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李英武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新时期承载着不同以往的期许,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我国国情,素质教育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它贯穿各级各类学校;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素质教育有四大特色:面向全体学生,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保障学生学习基本权利,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那么,作为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如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呢?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平时的数学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孜孜以求的终极理念。而“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而各具特长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让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二、素质教育需要在课堂上破解关键问题

要使素质教育变得可操作,必须在课堂上寻找文章。素质教育不仅是课堂外的事情,70%以上都是在课堂内进行的。近几年来的高考、中考改革很快,减少了许多死记硬背的成分,相应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与此相适应,在数学课堂上则需体现素质教育,上海关于数学教育的行动纲领明确地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口号,标志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发展。活动式的数学教学、开放式的数学教学、学生建构的数学教学、数学建模的教学,都陆续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标准化”地生产教案的势头得到一定的抑制,教育技术进入了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成为改革探索的一种时尚。过去课堂上教的是知识、是演绎,但有两样东西没有教,一是从条件预测结果的能力,二是从结果探究成因的能力。如:对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的“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这道经典算术题的不同推演方式,恰恰点中了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过去,教师一开始就讲道理,列式子。我们为什么不开始假设全部是兔子,看到腿多了以后就一个一个减,直到算出结果?有时教师上课不能太“聪明”,必须从孩子的视角去思考,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这种与演绎能力不同的归纳能力就要依赖经验,这是创造性的根本。目前,国家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两基”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能力,无疑有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构建一种探索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模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数学课堂教育中,教师应重视“问题”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有自主探索的时间,教师作必要的提示和指导,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和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多边形内角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多边形一个顶点为公共顶点,一共可把这个多边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先阅读课本的内容,然后要求他们相互提出问题。生甲问:我们都知道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呢?生乙回答: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60°。生甲问: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呢?生丙争着答:我们可以用刚才的方法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把六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把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根据每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就可以求n边形的内角和。教师立即表扬这位同学,并提问:如果把把三角形的公共顶点放在多边形的顶点上,而放在多边形的边上或多边形的内部,是否有同样的结论呢?请同学们课后探讨、研究。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交流,学习的动机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效果更加明显。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求知、在合作中创新、在质疑中问难。

四、数学课堂上素质教育的举措

1.重视数学过程的教学

“数学过程”是真正地理解数学,形成数学的思想方法或用数学解决问题所必须的过程。知识本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一个基本的“数学过程”包括“抽象表示——符号变换——检验应用”这样三个阶段。在这思想指导下,我们可通过实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过程。

2.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是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原则和心理效应。教师的教是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而整个班级的学生又存在接受能力、智力水平、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别,这就需要教师对全体学生作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情况、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以至思维方式都需要摸的一清二楚。对基础好、认知能力强的学生,教学上予以较高的要求,成绩特别优异的应允许跳级。对知识基础差、认识能力弱的学生,要予以主动关怀,热情帮助,随时弥补知识缺陷,对他们要以鼓励为主,在教学中尽量使他们能有较多的发言、思考、练习的机会。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适当应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实际的内在动机,他可以激励学生自我探索,获取科学知识。例如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用《几何画板》软件画图找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以及运用它的度量功能方便地量一个角的大小,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等。其中更为主要的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直观形象地把一些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如在讲授“立体图到视图”这节时,我先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体会各种变化,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视图形成的过程,方便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510000)

标签:;  ;  ;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