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用放大器论文-路庆东

仪用放大器论文-路庆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仪用放大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流模,有源电流镜,电流传输器,跨阻放大器

仪用放大器论文文献综述

路庆东[1](2009)在《电流传输器及其构成的仪用放大器的研究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电流模式电路及其特点,并把电流模式电路与电压模式电路做了简单的比较,及电流模式电路的发展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MOS晶体管电路模型,系统研究了MOS电流镜和电流传输器电路,并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本文还较系统地概述了第二代电流传输器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在本文的应用是和跨阻放大器组成一个仪用放大器。仪用放大器是一种能精确放大两输入端之间的差模信号而抑制任何共模信号,并将差分输入转化为单端输出的放大器。共模抑制比是它的最重要指标。本文研究了几种常用仪用放大器电路结构并做了比较,选择了一种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新型仪用放大器电路结构,即使用第二代电流传输器(CCⅡ)和跨阻放大器构成的电流模仪用放大器。该结构不需要任何精确匹配的电阻就能达到高的共模抑制比,并且其带宽不受带宽增益积的限制。本文重点设计了跨阻放大器中使用的运算放大器,为了提高仪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并得到大的开环增益、相对低的失调等性能,跨阻放大器中运算放大器输入级采用折迭共源共栅放大器。由于一级放大很难实现较高的增益,本文设计的运算放大器选择的是折迭共源共栅电路和一个简单放大器级联的两级放大结构来实现的。这样,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较高的增益,并且可以保证其他参数的实现。但是在两级放大器级联运放结构中,在两级放大器的输出端都有可能产生较低频的极点,因此需要频率补偿,本文采用的是带调零电阻的米勒补偿。而且针对仪用放大器的输出摆幅的要求,在跨阻放大器的输出级采用Rail-To-Rail结构来实现。仪用放大器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电流模仪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能够达到87dB,电源抑制比能够达到85dB。(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5-01)

陈淑芳[2](2008)在《仪用放大器简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仪用放大器是与普通集成运算放大器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其性能更适用于精密测量等应用场合.本文简单介绍了仪用放大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读者可从中看出它与普通集成运放的不同之处.最后以INA128为例介绍了仪用放大器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9期)

王树振,单威,宋玲玲[3](2008)在《AD620仪用放大器原理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AD620仪用放大器电路的主要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本文的目的是阐述什么是仪表放大器,它的工作原理怎样,如何使用它以及在何处使用它等基本问题。(本文来源于《微处理机》期刊2008年04期)

史为[4](2008)在《有读者来信问:什么是仪用放大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答:电子放大器种类很多,仪用放大器仅是其中的一类。仪用放大器常指电子仪表、电子检测用到的放大器。因电子检测的对象,常常是一些非电量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等,其检测的手段,常常通过相关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本文来源于《电子报》期刊2008-03-09)

黄永顺[5](2006)在《高精度可编程仪用放大器INA156及其在应变式电子称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美国德州仪器(TI)推出的高精度可编程仪用放大器芯片INA156的结构、用法,并给出了一个在应变式电子称上的应用实例,文章同时结合作者在使用该芯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使用INA156的几点注意事项。(本文来源于《科技广场》期刊2006年11期)

李智,李刚[6](2006)在《高速高性能仪用放大器AD8225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AD8225是一款增益为5的高速仪器仪表用运算放大器。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优异的动态性能和较高的共模抑制比,10 kHz时的CMRR最小80 dB,当其采用4~36V的单级电源供电时,其开环带宽SW为900 kHz;它的转换速率SR 最小为5 V/μ s,文中介绍了AD8225的主要特点、引脚排列和功能,给出了AD8225 在I-V转换、心电图机前置放大电路、多路转换器等电路中的应用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子元器件应用》期刊2006年02期)

洪权,林凌,李刚[7](2005)在《5倍增益仪用放大器AD8225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AD8225是一款具有固定5倍增益的高性能仪用放大器。在直流到10kHz 内,AD8225对共模噪声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次,AD8225具有低输入偏移电流和高压摆率,使 AD8225非常适用于多路系统快速分时检测。AD8225主要特点·高度稳定性:出厂固定的5倍增益。·低电源:最大电源电流1.2mA,电压电源范围(1.7~18V),单双两种电源操作。·良好的动态性能:高共模抑制比,直流最小86dB,10kHz 最小80dB:高带宽,900 kHz,4V 到36V 单输入;(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05年08期)

阮叁元,李刚,宋颖[8](2004)在《具有最优共模抑制性能的可变增益仪用放大器AD8221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仪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在200Hz处就开始衰减 ,因而难以满足某些设计要求 ,而美国ADI公司推出的增益可编程高性能仪用放大器AD8221 ,则能提供工业上最高的共模抑制比。AD8221在其增益为1时 ,能够在频率为10kHz处保持大于80dB的共模抑制比 ,因而能很好的抑制宽带干扰和线性失真。文中介绍了AD8221的主要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引脚排列和功能 ,同时给出了AD8221的几种应用电路的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元器件》期刊2004年07期)

谭建军[9](2004)在《一款基于LM324集成运放廉价高性能仪用放大器》一文中研究指出LM324是一种4集成运算放大器,由于价廉且使用方便,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和一般信号放大处理之中。在信号的精密放大处理中,经过认真设计和反复实验,用LM324构成的电路成功实现了精密信号的放大处理,即用于对仪器仪表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其主要技术指标如稳定性、线性、增益、温度稳定性等并不亚于专用精密仪用放大器。(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04年03期)

刘江一,李刚[10](2001)在《精密仪用放大器INA114》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概述 INA114是一种通用仪用放大器,尺寸小、精度高、价格低廉,可用于电桥、热电偶、数据采集、RTD传感器和医疗仪器等。INA114只需一个外部电阻就可以设置1至10000之间的任意增益值,内部输入保护能够长期耐受±40V,失调电压低(50μV),漂移小(0.25μV/℃),共模抑制比(本文来源于《今日电子》期刊2001年11期)

仪用放大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仪用放大器是与普通集成运算放大器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其性能更适用于精密测量等应用场合.本文简单介绍了仪用放大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读者可从中看出它与普通集成运放的不同之处.最后以INA128为例介绍了仪用放大器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仪用放大器论文参考文献

[1].路庆东.电流传输器及其构成的仪用放大器的研究和设计[D].贵州大学.2009

[2].陈淑芳.仪用放大器简介及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王树振,单威,宋玲玲.AD620仪用放大器原理与应用[J].微处理机.2008

[4].史为.有读者来信问:什么是仪用放大器?[N].电子报.2008

[5].黄永顺.高精度可编程仪用放大器INA156及其在应变式电子称上的应用[J].科技广场.2006

[6].李智,李刚.高速高性能仪用放大器AD8225及其应用[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6

[7].洪权,林凌,李刚.5倍增益仪用放大器AD8225及其应用[J].电子制作.2005

[8].阮叁元,李刚,宋颖.具有最优共模抑制性能的可变增益仪用放大器AD8221及其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4

[9].谭建军.一款基于LM324集成运放廉价高性能仪用放大器[J].电讯技术.2004

[10].刘江一,李刚.精密仪用放大器INA114[J].今日电子.2001

标签:;  ;  ;  ;  

仪用放大器论文-路庆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