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值耗散理论论文-刘彤瑶

租值耗散理论论文-刘彤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租值耗散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生薪酬,规制,租值耗散

租值耗散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彤瑶[1](2018)在《医生薪酬规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与其他市场相比,医疗服务市场改革相对滞后。医疗服务市场是影响全民生活的特殊市场,如果单纯的运用市场机制,患者获得信息、服务的成本会增加,无法通过拥有的信息准确判断医生行为,得到优质的诊疗质量。这种情况下,医疗服务市场中医生占有主导权,患者只能够选择接受或者拒绝治疗。因此,政府被认为是控制医疗服务市场的重要机构,价格规制被认为是控制医疗费用和医生行为的重要手段。在医疗体制改革改革过程中,对医生的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重新进行了衡量与制定。但是,人力资本价值的衡量标准、价格水平的制定、薪酬结构、激励机制等方面依旧存在问题。合理的医生薪酬水平一方面可以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人力资本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医疗服务市场健康运行,减少医疗服务市场中医生逐利、诊疗消极的情况发生,提升医生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因此,医生薪酬是医疗服务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医疗服务市场的风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我国公立医院医生薪酬规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章以租值消散理论为基础,利用产权理论和价格规制理论,对公立医院医生诊疗行为扭曲,患者就诊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界定概念,理论基础,基本框架,基本方法;第叁章,主要阐述国内医生薪酬规制实施的背景和医生薪酬制度的实施状况;第四章,结合产权经济学理论得出:由于薪酬水平和结构不合理,形成了租值耗散,医生和患者为了攫取财富才出现以上问题的结论;第五章,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医生薪酬水平和结构,一般经验;第六章,从价格规制角度、激励与约束角度提出治理方案。为推进医生薪酬规制改革,缓解医疗服务市场医患关系紧张,避免医生诊疗过程行为扭曲提供参考依据。文章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方法、产权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对比法。创新点是: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租值耗散理论与产权理论,分析医生薪酬由于规制所形成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激励机制模型提出改进的方案。(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建伟,李树生[2](2015)在《信贷配给、中小企业融资、影子银行的发展——基于租值耗散理论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信贷配给会使部分财富溢入公共领域形成租值并被耗散,引致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程度或者信贷配给的均衡利率水平取决于信贷配给所带来的边际租值耗散和边际交易费用节约的权衡。要缓解信贷配给程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规范发展影子银行是一条有效途径。影子银行不但可以打破传统银行对信贷市场的垄断,而且降低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所耗费的交易成本,起到了缓解信贷配给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5年08期)

徐海成,贾锐宁,白鹏锐[3](2014)在《租值耗散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在收费公路行业应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租值耗散理论的发展轨迹及核心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租值耗散理论已有的应用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评析,分析和借鉴该理论在准公共物品、政府管制、产权残缺3个方面的应用优势。采取逆向思维的研究方法,以收费公路行业的经济特性为导向,论证租值耗散理论应用于收费公路行业相关问题研究的可行性,得出租值耗散理论在收费公路研究领域具有理想的应用前景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娄懿[4](2013)在《基于租值耗散理论对当前药品零差价模式实施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文以租值耗散理论为主导,结合价格规制与产权理论,借助租值耗散理论模型具体分析药品零差价模式实施的本质,总结其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隐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上述问题对策,为推进医药分开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了解国内外实行医药分开的策略与效果;综合运用观察法、分析综合法和系统分析法,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当前药品零差价模式推行的背景、现状及主要问题,运用租值耗散理论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对策。研究结果:1.我国现行的医药分开改革与医药分业的内涵存在较大差距,改革重点只停留在医药分开的经济层面。2.根据租值耗散理论模型分析得出:医疗卫生市场长期的行政垄断化导致的体制不清、产权不明,使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发生租值耗散现象,医务人员易诱发“道德风险”,即药品零差价模式推行实施以来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3.根据价格规制理论分析得出:药品零差价模式作为现阶段改革过程中政府规制手段之一,短期内对控制药品价格有一定作用,但长远来看效果不会显着。4.根据产权理论分析得出:由于医疗卫生领域的特殊性与专业性,使医、患、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以其独特的“公益性的私人品”性质,需在市场化的同时,加强政府监管与调控。研究结论:零差价模式实施后所产生的问题,其实质是政府垄断下医药卫生市场遗留的弊端。改革芳不涉及包括医疗机构产权在内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出于良好意图的政策与措施最终仍会显效不明。目前医药分开改革的配套机制尚不健全,只有得到各方医改参与主体的支持、配合与监督,医药分开改革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翁舟杰[5](2012)在《“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的经济分析——西方租值耗散理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分析诊疗服务定价制度与"看病难、看病贵"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诊疗服务的非市场化定价会导致诊疗服务产权界定的不完全,从而使部分租值置入公共领域,市场各参与主体会采用非价格机制和隐性价格机制以攫取公共领域的租值。非价格机制(排队机制)导致租值的纯粹耗散并造成"看病难",而隐性价格机制(包括"开大处方"和"收红包")导致租值分割并造成"看病贵"。(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12年10期)

翁舟杰,曲斌[6](2010)在《一个解读金融约束论的新视角——基于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史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金融政策主要经历了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约束叁个阶段。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建立起了以金融抑制为特征的金融制度,导致金融发展停滞不前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这被着名学者麦金农和肖称为"金融抑制"。上世纪70年代初,麦金农和肖系统地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论,由此掀起了金融自由化改革浪潮,但其结果与理论描述相去甚远。在此背景下,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于1996年提出了"金融约束论"。金融约束论的实际运行表明其相关政策建议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本文来源于《投资研究》期刊2010年04期)

杨骞[7](2009)在《行政垄断租值耗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租值耗散的视角研究行政垄断的效率问题,可以发现,行政手段替代价格机制配置资源导致了企业竞争性寻租与低效运营、行业职工高收入与主管部门的非正常开支,即行政垄断会带来租值耗散。行政垄断租值耗散的程度取决于寻租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间的关系,二者相等时租值停止耗散。行政垄断特权的界定不明是造成租值耗散的根本原因。本文以中国电信行业为例,对行政垄断租值耗散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政手段替代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必然导致租值耗散,政府如果能够减少行政干预,将有利于价格机制的正常发挥,从而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来源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殷孟波,翁舟杰,梁丹[8](2008)在《解读中小企业贷款难理论谜团的新框架——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梳理了国内中小企业贷款难理论,并把这些理论归纳为银行市场结构论、所有制歧视(摩擦)论、企业规模歧视论和外环境缺陷论。虽然这些理论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小企业贷款难,但大多不够全面又相互割裂,这似乎是一个理论谜团。对此,文章站在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分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新框架,并在这一框架下重新解读国内中小企业贷款难理论,分析发现,这些理论大多可以由新框架导出。(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2008年05期)

殷孟波,翁舟杰[9](2006)在《租值耗散理论与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是活跃市场的重要力量,在近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中,中小企业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之一,但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却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并长期困扰中小企业良性发展的难题。在我国这样一个资本稀缺的经济中,一方面银行体系存在着大量的存差资金并逐年扩大(2005年末达9.22万亿元),大量过剩资金以超额准备的形式沉淀于中央银行或投资于利率较低的货币市场;另一方(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动态》期刊2006年07期)

租值耗散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信贷配给会使部分财富溢入公共领域形成租值并被耗散,引致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程度或者信贷配给的均衡利率水平取决于信贷配给所带来的边际租值耗散和边际交易费用节约的权衡。要缓解信贷配给程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规范发展影子银行是一条有效途径。影子银行不但可以打破传统银行对信贷市场的垄断,而且降低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所耗费的交易成本,起到了缓解信贷配给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租值耗散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刘彤瑶.医生薪酬规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8

[2].李建伟,李树生.信贷配给、中小企业融资、影子银行的发展——基于租值耗散理论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

[3].徐海成,贾锐宁,白鹏锐.租值耗散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在收费公路行业应用展望[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4].娄懿.基于租值耗散理论对当前药品零差价模式实施的问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5].翁舟杰.“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的经济分析——西方租值耗散理论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2

[6].翁舟杰,曲斌.一个解读金融约束论的新视角——基于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理论[J].投资研究.2010

[7].杨骞.行政垄断租值耗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

[8].殷孟波,翁舟杰,梁丹.解读中小企业贷款难理论谜团的新框架——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视角[J].金融研究.2008

[9].殷孟波,翁舟杰.租值耗散理论与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6

标签:;  ;  ;  ;  

租值耗散理论论文-刘彤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