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筒体结构论文-王载,高英赫,王文宇,叶垚

框架筒体结构论文-王载,高英赫,王文宇,叶垚

导读:本文包含了框架筒体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框架-筒体结构体系,伸臂桁架,竖向变形差,收缩徐变

框架筒体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载,高英赫,王文宇,叶垚[1](2018)在《200 m高度区间设加强层的钢管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竖向变形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个位于设防烈度8度区,结构塔顶高度分别为191、201、221 m,设加强层的钢管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Gen程序对竖向变形差进行了分析。采用参数化方法对影响竖向变形差的以下因素进行了敏感度分析:有限元分析的精度及加载步,钢管混凝土柱收缩徐变模型,伸臂层道数及连接时间,竖向构件截面及含钢率,混凝土相对湿度,水泥品种以及施工组织等。研究表明,较高敏感因素为钢管混凝土柱收缩徐变模型、伸臂层道数及连接时间和混凝土相对湿度。较低敏感度因素为有限元分析的精度及加载步、竖向构件截面及含钢率、水泥品种和施工组织差异。竖向变形差引起的钢梁附加应力比不超过0.15,最大附加应力出现在中、高楼层区。竖向变形差引起的伸臂桁架附加应力比在0.1~0.25之间。(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8年S2期)

石蕊[2](2016)在《150m框架—核心筒体结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我国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下面我以实际工程为例,简要分析一下框架—核心筒体结构设计要点及超限设计的措施及对策。(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6年03期)

孙维东,李康[3](2015)在《框架-带防屈曲支撑钢连梁筒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框架—带防屈曲支撑钢连梁筒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某框筒结构模型为例,其中筒体部分分别采用了全部楼层为普通钢筋混凝土连梁、全部楼层设有普通钢桁架连梁、全部楼层设有带防屈曲支撑钢桁架连梁及局部侧移较大楼层设有带防屈曲支撑钢桁架连梁的4种方案,运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4种方案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全部楼层中设有带防屈曲支撑的钢桁架连梁方案与全部楼层均为普通钢筋混凝土连梁的方案和全部楼层设有普通钢桁架连梁的方案相比,结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底部总剪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只在局部侧移较大的楼层布置带防屈曲支撑钢桁架连梁方案与全楼层布置带防屈曲支撑钢桁架连梁方案相比,地震响应相差不大,也能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赵雪峰,范悦,张博为[4](2015)在《预制装配式框架——筒体结构体系在工业化住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内首栋应用预制装配式框架一简体结构体系的高层住宅建筑一沈阳万科春河里17号住宅项目,深入研究了预制装配式框架一简体结构体系在预制构件拆分、形式、构造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系统地总结了该结构体系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其研究和应用的前景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期刊2015-08-01)

吴建宇,龙源,纪冲,宋克健,宋歌[5](2015)在《城市高层框架-筒体结构建筑物拆除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高层框架-筒体建筑大多处在建筑密集的场所,环境复杂,对爆破拆除提出很高要求。南昌五湖大酒店拆除爆破的工程实例中,为减小楼房同时倒塌产生的振动危害效应,采用多段延时起爆技术,使楼房分叁段依次塌落。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程序对采取定向控制爆破的框架-筒体楼房塌落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楼房实现了定向塌落,触地后发生纵向断裂和局部破碎,与实际爆破效果相符合。数值模拟方法对于分析建筑物的倒塌模型、预测倒塌过程以及更好的指导爆破拆除施工有较好的帮助,具有显着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爆破》期刊2015年02期)

张志新[6](2014)在《某内筒偏置的框架—筒体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具体工程为例,对工程整体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介绍了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及参数选取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模型对比、地震性能点、能力曲线、结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变化,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4年32期)

杨永青[7](2013)在《浅谈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混凝土柱墙梁板一体浇筑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力、建材、设备的市场化快速发展,专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也日臻成熟,逐渐向模块化方向发展。我国大中城市的CBD高层、超高层建筑一个个拔地而起,随处可见,在装点着城市美丽的同时,也在谱写现代城市文明的新辉煌。楼层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也由原来一贯采用的柱墙和梁板分开二次浇筑法发展成为少数具备条件的板梁墙柱一体浇筑法,混凝土施工技术又一次实现了革命性突破。在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快了施工速度,节约了施工成本,商业开发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文章对此进行了相关阐述。(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3年23期)

朱蔚惠[8](2013)在《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筒体结构设计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与探讨——上海某超高层甲级办公楼工程的结构分析和关键构件处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度为近190米的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形式。本文着重探讨了结构体系及布置、结构设计的构想、结构整体计算与分析等。并在核心筒剪力墙极其外围墙体设计、外框架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设计、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分析验算、连梁超筋问题的处理以及抗震构造措施上,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3年21期)

吴锡爱[9](2013)在《带伸臂框架—筒体结构竖向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地震反应谱法计算带伸臂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讨论了伸臂的加入对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影响,探讨了适应带伸臂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伸臂框架—筒体结构的顶部,竖向地震有可能起控制作用。规范采用的计算方法偏于保守且简单易行,是适合实际应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3年02期)

张淑云,白国良,吝红育[10](2012)在《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结构推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层混合结构中适用于推覆分析的剪力墙单元与型钢混凝土构件塑性铰等问题进行研究,利用叁垂直杆元模拟剪力墙,各杆元分别考虑剪力墙轴向、剪切与弯曲变形;根据型钢混凝土构件截面承载力与变形能力,给出了反映截面弯矩与转角关系的型钢混凝土构件塑性铰特性值计算方法;应用MIDAS/GEN软件作为弹塑性分析工具,采用改进的剪力墙单元模型,自定义型钢混凝土构件塑性铰特性值,对30层高混合结构进行推覆分析,并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推覆分析所得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较符合,各构件塑性铰分布及状态与模型试验的裂缝分布及破坏模式符合较好,能够反映出混合结构各构件变形和结构整体承载力变化过程.(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9期)

框架筒体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我国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下面我以实际工程为例,简要分析一下框架—核心筒体结构设计要点及超限设计的措施及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框架筒体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王载,高英赫,王文宇,叶垚.200m高度区间设加强层的钢管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竖向变形差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8

[2].石蕊.150m框架—核心筒体结构设计与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

[3].孙维东,李康.框架-带防屈曲支撑钢连梁筒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赵雪峰,范悦,张博为.预制装配式框架——筒体结构体系在工业化住宅中的应用[C].《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2015

[5].吴建宇,龙源,纪冲,宋克健,宋歌.城市高层框架-筒体结构建筑物拆除数值模拟研究[J].爆破.2015

[6].张志新.某内筒偏置的框架—筒体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4

[7].杨永青.浅谈超高层框架筒体结构混凝土柱墙梁板一体浇筑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8].朱蔚惠.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筒体结构设计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与探讨——上海某超高层甲级办公楼工程的结构分析和关键构件处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9].吴锡爱.带伸臂框架—筒体结构竖向地震反应分析[J].山西建筑.2013

[10].张淑云,白国良,吝红育.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结构推覆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标签:;  ;  ;  ;  

框架筒体结构论文-王载,高英赫,王文宇,叶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