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通风控制论文-南少伟

智能通风控制论文-南少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通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智能算法,机械通风,粮堆温度,预测

智能通风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南少伟[1](2019)在《基于智能算法的储粮通风过程温度场预测及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粮食的安全储藏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而机械通风是保持粮食品质和改善粮食储藏环境的一种重要技术,在我国粮食安全储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机械通风过程中,由于粮堆温度的不断变化而不能准确判断通风时机,致使通风能耗大,甚至造成粮堆结露等有害现象的发生。因此,对储粮机械通风过程温度场的准确预测与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储粮通风过程粮堆温度的变化及控制方法,采用智能算法建立储粮机械通风过程粮堆温度的预测模型,并提出定量化控制粮堆温度的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调研及文献查找,整理储粮机械通风过程影响粮堆温度的主要因素,即:外界大气温度、外界大气湿度、粮仓内空气温度、粮仓内空气湿度、通风口风速、通风口温度、通风口湿度,建立粮堆温度的评价指标;(2)为了更准确的反映粮堆温度的实际情况,将实验仓粮堆分层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粮堆各层最高温度的预测模型,并用实仓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同时,对叁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精度最高,拟合效果最佳,将其应用于粮堆温度的控制研究;(3)运用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对粮堆最高温度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分析,得到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即:粮仓内空气湿度、外界大气温度、通风口温度、粮仓内空气温度、通风口湿度、通风口风速、外界大气湿度,在粮仓机械通风过程中,可以依据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的不同,着重关注重要性值高的因素的变化,为把握最佳的机械通风时机,有效地提高通风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4)以基本条件一定的实仓为例,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易控制的因素,得出了通风口风速和通风口温度与粮堆最高温度之间的趋势关系,同时,采用图解法得出了粮堆最高温度达到低温条件的临界点集合,结果表明,在该临界点集合下方选择测试点,可实现对粮堆温度的控制,这为科学地储粮通风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栾王鹏[2](2019)在《矿井智能通风与实时监测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兰矿185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矿井智能通风与实时监测控制系统主要由矿井通风软件、基于物联网的矿井通风参数测定系统、百叶式自动风窗及其控制系统、抗火灾远程自动控制风门组成。在工作面布置了监控测点位置,并对百叶风窗和抗火灾远程自动控制风门位置以及大小进行分析,通过该系统实现了矿井的智能通风。(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王威[3](2019)在《智能粮库通风系统的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粮食既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对储粮进行合理地通风管理,是确保粮食品质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粮库依然采用的是机械式控制通风,这种通风方式可靠性差,工作效率低,有时会形成过渡不利的通风效果。本文以智能粮库通风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实现了粮情监控网络化与智能化控制。本文首先对系统整体架构做了规划与研究,设计了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应用效果良好。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国内智能粮库的发展研究,针对机械通风系统控制的不足,确立了智能粮库通风系统的控制研究。完成了粮情监测系统、通风控制主机、现场控制器及通风装置的硬件设计。(2)在系统控制与实现方面,为不破坏墙体的保温与承重性,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基础上,通过单线路实现通风窗的状态检测与控制,根据粮堆温度与湿度的耦合关系,确立了以PID控制风机通风时长的控制方式。(3)建立了库区基础网络结构,结合控制数据、命令流程,设计了符合Modbus协议的相关通风控制指令,采用软件生成命令校验码,有效提高了通风控制过程的安全性。本文设计的智能通风控制系统主要实现了:粮情监控、现场通风控制以及控制命令可靠传输。在粮库应用控制效果满足现场要求,充分说明该系统具备良好的控制性能。(本文来源于《上海电机学院》期刊2019-05-24)

张海尚[4](2018)在《地铁车站通风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节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铁运营中,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巨大。分析了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各主要能耗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节能潜力,阐述了通风空调的大系统和水系统的运行原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控制措施。根据实测数据,提高蒸发温度及降低冷凝温度,能提高主机能效、节约电能;通过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空调箱风机及回排风机变频也可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王坚,刘晓娜,孟引鹏[5](2018)在《基于大数据的隧道通风智能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具有改善路线状况、减少运行里程、节省土地资源等优势条件,是山区路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隧道呈现的是一种管状半封闭结构,其本身也存在诸多劣势条件,比如:空间受限严重、内部视线较差、空气不易流动、污染物排出困难等等,致使隧道中有害气体的浓度逐渐增加,车辆的持续通行,尾气的不断排放都会是造成隧道内空气质量低的主要原因,且以长隧道尤为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大数据处理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隧道通风智能控制系统,根据采集到的隧道内风速、风向、CO、VI的数据信息对隧道风机的开启、停止等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保证隧道通风系统各硬件设备协同工作。由本文提出的隧道风机自动控制系统解决了隧道通风设备滞后隧道环境变化工作机制,能够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实时、灵活地处理隧道中各种突发情况,从而改善隧道空气质量,提高隧道通行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25期)

王斌,刘遵利,王永宝,李治纬[6](2018)在《王楼煤矿通风智能决策与远程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文献分析,综述了煤矿智能决策与远程控制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以王楼煤矿为研究对象,建立通风智能决策与远程控制系统,基于Zigbee通风参数监控网络,实现压力、风速、温度的实时监测与传输,智能控制矿井单叶式自动风窗、百叶式自动风窗、抗火灾自动风门,实现矿井智能化通风,对王楼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张小菊[7](2018)在《通风空调系统智能控制的发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催促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空调的出现正是伴随着人们在健康或者生产方面的需要,很多建筑在建过程中就安装预设有通风以及空气调节设备。然而这其中又由于空调系统结构布局的特殊性以及其管理方面比较滞后和人们在对其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空调系统的防火问题。因此,在空调控制系统的通风防火特点的认识上做进一步提高,以及增强和加大空调控制系统的防火措施力度也成为当务之急。文章着眼于通风空调系统智能控制的发展与应用问题展开讨论,结合相关问题思考进行讨论,提出参考,希望借阅者能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8年09期)

郑奕[8](2018)在《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风水联动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集成闭式系统分析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通过引入风水联动智能控制系统,同时对风系统及水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2018年01期)

杨清宪[9](2017)在《智能通风柜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实验安全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通风柜是化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实验设备,与实验安全息息相关,其作用是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难闻、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有害气体从室内抽离。目前,常用的通风柜只能按照固定风量排风,其安全性低,且功能单一、不便使用。为提高其安全性、方便实验人员使用,因此设计了一种智能通风柜控制系统。本系统由通风柜控制端和远程监控平台组成。通风柜控制端包括嵌入式计算机(树莓派)、测量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和人机交互子系统。测量子系统由人体感应传感器、测距传感器和转速测量模块组成,完成各项工作参数的测量;控制子系统由视窗电机、排风机、报警模块和LED灯条组成,执行各项功能;人机交互子系统由液晶触摸屏和摄像头组成,实现人机交互;树莓派协调各子系统工作,并通过网络与远程监控平台进行数据交互。远程监控平台采用HBuilder开发工具和PHP语言进行开发,并选用MySQL数据库存储数据。本系统具有视窗自动升降、罩面风速控制、系统参数显示、报警、持续排风、图片采集以及远程监控等功能。其中,罩面风速控制和远程监控功能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也是通风柜智能化控制的体现。系统根据视窗开启高度实时调节通风柜排风量,进而维持罩面风速的稳定。系统使用晶闸管控制排风机转速,进而调节排风量,并应用PID算法加快调节过程、提高系统稳定性。远程监控功能是系统的重要创新点。实验人员通过浏览器登录远程监控平台后,能够对通风柜进行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开发完成后,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各项功能正常,且运行稳定。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能、扩展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有效地改变了现有通风柜功能单一、安全性差的现状。(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期刊2017-04-20)

丛今跃,高明亮,丁晨,滕达[10](2016)在《智能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地下车库CO气体浓度的自动检测和自动调节,同时还可以对地下车库温度进行检测。该系统是基于单片机设计的,并通过RS-485总线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传输,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大大提高楼宇的智能化水平。(本文来源于《科技广场》期刊2016年09期)

智能通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马兰矿185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矿井智能通风与实时监测控制系统主要由矿井通风软件、基于物联网的矿井通风参数测定系统、百叶式自动风窗及其控制系统、抗火灾远程自动控制风门组成。在工作面布置了监控测点位置,并对百叶风窗和抗火灾远程自动控制风门位置以及大小进行分析,通过该系统实现了矿井的智能通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通风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南少伟.基于智能算法的储粮通风过程温度场预测及控制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9

[2].栾王鹏.矿井智能通风与实时监测控制系统[J].山东煤炭科技.2019

[3].王威.智能粮库通风系统的控制研究[D].上海电机学院.2019

[4].张海尚.地铁车站通风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的节能[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

[5].王坚,刘晓娜,孟引鹏.基于大数据的隧道通风智能控制系统[J].科技风.2018

[6].王斌,刘遵利,王永宝,李治纬.王楼煤矿通风智能决策与远程控制系统研究[J].煤炭技术.2018

[7].张小菊.通风空调系统智能控制的发展与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

[8].郑奕.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风水联动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

[9].杨清宪.智能通风柜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理工大学.2017

[10].丛今跃,高明亮,丁晨,滕达.智能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的设计[J].科技广场.2016

标签:;  ;  ;  ;  

智能通风控制论文-南少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