活动及过程。②物流服务个性化。第三方物流公司需要根据不同的物流需求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要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各项话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③服务功能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公司所提供的是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门化和专业水平,这既是物流需求方的需要,也是第三方物流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④物流管理系统化。系统的物流功能是第三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方物流需要建立现代管理系统才能满足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⑤信息应用网络化。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具体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手机的数据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自动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存的数据化等。在物流服务的提供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促进了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和物流效益。

1.3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1.3.1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能给物流需求者提供部分或全部的外部服务,各大公司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和资源配置在核心业务上,以求节约和高效。而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不仅提高了物流本身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企业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效益,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

1.3.2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专门从事物流产业的企业,有专门从事物流工作的专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业务水平和业务范围上比单一企业更专业、更广泛,从而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管理效能。

1.3.3强化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功能是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求,它的独立发展从整体上提升了供应链的效能,使之从市场整体中分离出来,经过独立发展之后更加完整地补充了市场的范围和效能。

2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但发展速度却极为迅速。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有以下四个类型:①传统仓库、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②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③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④民营物流企业。最近几年,随着物流热的兴起,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在量和质上都有了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1物流观念比较落后市场对于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足,自办物流现象突出。我国很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占有,都选择自建物流系统,不愿意向外寻求物流服务,致使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徘徊不前。目前我国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主要的还是跨国企业,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

2.2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基础设施大都简易、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智能化、自动化仓库比较少,信息化建设滞后,由此造成仓库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信息流通不畅,不能保证时时对物流服务过程的及时了解,很难对物流市场需求达到全面的掌握。

另外,我国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物流知识尤其是现代综合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人才缺乏。这已经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

2.3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服务功能较弱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目前的物流企业规模不大,缺乏整合、集约化的经营优势,规模效益难以实现;服务功能单一,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2.4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传统物流企业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然而,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落后,互联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3我国第三方物流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保证客户服务水平的硬件基础。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还处于开始阶段,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因此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尽快提高各种基础设施的水平。

从企业来说,在存进规模经济和网络化经营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较大的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作业所需要的基本设施和设备、信息系统、增值服务设施,积极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专用运输设施和现代化装卸设备等在企业中的使用。

3.2重点培养物流人才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与物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及其需要一批既懂物流业务,又懂经营管理,更具备物流策划能力的物流人才,所以当务之急是要积极普及物流管理知识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加深业界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

3.3开发市场需求,完善服务功能我国物流的着眼点不在物流供给,而在于培养和挖掘物流需求。这就需要我国工商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的观念,真正根据经济效益与规模化原则建立适应本企业实力与发展需要的物流系统,支持、促进与监督专业化物流企业的成长。

另外,现有的物流企业也应该转变观念,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真正从顾客需求出发设计物流解决方案,开放和拓展物流需求,整合现有的分散割裂状况,放开传统的生产者导向的做法,树立用户导向的营销观念。

3.4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加强网点建设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信息化是衡量现代化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企业应该改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和生产模式。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应用Internet、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的资源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陈业玲.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刘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118-119.

[3]孙志磊.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物流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中国储运.2009.1:108-109.

[4]吴磊.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标签:;  ;  ;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