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固定论文-刘秋杰

定向固定论文-刘秋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定向固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皮微创手术,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开放手术

定向固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秋杰[1](2019)在《微创经皮定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定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开放组和微创组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通过传统开放疗法及微创疗法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矢状面Cobb's角和病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间隙高度间的差异。结果微创组相比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较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短,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天腰部疼痛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相比于开放组,微创组VAS及ODI评分更低(P<0.05);患者术后一年矢状面Cobb's角、病椎椎体前缘高度和椎间隙高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均有效纠正了后凸畸形,但两组间手术前后矢状面Cobb's角、病椎椎体前缘高度和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定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可明显减小对组织的创伤,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经皮微创的方法在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方面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王永明[2](2019)在《YHJ-500C 型激光指向仪定向过程中固定装置与定向方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YHJ-500C 型激光指向仪在屯兰煤矿12501工作面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定向操作繁琐、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指向仪固定装置,并基于归化放样原理设计了高效地定向方法。经应用表明:改进后的设备与方法将原本平均放样时间1 h降低至20 min,并且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可以满足掘进施工需要。(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9年03期)

高浩峰[3](2018)在《海洋微生物酯酶的定向进化及固定化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酯酶(Esterase,EC3.1.1.1)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中,是一种能够催化各种酯键形成和断开的一类酶。由于其催化的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单一、能耗小、不需要辅酶和产物易分离纯化等特点,在食品、化工、环保、能源以及医药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由于其生存环境极端,大部分资源都未曾开发,且基因类型与普通环境中的微生物有很大区别,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本研究对400余株实验室保藏的不同种属海洋菌,进行筛选、克隆,得到高活性的新型低温酯酶基因,对其酶学性质、酶动力学等方面进行测定。结合分子模拟与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酯酶基因进行两轮分子进化改良,获得活性进一步提高的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蛋白的酶学性质、酶动力学进行测定,为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将改良后的酯酶使用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花技术固定化,考察合成Y193G-Fe_3(PO_4)_2杂化纳米花的最佳条件,观察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纳米花结构,测定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花的相关性质,大大提高了酶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能力。同时Y193G-Fe_3(PO_4)_2杂化纳米花表现出与游离酶相近的催化活性,打破了传统固定化技术易使酶活受损的局限,为酯酶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从实验室保藏的不同种属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出29株可以水解叁丁酸甘油酯的菌株,经复筛后,确定其中一株海洋菌催化活性最高,经16S rRNA分子鉴定,该海洋菌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ZS825),将该菌株送交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编号是AB2017124。对其中的酯酶基因Lip克隆表达,得到一种新型低温酯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8.5,在0℃的环境下能够保持40%的相对活性,特异性底物为对硝基苯乙酸酯,进化分析表明它属于酯酶家族Ⅳ。酶动力学分析K_m值为0.643 mM~(-1),K_(cat)值为9.8S~(-1),催化效率为K_(cat)/K_m为15.25 S~(-1)·mM~(-1)。为了提高Lip的催化能力,本研究建立了基于T7噬菌体裂解,96孔板高通量酶活筛选系统,采用易错PCR建立随机突变文库,对突变文库中20000余株突变子进行筛选,获得有益突变株V29A/Y193C,通过对该突变株进行酶动力学分析,得知其K_m为0.363 mM~(-1),K_(cat)值为25.8S~(-1)催化效率K_(cat)/K_m为71.08 S~(-1)·mM~(-1)。相比较野生型,突变体V29A/Y193C的K_m值下降了43.5%,底物亲和力提高,K_(cat)上升了2.6倍,K_(cat)/K_m催化效率提高了4.7倍。为研究易错PCR获得的有益突变体中两个突变位点与酶蛋白功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建立单突变株V29A和Y193C对两个突变位点进行单独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V29A的K_m值和K_(cat)/K_m值都跟野生型相差无几;而突变体Y193C K_m值为0.304 mM~(-1),比野生型下降了52.7%,K_(cat)值为26.1S~(-1),比野生型提高了2.7倍,K_(cat)/K_m值为85.87 S~(-1)·mM~(-1),催化效率提高了5.6倍。研究结果表明了第29位氨基酸的突变株酶的活性几乎没有变化,关键突变点位在第193位氨基酸。在确定193位氨基酸与酶蛋白催化功能直接相关的基础上,针对193位氨基酸设计饱和突变,将193位氨基酸分别突变为其他18种氨基酸,经筛选最终获得有益活性突变体Y193G,K_m达到0.311mM~(-1),K_(cat)值达到32.4 S~(-1),催化效率K_(cat)/K_m达到104.2S~(-1)·mM~(-1)。相比较野生型,其K_m值下降了51.6%,K_(cat)提高了3.3倍,K_(cat)/K_m催化效率提高了6.8倍,活性得到更一步提高。经过二轮突变后,获得高活性突变株Y193G,为提高Y193G的应用价值,通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花固定技术,利用FeSO_4溶液和酯酶Y193G制备Y193G-Fe_3(PO_4)_2杂化纳米花。通过对纳米花制备条件的考察,最终确定制备的最佳酶浓度为0.05mg/mL,最佳FeSO_4浓度为1.2mM。对Y193G-Fe_3(PO_4)_2杂化纳米花的酶学性质进行考察,纳米花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8.5。固定化酶动力学分析表明,酶蛋白经过固定化后,K_m由0.311 mM~(-1)升高到0.526 mM~(-1),固定化后底物亲和力有所下降,而K_(cat)提高到58.3 S~(-1),最终催化活性与固定化之前游离酶相比无太大差异。对Y193G-Fe_3(PO_4)_2杂化纳米花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Y193G-Fe_3(PO_4)_2杂化纳米花在50~70℃水浴处理3小时后,都能够保留80%以上的相对活性,而90℃中处理3小时后,能够保留55%左右的相对活性,热稳定性大大提高;Y193G-Fe_3(PO_4)_2杂化纳米花在pH为4的酸性环境下处理过夜,能够保留超过60%的相对活性,在pH为10的碱性环境下处理过夜,能够保留90%的相对活性,而对照组游离酶在酸性环境处理后完全失活,在pH为10的碱性环境中也仅保留70%左右相对活性,说明酶经过固定化后pH耐受大幅提高。考察Y193G-Fe_3(PO_4)_2杂化纳米花循环使用效果,测定结果显示前6次均能维持80%以上的相对活性,循环使用9次后能保留30%的相对活性,说明Y193G-Fe_3(PO_4)_2杂化纳米花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能力。利用Y193G-Fe_3(PO_4)_2杂化纳米花,以香叶醇与乙酸对硝基苯酯为反应底物,合成乙酸香叶酯。用GC-MS进行分析,反应混合物反应12小时后,香叶醇的转化率达到82%,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刁剑雄[4](2018)在《基于蛋白表面相互作用的AChE定向固定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已成为大众广泛关注的话题。酶生物传感器(Enzymatic Biosensors,EBS)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能在线检测等优点,能够弥补传统实验室技术的不足,满足现场操作监测的需求,已在环境监测、食品检验等方面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并成为有机污染物快速检测重要发展趋势。目前,酶生物传感器设计及开发的主要问题在于解决酶蛋白分子固定在载体上的方式及固定化方法。针对传统酶固定化方法中存在的酶活性损失高的缺陷,本研究将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具有通用性的基于酶蛋白表面结构的定向固定化方法,并且阐明了定向固定化AChE的分子机制及机理,为酶的定向固定化研究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具体阐述如下:一、定向固定化AChE设计。以酶蛋白叁维晶体结构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构建完整的AChE叁维分子模型。采用MOLCAD's multi-channel方法,发现6个AChE蛋白表面潜在固定化位点,并基于蛋白表面结构的疏水性、电性、氢键供体/受体及凹陷结构分布等特征,确定Site1作为AChE定向固定化结合位点。基于Site1和AChE活性中心结构数据,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来自ZINC小分子数据库的54159个有机小分子进行虚拟筛选。经过叁个步骤的筛查,最终获得共计13个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功能性固定化小分子配基,依次为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R)-橙皮素、(S)-橙皮素、(R)-柚皮素、(S)-柚皮素、槲皮素、花旗松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氟吡汀、阿托品、莨菪碱。二、功能性固定化小分子配基与AChE相互作用研究。为了验证筛选出的功能性固定化小分子配基与AChE结合能力及结合方式,采用荧光光谱方法,对小分子配基与AChE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功能性固定化小分子均能与AChE相互结合,其结合强度由高至低依次为NAR>HES>QUE>>EPG,TAX>CAT,EPI,FLU>GLI>>ATR,HYO。同时,酶活性测定实验确认了所有功能性固定化小分子配基与AChE的结合不会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叁、AChE定向固定化酶制备、表征及稳定性研究。选用NAR、CAT、GLL叁种功能性固定化小分子配基,以氨基磁性纳米颗粒为基础载体,设计、制备、表征叁种定向固定化AChE,并采用酶活性测试方法对定向固定化AChE的pH稳定性、温度稳定性、重复使用性进行全面的考察。结果显示,与游离态酶和传统方法固定化酶相比,定向固定化AChE在多项性能上均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在酶活性保留(均大于90%)和固定化稳定性方面提升显着(pH稳定性最大提升约70%,温度稳定性最大提升约130%)。此研究不但获得了定向固定化AChE的稳定性实验数据,同时也验证了本文设计开发的定向固定化方法的正确性。四、定向固定化AChE机理研究。为了全面阐明定向固定化AChE机制,明确影响定向固定AChE稳定性的要素,本研究采用多种分子模拟手段(分子动力学、加速分子动力学),对定向固定化过程中功能性固定化小分子配基与AChE的结合方式、结合稳定性及结合过程中构象的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大量多次的分子动力学-加速分子动力学模拟、轨迹分析、构象对比,揭示出AChE酶蛋白与功能性固定化小分子配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并确认了功能性固定化小分子配基与AChE定向固定结合时,不但不会影响酶蛋白分子的正常结构及催化功能,而且对酶蛋白结构具有潜在的稳定性提升能力。最终,定向固定化AChE的分子作用机制及机理得以全面的阐释。(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玉成,程品晶,陈维军,许亚萍,李建龙[5](2017)在《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两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分析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使用热塑体模和负压真空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治疗肺癌患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并比较两种摆位的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浙江省肿瘤医院121例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热塑体模组(A组)43例,真空负压垫组(B组)78例。在每次治疗之前使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进行扫描,再进行手动配准得出患者左右(X轴)、上下(Y轴)、前后(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大小,并记录其摆位时间。结果:A组和B组X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6 0.09/0.25 0.11 cm,(P<0.05),在Y轴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27 0.13/0.25 0.15 cm,(P>0.05),在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9 0.13/0.26 0.12 cm,(P<0.05),A组和B组平均摆位时间分别为57.66 s/58.09 s,(P>0.05)。结论:在X轴和Z轴方向上A组优于B组,在Y轴方向上无明显差异,A组摆位时间低于B组。在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肺癌患者时在不考虑患者年龄、心肺功能时热塑体模无疑是最好的固定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7年12期)

于雪莲[6](2017)在《定向固定化TEVp及其可视化酶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蚀斑病毒蛋白酶(Tobacco etch virus protease,TEVp)具有识别序列专一性高和酶切效率高的优点,常用于融合蛋白标签去除。为了提高TEVp的使用效率,本研究中,我们构建、表达和纯化了TEVp和其它融合蛋白,其N端融合纤维素结合模块(Cellulose-binding module,CBM)能将TEVp和4种彩虹蛋白固定于再生多空纤维素(Regenerated amorphous cellulose,RAC),分析了游离态和固定化TEVp的性质,并可视化检测固定化TEVp柱上酶切融合蛋白,获得以下结果:1.构建融合蛋白酶及其酶切融合底物:构建的TEVp的N端和C端分别含有CBM标签和组氨酸标签,同法构建失活突变体TEVpC151A的融合蛋白。选取4种彩虹蛋白即祖母绿绿色荧光蛋白(EmGFP)、樱桃红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含有Fe-S簇的棕色玉米西罗叶绿叁酸铁螯合酶(maize sirohydrochlorin ferrochelatase,ZmSF)和红色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分别在其上游融合表达CBM,在标签和靶蛋白之间,加一个TEVp酶切序列,为提高切割效率,在CBM和VHb加两个酶切序列。另外以GST融合的大肠杆菌二氨基丙酸氨解酶(E.coli diaminopropionate ammonia-lyase,eDAL)和玉米丝氨酸消旋酶(maize serine racemase,ZmSR)为TEVp的底物。2.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所有融合蛋白均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融合表达,诱导条件是28°C,12 h。收菌破碎后,Ni-NTA纯化融合TEVp,分别利用RAC吸附融合TEVp及其酶切底物融合蛋白。3.游离态和固定化TEVp的性质分析:SDS-PAGE检测表明,经不同亲和介质纯化的TEVp都含有一定的杂质蛋白,每克RAC可吸附约220mg CBM-TEVp-H6。动力学分析表明,固定化TEVp的催化常数低于游离态蛋白酶。游离态TEVp在4°C保存10 d后,酶活降低了约60%,而固定化TEVp经相同条件贮存后酶活仅降低了约22%,约2.1%的融合TEVp从RAC解离。固定化TEVp重复使用5次之后酶活性依然能达到约初始酶活的40%。4.不同条件下固定化TEVp柱上酶切融合EmGFP的效率分析:以含有CBM标签的EmGFP作为底物,探究固定化TEVp柱上酶切最适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融合底物与固定化蛋白酶以30:1的浓度比例在35°C下反应3小时酶切反应已达到平稳期。5.可视化观察固定化TEVp柱上酶切融合蛋白导致彩虹蛋白从RAC解离的效果。从RAC介质颜色判断,除EmGFP外,其余3种彩虹蛋白能有效从RAC解离,这种观察结果进一步得到SDS-PAGE分析验证。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RAC能有效固定TEVp和其它含有CBM标签的融合蛋白,固定化提高了TEVp的稳定性,并且固定化酶可重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固定化后酶活性稍有降低的不足;柱上酶切释放彩虹蛋白易于快速简单检测酶切效果。由于RAC廉价且吸附能力强,固定化TEVp可作为一种移除融合标签的有效工具;不同颜色的彩虹蛋白系统可用于分析其它亲和标签和其它序列专一性蛋白酶的切割效率。(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王静,曾凯竹,李倩,赵新锋,郑晓晖[7](2017)在《基于聚合物刷的功能蛋白质定向固定化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正文:固定化蛋白质对于生物催化、蛋白质组学、临床诊断以及亲和色谱等蛋白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步骤则是蛋白质的固定化过程,针对现有功能蛋白质固定化过程存在键合容量低的问题,拟采用聚合物刷修饰的固体材料基质,实现功能蛋白质的高容量固定化。血管紧张素II受体I型受体(angiotensin II receptor type I, AT1)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级家族成员之一,与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和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类疾病密切相关[3,4]。以上述功能蛋白质为例,(本文来源于《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5-19)

陈小利[8](2017)在《脂肪酶Lip906的定向进化及固定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酶(lipase,EC3.1.1.3)是一类能够特异性催化水解叁酰甘油的酶,在微生物以及动植物中广泛存在,但来源于微生物的脂肪酶由于其活性及稳定性达不到工业生产的需求而限制其应用,因此诸多蛋白改造技术应运而生。实室前期通过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筛选得到的一个全长906bp的新型脂肪酶基因,将其命名为Lip906。由于其热稳定性达不到工业生产的需求,本研究通过易错PCR技术对其分子结构进行改造,通过酶的固定化提高其热稳定性。通过易错PCR技术构建突变文库,最终筛选得到酶活提高的突变脂肪酶Lip5-D,其发生了两个碱基突变,一个为同义突变:G831A;一个为错义突变:A155G,对应的氨基酸改变为Q52R。突变酶Lip5-D的酶活提高4倍,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7.5;突变酶Lip5-D在65°C以下保温2h仍能保持70%左右的相对酶活,在不同pH(3~10)保温2h后仍能保持60%左右的相对酶活,其温度稳定性与pH稳定性都有所提高,表明利用易错PCR技术对酶的分子结构进行改造是可行的。游离酶对外界环境敏感、反应过程不好控制且游离酶不能循环回收利用,本文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对突变酶Lip5-D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壳聚糖对突变酶Lip5-D游离酶的固定化效果最佳,酶活回收率能达到92%。其最适反应温度为63℃,最适反应pH仍为7.5;固定化后的突变酶在70°C热处理2h后仍保持65%左右的酶活;在不同pH(3~10)保温2h后仍能保持80%左右的酶活,其热稳定性与pH稳定性明显升高;固定化后的酶在4℃和室温储存20天后,残余酶活分别为95.5%、75.7%;存储稳定性显着提高,但是其仅能循环操作6到8次,且固定化后的酶对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溶剂的耐受性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期刊2017-04-01)

李晓东,李冠军,王琳,步振英,刘镜[9](2017)在《经皮微创定向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定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52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经皮组(n=28)和传统开放组(n=24)。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临床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结果术后微创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开放组有2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有渗液,后经反复换药,3~4周后愈合。2组病例均无术后神经损伤及螺钉置入失败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2组患者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等术后较术前均有显着的恢复(P<0.05),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VAS评分,ODI指数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2组间微创经皮组较传统开放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均显着减少,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佳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7年06期)

叶晓愚,周忠亮,张全明[10](2016)在《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结合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脊柱侧弯叁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单侧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一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年,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为国内脊柱内固定术后康复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诊疗规范。本文首次引进香港成熟的生物力学手段,以改进影像参数后的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用于神经调节,结合补偿角度下的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用于患肢矫正,个体化治疗1例脊柱侧弯叁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单侧梨状肌退变性疼痛。此为国内文献首例成功报告,为国家紧缺技术"康复回社区"提供探索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6年36期)

定向固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YHJ-500C 型激光指向仪在屯兰煤矿12501工作面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定向操作繁琐、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指向仪固定装置,并基于归化放样原理设计了高效地定向方法。经应用表明:改进后的设备与方法将原本平均放样时间1 h降低至20 min,并且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可以满足掘进施工需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向固定论文参考文献

[1].刘秋杰.微创经皮定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

[2].王永明.YHJ-500C型激光指向仪定向过程中固定装置与定向方法的改进[J].机械管理开发.2019

[3].高浩峰.海洋微生物酯酶的定向进化及固定化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8

[4].刁剑雄.基于蛋白表面相互作用的AChE定向固定化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5].李玉成,程品晶,陈维军,许亚萍,李建龙.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两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的比较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7

[6].于雪莲.定向固定化TEVp及其可视化酶切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

[7].王静,曾凯竹,李倩,赵新锋,郑晓晖.基于聚合物刷的功能蛋白质定向固定化方法的建立[C].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2017

[8].陈小利.脂肪酶Lip906的定向进化及固定化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7

[9].李晓东,李冠军,王琳,步振英,刘镜.经皮微创定向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河北医药.2017

[10].叶晓愚,周忠亮,张全明.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结合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脊柱侧弯叁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单侧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全科医学.2016

标签:;  ;  ;  ;  

定向固定论文-刘秋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