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结构论文-朱沛华,惠国安

声誉结构论文-朱沛华,惠国安

导读:本文包含了声誉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声誉机制,激励效应,国有企业改革,经理人市场

声誉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朱沛华,惠国安[1](2019)在《关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隐性激励——声誉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十年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经验表明,改革国有企业的监管制度就是探讨合理的政府与企业之间边界的过程。现阶段在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性得以增强,这对企业经理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国企经理人的声誉机制建设为切入点,探讨声誉对经理人的激励效应。声誉机制有效的前提条件在于:其一,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以外部竞争压力约束经理人的行为;其二,明确的政府与企业的职能边界,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声誉机制的激励效应能够促使经理人更为重视企业的长期利益,减少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以声誉机制的视角能够对企业经理人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为改革国有企业的监管体系、改善国有企业的长期绩效提供了理论分析视角。(本文来源于《现代管理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琴,陈小林[2](2019)在《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独立财务顾问声誉与收购方股权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考察了收购方聘用的独立财务顾问的声誉对目标资产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的过滤能力,并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收购方股权结构对独立财务顾问声誉与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财务顾问的声誉越高,其抑制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股权集中度越低,独立财务顾问声誉与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就越显着;无论股权制衡度是高还是低,独立财务顾问过滤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的效果都没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朱恒鹏,杜创,付明卫,王泽宇,高秋明[3](2017)在《建立在医疗和教育领域推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制度环境 分报告一:互联网平台与声誉机制——来自春雨医生的证据 3 变量结构和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效卓着,但医疗、教育等服务业的电子网络服务还没有长足的进步。只有推动相关体制改革,以开放精神调整政策,解决对各行各业的制约和限制,才能使居民享受快捷便利的服务。本报告研究下述问题:1、互联网医疗与教育服务对这两个领域资源配置的改进,和对弊端的克服;2、互联网医疗与教育服务对这两个领域现体制的挑战和竞争;3、互联网医疗与教育服务面临的制度障碍;4、打破部门管制,通过立法机关立法开放医疗与教育的合理进入;5、促进互联网医疗与教育服务的其它制度与政策。我们的研究思路,不是分为医疗、教育两个子课题分别研究,而是借鉴经济学理论,从医疗与教育服务的共性出发,建立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当然也会适当关注各自的特殊性)。医疗和教育有一些共同性质,包括服务业属性、正外部性(公益性服务业)和信息不对称(知识型服务业)等;这叁条共同性质决定了医疗/教育服务提供中相同的基本问题,使得我们可以在统一框架下分析医疗和教育。首先,服务业属性使得医疗和教育(尤其中小学教育)机构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市场提供能否在地域布局上面面俱到?其次,公益性产品存在正外部性,由市场来提供,会不会有市场失灵?再次,教育和医疗服务中信息不对称和多维道德风险造成的激励难题。最后,这些问题反映在道德层面,还可能产生"令人反感的交易"的问题。为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就产生了医疗/教育服务中的不同供给模式,例如政府直接提供模式或"互联网+"的新型模式。所有反对市场化、强调政府干预医疗和教育的理由,几乎都是从上述四条疑问出发的;"互联网+"新型模式的出发点也是以新方法解决这些基本问题。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了"互联网+医疗/教育"商业模式的经济学原理,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部分。"互联网+医疗/教育"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平台结构(双边市场或多边市场),具有叁项特征:第一,提供了多种产品或服务;第二,平台提供的不同产品之间有交叉正外部性;第叁,双侧定价。平台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其最优价格结构。互联网平台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即平台从物理空间变成了虚拟空间,随之而来一系列改变,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数据收集处理能力使得多边市场比普通双边市场更为常见(第2章)。以商业模式分析为基础,我们讨论了"互联网+医疗/教育"对现有体制的效率提升和挑战。与平台商业模式特征相对应,"互联网+医疗/教育"对相关领域的效率提升也体现为叁个机制:(1)提高生产率:使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分离,促进供需匹配;(2)市场拓展:发掘正外部性,实现大规模与个性化并存;(3)克服信息不对称,使声誉机制运转得更好。当然,效率提升的程度和具体表现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存在一些差异。除这些一般分析外,"互联网+医疗/教育"对我国还有特殊意义,如缓解医疗和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上高度不均衡,纠正价格管制造成的扭曲,突破行政等级化体系促进社会办医和民办教育发展等(第3章)。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对现体制构成了挑战,也激起了体制内的应对与竞争。对现行学校/医院体制构成挑战。从供方利益调整角度看,互联网+将使得医疗/教育服务的收益向明星医生和教师群体倾斜,并可能导致医生、教师群体内部角色的重新分工。从需方利用能力看,"互联网+医疗/教育"打破时空限制并不必然促进医疗公平和教育公平,也将增大隐私泄露的风险。体制内一直在努力应对信息化、互联网的挑战,我们将其应对策略概括为以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医疗/教育+互联网"。"互联网+"VS"+互联网",两种模式竞争之下国内互联网医疗/教育呈现出一些发展特点:2016年增长迅速,细分领域全面发展,但总体规模、网民使用率仍较小;最主流业务仍是围绕传统体制的痛点,是适应性而非颠覆性创新;在线诊疗与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业务发展中,体制内外融合趋势明显。比较两种模式可以发现,医疗/教育+互联网"也能够很好实现第一个层面的效率提升,即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分离,促进供需匹配。这样的效率提升更多是技术本身带来的,与谁主导资源配置无关。但是,要实现第二、叁个层面的效率提升,即大规模互动、个人声誉机制,政府主导的"+互联网"模式却很难做到(第4章)。商业模式的背后,涉及一系列制度安排。现有制度安排与政府直接供给服务模式相适应,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服务的发展;"互联网+"模式内在需要新型制度安排。从"互联网+医疗/教育"商业模式的叁个特征出发,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包括叁项,涉及市场准入、价格机制和外部性相关的权利安排(第5-7章)。1.市场准入管制。与传统模式相比,"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中多出了一个互联网平台。这在一般行业,如制造业、电子商务等,不会产生什么特殊问题;但在医疗、教育这样对准入高度管制的行业,尤其国内存在行业主管部门管制准入的时候,麻烦自然就出现了。中外皆同,只是程度有别。为规避管制,国外在线诊疗平台Teladoc在商业模式上采取了双层结构。国内医疗/教育服务准入管制则分为叁个层面:机构准入管制、医师/教师资格准入和互联网服务准入管制,可谓管制的"叁重门。"互联网+"商业模式直接受到这些管制的阻碍。当前主要问题在于,许多准入管制措施以部门规章形式存在,并无上位法支持,管制措施本身违法了《行政许可法》。最近两年,国务院一系列简政放权改革正在逐步解决这个问题。2.价格机制。"互联网+"商业模式下,虽然平台收益是对普通交易买方和卖方收费的总和,价格结构却很重要,存在最优价格结构。最优价格结构不仅依赖于平台各方的不同需求弹性,而且要考虑各方之间的交叉互补性,以保证各方都愿意通过平台交易。这些都要求平台在制定价格的时候具有高度灵活性。医疗/教育领域两个特殊因素使得平台定价问题复杂化了。一是特殊的需方融资制度安排。当前比较迫切的问题是互联网医疗如何与医保体系结合,在线教育短期内对需方融资制度的依赖并不迫切,然而长期来看终究是个问题。二是医疗/教育领域传统上存在严格的价格管制,这在我国医疗和教育领域已经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以药补医、过度医疗等。如果将价格管制延续到互联网医疗平台和教育平台,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垄断平台会寻求最优价格结构,导致平台对某一侧的收费可能低于竞争性市场水平,而对另一侧的收费高于竞争性市场水平,政府甚至不知道垄断价格是过高了还是过低了。对于互联网医疗和教育平台,反垄断和价格管制措施要更加慎重。3.外部性相关的权利安排:隐私权、知识产权和兼容标准等。(1)隐私权。平台能够通过价格结构设计大幅度降低医疗/教育服务本身的价格,源于利用医疗/教育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正外部性,而正外部性又是以信息形式存在的;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数据收集、处理能力也增大了隐私泄露的风险。问题难在如何权衡经济效率与隐私。就隐私权保护而言,当前需要建立健全的两项重要制度安排是个人信息分类管理制度和信息时效制度。(2)知识产权。教育视频放到网上,立即就涉及一系列知识产权问题;移动医疗APP作为软件享有着作权,而产品为可穿戴设备结合互联网服务的数字医疗公司则更依赖于专利权保护。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更加重要,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交互性特点、网络信息跨国界、海量信息也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难度。知识产权制度框架的核心是保护与合理使用之间的权衡。传统逻辑着眼于激励问题,认为创新需要付出大量努力且风险高,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虽然暂时造成了垄断,使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但也使创新者能够充分获得创新收益,事前看有助于促进研发投资。互联网时代,这样的逻辑正受到挑战。由于网络效应,某些长期的知识产权催生出的市场势力要比传统工业时代大得多,增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互联网+"新型商业模式可能以更好的方式解决创新外部性问题,借助最优价格结构同时实现开放与激励。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框架正在完善之中。(3)兼容性则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不同平台、机构、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二是平台服务结果与传统服务机构之间的互认,如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教育学分学历互认等。本报告分别在市场准入、价格机制、外部性相关的权利安排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汇总这些建议,最核心的部分其实还是政府自身的体制、机制、理念改革,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实现监管现代化,即从严控准入事前审批代替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为放宽准入、促进竞争和更好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放开市场准入,大的原则首先是落实《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只能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设定,部门规章不得新增行政许可;其次打破部门管制,通过立法机关立法放开医疗与教育的合理进入。改革中应注意制度之间的互补性。在政府直接提供医疗/教育服务的传统模式下,严控准入事前审批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事中事后监管,例如市场主体一些相关的权利安排没有充分发展出来,对隐私权、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往往通过行政控制实现;严控准入也导致了供方垄断,与之配套的是严格的价格管制。这些制度安排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增强。放宽市场准入之后,事中事后监管方式也要随之改变,但单纯提"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不准确,更准确地提法似乎是"优化"。价格管制部分的改革方向应该是逐步放开,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合理价格;即使需要政府介入,更好的方式也是利用需方融资制度安排如医保控费来实现。需要"加强"的部分,不仅仅是监管技术如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现在线实时监管,更重要的是清晰界定市场主体权利尤其是外部性相关的隐私权、知识产权等;同时促进信息披露,形成政府与社会多方监管的机制。以上是总报告的主要内容。本项目研究还包括四个分报告。分报告一使用春雨医生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平台的声誉机制,有下列主要发现。第一,医师所属医院级别或者地域分布等外部因素很难影响移动医疗平台医师声誉水平,而医师自身网络行为如缩短问诊反应时间或者提升问诊经验都能够显着的提升病患和同行的声誉评价。第二,更高的信誉可导致更高的业绩表现。第叁,消费者所给出的医师声誉与同行给出的声誉水平结果高度重合,受相关外部和内部条件影响和对业绩的影响较为相似。这些经验结果提示线上与线下诊疗服务可能有不同的商业模式。移动问诊平台上一般病患都为非急性病患者或(本文来源于《建立在医疗和教育领域推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制度环境》期刊2017-07-01)

常怡[4](2017)在《交换结构、声誉对互联网信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信任的研究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从互联网信任形成机制、到可量化的信任水平的测量、再到网络信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视角对此已有过相关的研究。本研究基于Cook等提出的网络交换结构、声誉与信任的理论模型,对应中国现实的互联网环境,运用实验法及访谈法将其进行具体的操作化,并加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交换结构越封闭,互联网信任越容易产生;第叁方评价越高,互联网信任水平越高;个体经历越积极,互联网信任也越高;综上两点可得出,声誉越高,互联网信任水平越高;在第叁方评价和个体经历组合的四种情况下,第叁方评价消极且个体经历积极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互联网信任要高于第叁方评价积极且个体经历消极条件下所产生的互联网信任。此外,声誉中的个体经历对交换结构和互联网信任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影响。个体经历积极的情况下,交换结构越封闭,互联网信任越高;个体经历消极的情况下,随着结构越来越封闭,互联网信任呈现倒U型趋势。(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04-01)

吴嘉华[5](2017)在《金融机构声誉安全事件舆情传播的社会网络结构测度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然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社会快速蓬勃发展,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也带来了些负面影响,金融突发网络事件频频出现,从而使得网络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e速贷”这一网络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搜集“e速贷”网络突发事件报道的信息传播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金融机构声誉安全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舆情传播进行研究,由此在数据和模型的支撑下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在现实意义方面,我们可以掌握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为解决网络突发事件提供对策及建议,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知识,采用文献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对“e速贷”网络突发事件进行研究。首先,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突发事件舆情演变阶段理论等进行了介绍。其次,基于“e速贷”这一网络突发事件,对“e速贷”网络突发事件的舆情演变进行阶段划分,随后对本次事件进行分阶段理论分析。再次,搜集相关的网络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数据,应用UCINET软件,进而对搜集的数据研究网络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的传播,分析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最后,提出关于金融机构声誉安全网络突发事件舆情传播引导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熊娜娜[6](2016)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江西省餐饮行业企业声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全国餐饮收入为32310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11.7%。餐饮收入突破3万亿元,进入新阶段。而江西省餐饮行业在全国餐饮行业中发展比较薄弱,因此,为加快江西省餐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江西省餐饮行业的企业声誉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家企业的声誉是一家企业的招牌及门面,而一家企业的声誉的好坏是影响该家企业成为品牌餐饮、百年餐饮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研究江西省餐饮行业的企业声誉,建立了江西省餐饮行业企业声誉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进一步构建餐饮行业企业声誉评价模型。江西省餐饮业乃至全国餐饮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科学的、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准确把握餐饮行业发展现状及它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各项措施,促进餐饮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本论文总结了当今学者对企业声誉评价内容,根据江西省餐饮行业业态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从叁级指标进行层面界定江西省餐饮行业企业声誉指标体系,分别是7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4个叁级指标,构建了一套关于餐饮行业企业声誉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拟定问卷进行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江西省餐饮行业企业声誉评价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一系列的拟合度的检验,再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一步步的修正,计算出每个影响因素的路径系数权重,在定量与定性分析想结合的分析思想下,建立了餐饮行业企业声誉评价指标评分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餐饮行业企业声誉评价模型,对餐饮行业声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更加方便的了解餐饮企业声誉的影响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16-06-30)

郑爱翔,周海炜[7](2016)在《工程咨询企业专业声誉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访谈、文献研究以及内容分析法进行专业声誉结构体系构建,利用SPSS和AMOS对两组样本共计312份问卷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声誉结构权重研究。结果显示:专业声誉模型属于典型的双主体结构模型,涵盖业主感知和同行感知两个评价结构,其中业主感知包括知名度感知、专业度感知和胜任度感知维度,同行感知包括知名度感知和专业度感知维度;业主感知和同行感知结构重要性总体相当,在权重上业主感知略胜于同行感知。(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6年03期)

李立雪[8](2016)在《基于声誉的风险投资辛迪加网络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散风险、获取资源、相互协作等多方面的考虑,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风险投资辛迪加网络的形成及网络特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风险投资家的声誉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深入分析风险投资家的声誉对辛迪加网络的形成以及网络结构的影响,有利于把握风险投资市场的运作规律,为风险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本文将风险投资家分为声誉好与声誉差两种类型,反映风险投资家在获取资源与信息以及投资经验等多方面能力的差异。通过构建两阶段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不同声誉的风险投资家在获得项目收益、利益分配比例、接受成本、邀请成本等方面的差异,当风险投资家的合作满足不同的条件时,能够达到的纳什均衡状态,以及最终形成的辛迪加网络结构类型。论文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仿真,探讨风险投资市场中风险投资家的声誉发生变化时,整个风险投资市场收益以及辛迪加网络结构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市场中声誉好的风险投资家比重的增加可以增加网络中的联合投资关系数,并能提高辛迪加网络的网络密度,同时提高整个投资市场的绩效,实现正向价值溢出。(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1-01)

陈艳莹,桑池军[9](2015)在《集体声誉、市场结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垄断规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区域农产品行业具有的集体声誉特点,通过考察质量和产量之间的权衡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探讨了区域农产品行业的最优市场结构,进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垄断合意性和规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消费者只能识别行业平均质量的情况下,垄断有可能是最优的市场结构,因此具有垄断势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存在是合意的;并且在产量规制、价格规制和补贴叁种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制政策中,产量规制的效果最好。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扩张和联合,扩大对其的反垄断豁免范围,并适当强化对垄断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量规制。(本文来源于《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期刊2015年03期)

张洁琼[10](2015)在《中关村民营企业民间融资的声誉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截至2013年底,我国民营企业达43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3%,创造了我国近60%的国民收入。民营企业社会贡献突出,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鼓励市场竞争等,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困于资金短缺的问题。大多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抵押物不足、财务制度不健全,很难从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正规金融市场上获得信贷支持。民间融资因不需要抵押担保、借贷手续灵活等优势,成为支撑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在民间借贷的资金融通中,企业的市场声誉发挥了非制度信任的作用,日渐成为债权人看重的因素。因此,了解企业在民间融资市场上的声誉结构有助于指导企业进行声誉管理,从而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中关村从最初的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实现了由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成功转型,因此,研究中关村模式对我国多数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民营企业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博弈论为起点,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企业声誉在民间金融中发挥了非制度信任的作用,在企业与潜在债权人的反复博弈中,市场声誉对企业的约束作用远大于正式契约。企业为了提高民间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能力,应当有意识的强化声誉管理。笔者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和访谈,以“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评价体系为基础,结合民间融资市场和中关村地区的特征稍做调整,设计出中关村民营企业民间融资的声誉结构调查问卷,而后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中关村地区民营企业民间融资的声誉结构,研究发现企业的规模实力、社会资源、研发创新叁个方面对企业民间融资能力产生特别重要的影响,最后就如何改善中关村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企业如何进行声誉管理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5-06-04)

声誉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考察了收购方聘用的独立财务顾问的声誉对目标资产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的过滤能力,并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收购方股权结构对独立财务顾问声誉与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财务顾问的声誉越高,其抑制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股权集中度越低,独立财务顾问声誉与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就越显着;无论股权制衡度是高还是低,独立财务顾问过滤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的效果都没有显着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声誉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朱沛华,惠国安.关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隐性激励——声誉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

[2].张琴,陈小林.自愿性业绩承诺风险、独立财务顾问声誉与收购方股权结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

[3].朱恒鹏,杜创,付明卫,王泽宇,高秋明.建立在医疗和教育领域推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制度环境分报告一:互联网平台与声誉机制——来自春雨医生的证据3变量结构和研究方法[C].建立在医疗和教育领域推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制度环境.2017

[4].常怡.交换结构、声誉对互联网信任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5].吴嘉华.金融机构声誉安全事件舆情传播的社会网络结构测度与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7

[6].熊娜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江西省餐饮行业企业声誉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

[7].郑爱翔,周海炜.工程咨询企业专业声誉结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6

[8].李立雪.基于声誉的风险投资辛迪加网络结构研究[D].东南大学.2016

[9].陈艳莹,桑池军.集体声誉、市场结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垄断规制[J].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2015

[10].张洁琼.中关村民营企业民间融资的声誉结构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标签:;  ;  ;  ;  

声誉结构论文-朱沛华,惠国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