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论文-周冬梅,王萍,陈维文,李萍,张苍

气血津液论文-周冬梅,王萍,陈维文,李萍,张苍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血津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银屑病,辨证论治,从血论治,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论文文献综述

周冬梅,王萍,陈维文,李萍,张苍[1](2019)在《从血论治到气血津液论治银屑病的理论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追溯从血论治银屑病的理论源流,分析其理论内涵、理论发展,总结气血津液论治银屑病的理论发展、形成过程,论述气血津液论治银屑病的辨证与方药,从理论演变看赵炳南先生治疗银屑病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王纯,姜众会[2](2019)在《紧张型头痛的气血津液辨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从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作用入手,深入探析气血津液失常与紧张型头痛的关系,论述治疗上应注重疏肝理气、活血化痰、养血清脑、宁心安神,可望为中医治疗紧张型头痛提供更好的临床思路。(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徐锋[3](2019)在《从气血津液精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思路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气血津液精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自秦汉以降,历代医家皆有所应用而少有阐发。吾师沈洪教授,深耕临床数十载,学验俱丰,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上总结出清肠化湿、气血同调、脾肾兼顾等治则治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重视气血津液精的思想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文章结合气血津液精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本文来源于《第叁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7-12)

冯冠,郭凯波,严卿莹,阮善明,沈敏鹤[4](2019)在《从中医气血津液论述自噬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噬作为细胞存活的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上发挥着双重作用。肿瘤的发生是气血津液失调的结果,自噬的功能与中医气血津液密切相关。笔者通过从气、血、津液叁方面辨析自噬治疗恶性肿瘤的病机特征,提出从气虚、气滞、瘀血、痰瘀毒结等论治,从而为自噬治疗肿瘤提供中医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06期)

丰哲,邹环球,黄有荣,陈锋,王明杰[5](2019)在《从气血津液学说——空气-血气分析看中西医结合——由抽象到具体认识论的完善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学研究人体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及与脏腑、精、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作用的学说,气、血、津液是中医学重要概念。空气的发现证实了"气"的存在,血气分析证实了血液所含气体,以及气体在血液中重要作用。从哲学范畴看,气血津液学说-空气-血气分析是认识过程的完善过程,空气-血气分析是气血津液学说的具体解读,认识到气血津液学说-空气-血气分析是认识过程的完善过程,阐明了中、西医之间的重要理论障碍,沟通了中西医医学,使之成为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12期)

李红梅,伍大华[6](2019)在《伍大华从气血津液辨治肢体麻木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伍大华主任医师从气血津液辨治肢体麻木的经验。其认为肢体麻木的病机多为气血津液的失调紊乱、虚损瘀滞所致,以气血津液为主线辨治麻木可执简驭繁;临证分为气虚血瘀、血虚不荣、阴虚血瘀、阳虚血瘀、痰瘀阻滞、湿热阻滞6种证型辨证论治;治疗上主张以调理气血津液为要。(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马朝晖[7](2019)在《基于中医“气血津液”学说分析中风病病因病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学理论认为,卒中(即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以"风""火""痰""气""瘀""虚"为主。随着近现代医学发展,目前中医脑病专家对卒中有一些新的认识:如病位在脑,且与心、肝、肾关系密切。情志内伤为其常见的诱发因素。风(肝风)、火(心火、肝火)、痰、瘀乃其重要的病理因素,常相兼互化,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等[1-4]。本文从中西结合治疗中风临床实践过程得到一些认识,现总结如下。1 "血"是整个中风发病及演变的核心风、火、痰、瘀、气等是影(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陈焱,姚建平[8](2018)在《桥本氏病的发生与气血津液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本氏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及病理变化与桥本氏病的发生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医学认为,气滞、血瘀、痰凝是发病的主要机制,叁者可单独或互为因果作用于人体,导致痰气搏结于颈前,发为桥本氏病,文章主要阐述气血津液病变与桥本氏病的理论联系及对该病发生发展关系变化的影响,并将从气、血、津液叁方面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8年11期)

吕自苹,龙星宇,陈红平,罗云菲,唐海波[9](2018)在《副主任中医师龙银玖从气血津液论治痞证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中将气机阻塞不通所致胀闷窒塞称之为"痞证","痞证"临床中较为常见,但常规治疗方法欠佳,本文从痞证临证特点、历代医家论"痞"、与气血津液关系、分型证治及临证体会等总结副主任中医师龙银玖治疗痞证经验。(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80期)

俞森权,陈冬,庞德湘[10](2018)在《庞德湘教授气血津液辨证之胃癌化疗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庞德湘教授运用气血津液辨证论治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庞德湘教授关于气血津液辨证于中晚期胃癌接受化疗患者应用的学术论点及其临床应用经典案例,运用中医理论,加以归纳分析,总结出庞德湘教授运用气血津液辨证论治胃癌化疗患者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核心;结果庞德湘教授对中晚期胃癌接受化疗患者进行辨证论治时,从气血津液角度出发,认为胃癌化疗患者多以气血津液亏虚及津液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并且十分注重对先后天之本的维护,临证以益气、养血、生津、温阳等为主要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等方面疗效确切。结论庞德湘教授从气血津液辩证角度出发,分析中晚期胃癌接受化疗患者的病因病机,并从气血津液角度辨证施治地进行干预,见解独到,疗效突出,对后世医家的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叁届肿瘤阳光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共同体第二届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9-15)

气血津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从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作用入手,深入探析气血津液失常与紧张型头痛的关系,论述治疗上应注重疏肝理气、活血化痰、养血清脑、宁心安神,可望为中医治疗紧张型头痛提供更好的临床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血津液论文参考文献

[1].周冬梅,王萍,陈维文,李萍,张苍.从血论治到气血津液论治银屑病的理论演变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9

[2].王纯,姜众会.紧张型头痛的气血津液辨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3].徐锋.从气血津液精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思路探析[C].第叁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4].冯冠,郭凯波,严卿莹,阮善明,沈敏鹤.从中医气血津液论述自噬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依据[J].新中医.2019

[5].丰哲,邹环球,黄有荣,陈锋,王明杰.从气血津液学说——空气-血气分析看中西医结合——由抽象到具体认识论的完善过程[J].中国医药指南.2019

[6].李红梅,伍大华.伍大华从气血津液辨治肢体麻木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9

[7].马朝晖.基于中医“气血津液”学说分析中风病病因病机[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8].陈焱,姚建平.桥本氏病的发生与气血津液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9].吕自苹,龙星宇,陈红平,罗云菲,唐海波.副主任中医师龙银玖从气血津液论治痞证经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10].俞森权,陈冬,庞德湘.庞德湘教授气血津液辨证之胃癌化疗应用初探[C].第叁届肿瘤阳光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共同体第二届会议论文集.2018

标签:;  ;  ;  ;  

气血津液论文-周冬梅,王萍,陈维文,李萍,张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