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树论文-胡乔林,彭伟,陈新,苏金树

转发树论文-胡乔林,彭伟,陈新,苏金树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发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域间路由,瞬时失效,多转发树,多路径

转发树论文文献综述

胡乔林,彭伟,陈新,苏金树[1](2012)在《MFT~2-BGP:基于多转发树的无中断域间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BGP通过触发全局、反应式收敛应对链路或节点失效引起的拓扑变化,然而BGP协议收敛时间长、收敛过程中的瞬时失效严重降低了数据平面转发性能,难以支持关键业务流量.该文提出了容忍失效的MFT2-BGP,通过利用路径标识符以较低的消息开销构造符合BGP策略的多转发树,使得每个AS获得多样性路径,当出现瞬时失效时,在不改变协议动态性的情况下,允许节点动态切换报文转发路径以实现无中断报文转发,通过嵌入"失效根源信息"以降低收敛时间,抑制瞬时失效以降低路由系统的扰动.通过在Internet-like拓扑上的大量实验表明,在链路失效场景中与其它协议相比,MFT2-BGP能有效改善收敛时间,降低转发中断时间,改善路由系统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李军,赵恒讲[2](2009)在《基于大规模网络环境下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应用层组播思想,对比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应用层组播协议,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大规模网络环境下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的构造策略,重点研究了转发树的构造与重构。(本文来源于《烟台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李钟辉[3](2009)在《基于COPS的PIM-SM多播转发树切换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PIM-SM多播路由协议现有的多播转发树切换策略及其配置方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OPS协议的PIM-SM多播转发树切换策略模型。该模型中引入了COPS协议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从而实现了切换策略的集中管理与配置。同时,通过对多播转发树及其相关特性的深入研究,设计出两种具体的切换策略实例。在对该模型的模拟和测试中,对实验所获取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基于COPS的切换策略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所提出的两种切换策略可以有效地改善网络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9年06期)

曾锃[4](2009)在《一种适用于视频会议的ALM转发树构造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应用的迅猛发展,组播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视频会议等。视频会议系统是对时延敏感且带宽有限的,这就要求在应用层组播中对每个参与节点都是带宽公平的,以保证参与者接收到的音视频流的质量,即在应用层组播的共享路径中的多个媒体流需要公平的分配带宽。而目前的转发树构造算法虽然满足保证对时延的要求,但却不能保证组播内部带宽公平。因此论文提出了基于带宽公平的转发树构造方法。基于带宽公平的转发树构造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相比带宽较低的节点,带宽高的节点应该承载更多的媒体流,并转发至更多的节点。在Bandfair-Tree算法中,路径构造都是先从带宽最高的开始,按照承载最多的媒体流,最短的时延的顺序进行的。初始化时,每个节点只有自己的媒体流。在N个树还未完成前,算法进行多次迭代来寻找合适的连接。每次迭代过程中,节点选择那些具有最高未使用上传带宽的节点,并在这些已选节点集合中,再进一步选择出满足时延条件且可用连接带宽最大的有效连接,从以上连接中选择最短时延的连接。下一步,将该连接添加至树中。然后,根据每个连接最大可用带宽分配并根据增加的后续共享连接进行调整。仿真测试可以看到,采用基于Prim-MST的转发树构造方法,节点接收到的数据速率有很大差异,带宽分配是不公平的,而采用基于带宽公平的转发树构造方法带宽分配公平。影响视频会议的两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时延和带宽,为了将应用层组播更好的应用于视频会议中,可以通过会议成员周期性的向其它探测,获得端到端的时延以及某个转发路径的可获得带宽。为了同时满足时延和带宽的条件,更有效的构造转发树,构造转发树的过程分为两步:首先采用贪婪算法构造特定源的树,满足时延要求;第二步利用带宽公平的方法进行优化,也就是利用还有富余带宽的成员为可用带宽很少的成员转发媒体流。(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恽姿,田畅[5](2009)在《基于遗传算法的MIL-STD-188-220c标准最佳转发树的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MIL-STD-188-220C标准的路由协议多目的地址最佳转发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收敛快,寻路成功率高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军事通信技术》期刊2009年01期)

高山,林予松,王宗敏[6](2008)在《应用层组播转发树节点选择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层组播解决了网络层组播难于部署的问题,但是效率不及网络层组播。针对如何构建一棵高效的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最小路径延迟、基于最大链路带宽、基于最近网络拓扑叁种父母节点选择策略对转发树通信效率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在约束节点度前提下,不同的网络规模中,基于最小路径延迟方法生成树的平均延迟、平均加入时间最小,更适合于延迟敏感型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8年11期)

高山,林予松,王宗敏[7](2008)在《应用层组播转发树构造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层组播解决了网络层组播难于部署的问题,但是效率不及网络层组播。本文针对如何构建一棵高效的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的问题,基于MixCast通信模型,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的,采用基于最近网络拓扑节点选择策略的转发树生成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采用这种策略构造的转发树的平均延迟、平均加入时间等主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能更多的考虑实际网络状况,提高数据转发效率。(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8年03期)

高山[8](2007)在《应用层组播转发树节点选择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大规模一对多流媒体数据分发业务具有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应用层组播技术在大规模流媒体直播中的应用成为互联网重要的研究热点,在研究人员已提出的应用层组播解决方案中,组播节点的维护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而节点如何选择父母节点是其中一个关键过程。本文目的就是研究各节点加入组播树时如何选择最优父母节点的问题,提出新的节点选择算法,并与其它两种常用的选择策略进行对比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应用层组播协议中选择最优父母节点的不同方法,并对已有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如何构建一棵高效的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的问题,基于MixCast通信模型,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的、采用基于最近网络拓扑节点选择策略的转发树生成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采用这种策略构造的转发树的平均延迟、平均加入时间等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能更多的考虑实际网络状况,提高数据转发效率。本文将目前研究人员提出的各种应用层组播协议中,选择父母节点的方法概括为叁种:基于最小路径延迟、基于最大链路带宽、基于最近网络拓扑。不同的节点选择策略,会对整个转发树的通信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上叁种父母节点选择策略对转发树通信效率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在约束节点出度前提下,不同的网络规模中,基于最小路径延迟方法生成树的平均延迟、平均加入时间最小,更适合于延迟敏感型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7-05-01)

李志伟[9](2006)在《应用层组播转发树重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一对多、多对多通信的需求使得IP组播和基于端系统的应用层组播成为了网络研究的热点课题。IP组播目前面临许多问题,影响了其在Internet上的部署,而应用层组播虽然易于部署,但端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了转发树的不稳定。因此,在应用层组播中,转发树的重构就尤为重要。目前针对转发树的重构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前向式,另一种是后向式。由于前向式重构是在父节点失效前预先计算备用节点,减少了重构时间,因而能更好的提高转发树的可靠性。 针对转发树的重构问题,本文进行了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工作是对现有的几种前向式重构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表明,PCP算法在寻找备用节点的开销方面小于ROT算法,但是找到的备用节点的延迟特性不如ROT算法。相对而言,ROT算法更适合于转发树结构相对固定的应用场合。第二部分工作,在对上述几种前向式重构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重构算法—PLA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在“链路预留”思想的基础上,考虑了链路延迟约束。本文将该算法同其它前向式重构算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均加入开销与备份链路延迟这对矛盾中,PLA算法作了比较合适的调和。同PCP算法相比较,PLA算法虽然在平均加入开销上有所增加,但是重构的组播树的备用链路延迟降低了;同ROT算法相比较,虽然PLA算法的备份链路延迟不如ROT算法,但是PLA算法的平均加入开销耗费的较少。研究表明,PLA算法更适合于在节点相对不稳定的Internet中部署,尤其是那些既考虑通信质量又要求连接开销的应用场合,譬如网络电视,BT下载以及大规模流媒体的实时应用等。(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6-05-01)

符飞雄[10](2006)在《基于数据转发树的P2P网络搜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型(Client/Server: C/S)是现代互联网应用的核心。结构的简练和高效使其成为Internet的主流,现有应用也多以此为基础。但随着网络应用规模的快速扩展,该模型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其中服务瓶颈问题尤为突出。分布式计算是有望解决服务瓶颈问题的候选技术之一。对等计算(Peer-to-Peer Computing:P2P)是分布式计算技术一种实现方式,它不需要服务器,直接在对等节点之间实现交互。由于无集中控制点,可有效避免客户/服务器模型的服务瓶颈问题。对等计算技术及其应用也正日益成为整个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由于对等计算没有C/S中服务器那样的中心控制节点,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消息路由和资源发现,是该技术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以“泛洪”路由算法为代表的第一代对等搜索,因为搜索请求的传递缺乏全局导向性,很容易形成“环路”,严重浪费网络资源,因此难以大规模应用。以分布式Hash表路由算法为代表的第二代对等计算搜索,不仅对结构的严整性要求过于苛刻,而且不能有效实现语义查询,同样限制了它的应用领域。本文所提出了基于数据转发树的P2P搜索模型。它是在结合了网络的Small-World理论和应用层组播策略的基础上,先在最低层对所有节点实现集群划分,保证所划分的集群具有网络的聚集效应,然后再递归向上构建一个虚拟覆盖网。最后由虚拟覆盖网的数据转发树来实现搜索请求的传递,这种搜索方式不会形成环路,而且搜索效率很高,适合大规模部署,这为P2P应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它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6-04-25)

转发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应用层组播思想,对比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应用层组播协议,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大规模网络环境下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的构造策略,重点研究了转发树的构造与重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发树论文参考文献

[1].胡乔林,彭伟,陈新,苏金树.MFT~2-BGP:基于多转发树的无中断域间路由协议[J].计算机学报.2012

[2].李军,赵恒讲.基于大规模网络环境下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9

[3].李钟辉.基于COPS的PIM-SM多播转发树切换策略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

[4].曾锃.一种适用于视频会议的ALM转发树构造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9

[5].恽姿,田畅.基于遗传算法的MIL-STD-188-220c标准最佳转发树的构造[J].军事通信技术.2009

[6].高山,林予松,王宗敏.应用层组播转发树节点选择策略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

[7].高山,林予松,王宗敏.应用层组播转发树构造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

[8].高山.应用层组播转发树节点选择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7

[9].李志伟.应用层组播转发树重构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6

[10].符飞雄.基于数据转发树的P2P网络搜索研究[D].重庆大学.2006

标签:;  ;  ;  ;  

转发树论文-胡乔林,彭伟,陈新,苏金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