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余韵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余韵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带来了有利条件。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开始逐渐向调控一体化模式转变,对于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调控一体化进行了概述,然后指出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再次介绍了调控一体化的设计方案,最后论述了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网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电网管理模式相比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有利于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显著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质量,从而最大化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因此,加强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控一体化概述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管理模式,主要是对区域电网调度和变电监控进行一体化管理。将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与运行维护操控技术进行充分结合可以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和监控。应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调控一体化分工明确,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衔接和配合效果要更好。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因为传统电网管理模式的中心是电网调度和监控工作,工作内容复杂,而且分工不明确,导致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造成电网调度工作的效率长期无法提高,而且还导致了人力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我国电网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内部的结构体系也日常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电力企业更加重视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更加突出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作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以传统电网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它充分吸收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点,强化了分工,加强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力度,所以在管理效率和质量上要比传统电网管理模式更具有优势,更能促进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作用

1.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管理人员通过智能化的电网调控一体化设备可以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全面了解和监控,通过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的各项参数可以准确判断出电力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而且还有利于管理人员采用科学的方案解决电力故障。总之,通过应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全面了解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控,从而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加强对电网的高效管理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将设备运行管理和调度运行管理两种管理形式进行充分结合,能够减少电网运行管理中的重复环节,简化电网调度的操作流程,更加有利于管理人员对电网的高效管理。

3.提升电网的整体技术水平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主要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调控一体化模式可以显著提升电网调控的智能化水平,促进电网系统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调控一体化技术会增加电网系统中智能化设备的数量,从而提升电网的整体技术水平。

四、调控一体化设计方案

1.硬件平台的设计

调控一体化设计应该满足电网调度和监控的共同需求。在建设调控一体化系统硬件平台的时候,可以应用服务群计算技术来满足电网调度和监控的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调整硬件框架,并且加强对多余硬件的配置。通过硬件平台建设可以知道,调控一体化系统对电力调度和系统监控的管理是通过分层和分区的方式进行的,能极大提升调度和监控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硬件平台的前置服务器采用的同样是一体化配置,可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2.软件平台的设计

软件平台是调控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关键所在,是调控一体化的核心。应该加强软件平台的统一性,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集中管理和控制。软件平台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度和监控一体化图模库;第二,一体化图形服务;第三,一体化数据服务;第四,报表服务等。通过软件平台可以灵活控制电网调度工作,实现适应调度、运维操作和灵活控制三级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在实际的电网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模块化设计还能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开放性。

五、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1.在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流上的应用

调控一体化在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流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前置服务器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对站点端传送的遥控信息进行有效处理,还能将处理之后的信息转换为软报文。通常情况下,调控一体化系统中的主站服务器可以与人工工作线进行连接,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种数据信息,即使是不同的业务需求也可以进行集中控制。技术人员要确保电力自动化管理信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整合、分析相关信息并分层显示。如果应用的是人机控制方式,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第一层显示的虚拟信号来对下一层的原始信息进行分析,并对信号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处理。调控一体化在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流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改善电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在设备建模层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电力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全新电力设备的引进和改造促进了二次设备描述模型的应用。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中,无法对新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这就更加体现出应用二次描述模型的重要性。技术人员需要应用建模技术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备进行有效分析,应该将建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设备层;第二,间隔层;第三,站控层。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分析过程主要在设备层中进行,因为设备分析过程有两次,所以设备层又进一步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现阶段,一次设备模型的技术水平已经处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二次设备模型则只能通过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来对其进行完善,这是因为二次设备模型主要是应用在装置信号点以及关联测试点中。

3.在人机展示层中的应用

调控一体化在人机展示层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电力系统需要操控电力信息的分层和显示等方面,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这项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传统的人机信息展示模式已经逐渐落后,工作效率已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将调控一体化应用到人机展示层中可以显著改善传统模式的缺陷,加强的信息的整合监控力度,可以确保电力系统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有效性,加强电力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协调。

六、结束语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关系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电力的质量和供电效率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传统电网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电力日益增长的形势,将调控一体化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可以整个电力系统的多种功能,确保电力传输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是电力行业未来的主要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崔健,胡怀伟,侯俊山.调控一体化模式在供电企业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2,(1).

[2]孙东明.浅谈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123.

[3]赵慧杰,罗新晓,王鹏程.基于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24):156.

[4]魏亚莉.浅谈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05):15-17.

[5]李红蕾,戚伟,陈昌伟.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陕西电力,2010,(5):90-93.

[6]王天一,汤泉.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管理观察,2015,(18):57-58+61.

标签:;  ;  ;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余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