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熔体论文-潘登,孙昭艳

高分子熔体论文-潘登,孙昭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分子熔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间密度关联,高分子玻璃前体,分子动力学模拟

高分子熔体论文文献综述

潘登,孙昭艳[1](2018)在《高分子熔体的空间密度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以不同链结构的高分子熔体为对象,研究了高分子熔体的空间密度关联.链节的局域结构性质通过Voronoi分割方法得到.结果表明,链端链节的平均局域体积更大,运动能力也更强;不同构造及链不同部位链节的局域体积大小具有统一的分布规律,表明在链节尺度上,熔体具有相似的无定形结构.通过局域体积来划分疏堆积和密堆积链节,2种链节均倾向于形成团簇.疏堆积链节形成的团簇更大,并且团簇大小的温度依赖性也更显着.模拟结果表明疏堆积链节的空间关联更强.(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王妍妍[2](2018)在《纳米粒子/高分子熔体在非平衡态下的集聚和分散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中,均匀分布高度有序的纳米粒子能显着增强材料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能,在多个科研领域都有广泛地研究和应用。众所周知,纳米粒子在高分子熔体中的集聚和分散一定与高分子单体间相互作用(P-P)、高分子-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N-P)、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N-N)这叁者有着密切关系。我们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叁组不同相互作用下的纳米粒子/线性高分子熔体中纳米粒子的集聚分散行为。这叁组相互作用分别为:P-P吸引/N-P排斥/N-N排斥、P-P吸引/N-P吸引/N-N排斥、P-P排斥/N-P吸引/N-N排斥。在P-P吸引/N-P排斥/N-N排斥作用下,增加纳米粒子和高分子单体间相互作用强度?_(np),高分子熔体中纳米粒子的结构由“球状”集聚转变为“线性”集聚,然而没有出现良好的分散。在P-P吸引/N-P吸引/N-N排斥作用下,增加相互作用强度?_(np)可以使得纳米粒子出现集聚到分散的转变;较高相互作用强度下还会出现桥接相。在P-P排斥/N-P吸引/N-N排斥作用下,相互作用强度较低时纳米粒子直接表现良好的分散性;增强相互作用强度至适中时纳米粒子就开始表现为桥接相。这一讨论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增加纳米粒子在高分子熔体中的均匀分布具有参考价值。非平衡态(剪切场)能够影响纳米粒子的在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中的集聚分散,另外环形高分子与线性高分子不同的拓扑结构,对纳米粒子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对非平衡态下纳米粒子在线性/环形高分子熔体中的集聚分散行为的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结果表明,在线性高分子熔体中,剪切场确实能够减缓纳米粒子的集聚,但仍无法实现纳米粒子集聚-分散的转变。而在环形高分子熔体中,施加剪切场能使原本集聚的纳米粒子趋于分散,证明剪切场有效提高纳米粒子的分散程度,扩大纳米粒子分散所需的吸附能区间。通过对比两种高分子链在剪切场下的构型变化,我们发现环形高分子因为其特殊的拓扑结构,在剪切场下形成不规则的环状可以将纳米粒子包围住。较多高分子单体的包围能够阻止其他纳米粒子的靠近,从而有效地促进纳米粒子由完全集聚到部分分散的转变。这一研究结果为得到均匀分布、高度有序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一些思路。(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8-06-03)

卢宇源,阮永金,安立佳,王十庆,王振纲[3](2017)在《高分子熔体的缠结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链缠结的表征及其在流场下的演化是近年来缠结高分子流体流变学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焦点。本工作中,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表征静态和大形变条件下长链高分子熔体缠结演化的原始路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快速启动剪切可抑制缠结点的更新速率,即抑制CCR效应,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剪切抑制解缠结效应增强;(2)如果考虑CCR效应,而忽略剪切抑制解缠结效应,在应力过冲点前,高分子链的缠结点几乎全部被更新,而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原始缠结点;(3)在缠结演化过程中,不能忽略多链效应;(4)在快速启动剪切停止后,高分子链并不会立即(τ_R内)完全回缩,缠结点演化速率恢复到平衡状态的演化速率所需的时间大于8τ_R。进一步地,剪切抑制解缠结效应还可以帮助我们定性上理解,阶跃形变后,宏观流动的特征时间与约化松弛模量的重迭时间τ_k为什么远大于τ_R,以及长链高分子浓溶液为何出现拉伸增稠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期刊2017-10-10)

贾祥蒙,钱虎军,吕中元[4](2017)在《温度对高分子熔体/单链纳米粒子复合物界面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单链交联纳米粒子(SCNP)有独特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目前关于交联球内部的结构、交联球与熔体链的界面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对界面动力学性质的影响仍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我们发展并利用reverse mapping方法,从粗粒化模型出发成功重建了体系的原子细节,进而利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复合物中的界面结构及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SCNP中的苯环倾向于沿着链骨架平行排列,导致在SCNP内部形成明显的层状结构,同时交联键也经历了由"松"到"紧"的转变,最终导致SCNP发生了由"软"球到"硬"球的转变。由于交联键的存在,低温下SCNP的内部出现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并最终被外围高分子熔体链所占据。此外,降温过程中SCNP的硬化以及低温下SCNP与熔体链的相互穿插使得SCNP与熔体链在界面处的协同运动性增加,同时也暗示着这类复合材料玻璃态的力学性能会得到加强。(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期刊2017-10-10)

李舒嘉,钱虎军,吕中元[5](2017)在《纳米棒在高分子熔体中的扩散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纳米尺度粒子分散在高分子中是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的重要手段,同时所形成的高分子纳米复合物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与理论研究价值。对纳米粒子动力学的研究,是研究纳米复合物性能的重要部分。我们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单个硬纳米棒(对应于金属纳米棒)在高分子熔体中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非缠结体系中,直径为聚合物单体尺寸的超细纳米棒的运动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而变慢;而在缠结聚合物中,该超细纳米棒的扩散不受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当纳米棒的直径增大后,纳米棒的扩散行为对聚合物的分子量产生了弱的依赖性。我们的模拟结果首次在模拟上观察到de Gennes对超细棒的理论预测,并定性解释了实验上报道的超细纳米棒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弱依赖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期刊2017-10-10)

姚普,冯禄坤,郭洪霞[6](2017)在《长线形和支化高分子熔体的平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熔体模拟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如何准备平衡态的高分子熔体。缠结线形高分子的最长松弛时间为解缠结时间,随链长快速增加。在支化高分子熔体中,由于支化点的存在,高分子臂不能像线形链一样,进行蛇形移动,而只能以臂回缩的方式进行松弛。相比于线形链,最大松弛时间会更长,得到平衡熔体更为困难。因此寻找一种能够较快平衡长链和支化链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平衡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搭建短星形链和线形链,并平衡短链。第二步,由短链接成长线形链和支化链,随机放置在盒子中。第叁步,用以局域密度涨落为判据的MonteCarlo方法,将体系跑到近平衡。再在force-capped-WCA势函数下,跑到平衡态。高分子熔体平衡的判据为,链内均方距离收敛到平台值,局域密度涨落收敛到统计误差内。(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期刊2017-10-10)

邓真渝[7](2017)在《钠米颗粒在环形高分子熔体中的集聚—分散转变及复杂囊泡在剪切流场中的动力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粒子/高分子复合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力学性质而在许多科研和技术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一般地,纳米粒子在高分子中的分散性好坏会很大程度决定材料的性能。人们做了一系列研究来实现纳米粒子分散最优化,常用的方法为纳米粒子表面嫁接高分子以及改变高分子和纳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强度。环形高分子的特殊的拓扑结构,使其具有很多不同于线形高分子的性质。对环形高分子熔体中纳米粒子行为的研究,可能会发现新的有趣现象。第二章中,我们发现,改变环形高分子的刚性,可以实现纳米粒子/环形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纳米粒子由集聚-分散的转变,完全不同于线形高分子熔体中纳米粒子由各向同性的球形集聚转变为线形集聚。这是由于半刚性环形高分子熔体中,纳米粒子间的平均有效作用势势能随刚性增加由短程吸引变成了排斥,且纳米粒子周围环形高分子单体浓度较高。而对纳米粒子周围环形高分子的研究,我们发现环形柔性链为径向分布,而半刚性环形刚性链却由于拓扑性质包裹在纳米粒子周围。半刚性环形高分子覆盖在纳米粒子周围使得其它纳米粒子被屏蔽在外,促成了纳米粒子的分散。这一发现为我们改善纳米粒子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囊泡在流场中的动力学行为由于和许多生物过程密切相关,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干净的单个囊泡在剪切流场中存在叁种运动方式:翻滚、摇摆与坦克踩。真实的囊泡表面往往装饰了如多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有些细胞表面还带有鞭毛。此外,囊泡与囊泡间静电、碰撞等复杂的相互作用也能影响囊泡的动力学行为。这些复杂囊泡在剪切流场中可能出现新的运动方式,对其的深入研究能加深我们对某些复杂的生物过程的理解。第叁章,我们研究了二维囊泡膜表面嫁接高分子或者小囊泡后在剪切流场中的动力学行为,发现囊泡除了那叁种经典运动方式外,在嫁接链或小囊泡尺寸最够大时,在较高剪切率下还出现了由坦克踩向平移运动方式的转变。此外,嫁接点的位置以及嫁接小囊泡的数目都会对新运动方式的出现产生影响。单个囊泡在剪切流场中的运动方式可以用于描述稀相囊泡悬浊液中囊泡的行为。而半稀相或非稀相囊泡悬浊液中囊泡彼此间存在相互作用(如碰撞、吸引),运动方式更加复杂,而对于这类囊泡在流场中的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很少。第四章模拟了两个相互吸引的叁维囊泡在剪切流场中的动力学行为。发现弹性囊泡存在四种不同的运动运动方式:结合的翻滚,结合的摇摆,碰撞/转动混合,以及分离的坦克踩。其运动方式是由剪切流场同囊泡之间的吸引的竞争结果决定的。而对于很难形变的刚性囊泡,其运动方式则相对简单。第五章,我们探讨了不同形状纳米盘在球壳表面的自组装行为。发现只有在球壳弹性适中时,纳米盘才能在球壳表面形成稳定有序的自组装结构。而对于不同形状和不同数目的纳米盘,最终形成的自组装结构也会有不同。之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长度和数目的纳米棒在球壳表面的自组装行为。发现纳米棒除了可以形成丰富的自组装结构,还能调控球壳形变为球形、曲边叁角体形、椭球形、类似枕头形或者无规则形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4-01)

钱虎军,陈弢,吕中元[8](2016)在《交联软纳米粒子在高分子熔体中的非高斯扩散》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纳米粒子掺杂是实现高分子材料性能优化的常见手段[1]。因此,理解此类复合体系中各类纳米粒子的加入对复合物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及规律至关重要。前期的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硬核型(接枝)无机粒子的加入往往会降低熔体高分子链的扩散能力而导致复合物熔体粘度的增加[2]。与之不同,在熔体中加入单链交联软纳米粒子[3]或树枝状分子[4]却会大幅降低熔体粘度。为了解释此类粘度下降现象,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模拟[5],结果表明:在此类体系中软纳米粒子的可变形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形变能力赋予了纳米粒子与熔体间良好相互结合能力,体现出了典型的液/液界面特性,这与无机粒子体系中的固/液界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种良好的界面结合能力和软纳米粒子固有的表面形变能力为界面处的熔体链段带来了明显的界面加速效应。并且随着纳米粒子的快速扩散,熔体链与纳米粒子发生多次碰撞,在多次碰撞及局部加速的协同作用下,熔体链的松弛将得到多级加速,最终导致熔体链的松弛不仅存在明显的加速效应而且加速效果随着链长的增加而逐级放大。而在此类复合体系中,纳米粒子的运动也是近年来大家所关心的重点[6]。首先,布朗运动中的高斯假设是否有必要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实验上需要寻找一类扩散及其分布直接可测的特殊体系[7]来进行验证。而我们基于前期关于纳米粒子对熔体链动力学影响机制的研究,继续对体系中纳米粒子本身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分析纳米粒子在具有不同聚合度熔体中的扩散行为及分布,发现:(a)就纳米粒子的扩散系数而言,我们获得了与理论[8]以及刘军等人的早期模拟[9]一致的结果,即纳米粒子的扩散系数只在短链体系中存在链长依赖性,而在长链体系中其扩散系数不随熔体链长的变化而变化;(b)更为重要的是,纳米粒子的扩散分布在短链体系中完全符合高斯分布特征,而在缠结体系中却体现出明显的非高斯行为。通过仔细对比我们发现,纳米粒子的扩散行为强烈依赖于回转半径和粒子半径相当的熔体链节的运动,前者的扩散系数及非高斯性大小和后者所具有的值基本相当;(c)此外,由于熔体链对纳米粒子运动的影响,纳米粒子的扩散在一定时间尺度上表现出了强烈的non-Markovian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6年软物质理论计算与模拟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8-25)

李文文[9](2016)在《成型加工流场中黏弹性高分子熔体的流变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硬件以及有限元方法的发展和成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为模拟黏弹性高分子流体在成型加工流场中的复杂流变行为提供了方便。高分子材料的流变性能是影响制品质量与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成型加工过程中高分子流体的流变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现如今,在高分子流变学领域,有些实验因难以满足条件给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数值模拟的方法既简便又可以获得实验无法获取的结果,为研究者进一步探究流变学特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本文选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高分子成型加工流场中黏弹性高分子熔体的流变响应。本文主要选用DCPP和S-MDCPP两种本构模型预测了聚乙烯熔体在不同加工流场中(方柱绕流流场、平面收缩膨胀流场)的复杂流变行为,还对聚乙烯熔体的挤出胀大行为进行了数值研究。使用DCPP模型时的计算结果是用商业化软件Polyflow来计算的,使用S-MDCPP模型的预测结果是采用我们自己的程序计算的。为了保证数值计算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文中采用了离散的弹性-黏性应力分裂技术(DEVSS)/迎风流线(SU)法来解决黏弹性流动分析中的对流占优问题,同时引入了改进的有限增量微积分(FIC)法来提高计算过程的稳定性,从而实现了等低阶插值单元对速度-压力-应力变量进行求解。方柱绕流流道和收缩膨胀流道是高分子成型加工中较为常见的流道,而挤出胀大问题是高分子挤出加工中常见的现象。将两种本构模型预测的黏弹性高分子熔体的速度、压力、应力及主链拉伸情况等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不同加工流场中熔体的流变特性,同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另外,还讨论了Weissenberg数及S-MDCPP模型中的本构参数(q、r及?)对黏弹性流体流变响应的影响。基于高分子熔体挤出胀大的模拟结果,还得到了应力和主链拉伸在挤出自由面上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预测的结果吻合较好,并且与实验结果吻合也较好。说明两种模型均可以较好地描述黏弹性高分子的复杂流变行为,但S-MDCPP模型方程简单,变量少,更能节省计算时间。另外,计算得到的压力和应力未出现虚假震荡现象,说明本文采用的等低阶单元插值的算法是稳定的。(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6-04-10)

汤九洲,张兴华,蒋滢,严大东,陈征宇[10](2015)在《刚柔两嵌段高分子熔体在平均场近似下的热力学相图》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洽平均场理论是高分子凝聚态物理中重要理论方法,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类高分子体系的热力学平衡态结构和相变现象,作为成功的应用之一,人们利用自洽场方法深入研究了嵌段共聚物的微观相分离的机制,理解并预测了诸多自组装结构。过去的工作大多是建立在高斯链模型的基础之上,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柔性高分子链,在一定长度尺度之上,高斯链是描述高分子的简单而优雅的理想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高分子体系微观相分离的大部分物理机制,并且对于解析或数值求解自洽场会带来很大的便利。于此相对,蠕虫链模型作为一种非理想链模型,能够很好的表征高分子链段的刚性效应,这对于生物大分子,带电高分子等体系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由于蠕虫链模型引入了空间取向的变量,使得基于蠕虫链模型的自洽场数值十分困难,极大地限制了蠕虫链的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最近,我们探索发展出一套高效稳定的求解蠕虫链自洽场方程的数值算法,作为这套算法的应用,我们研究并计算得到了在叁维空间下刚柔两嵌段共聚物熔体在平均场近似下的热力学相图并重点研究了由于链构像的不对称性引入的显着的堆积失措(packing frustration)效应对于各相稳定性的影响。我们系统地给出了在不同的链段刚柔比下的包含有层状相,六角柱状相,双连通相,体心立方相和A15球状相的相图。研究发现,柱状相结构始终在相图中占有较大的稳定区域,随着刚柔比的增大,A15球状相的相区逐渐扩大,而双连通相的相区逐渐消失。我们希望目前的工作能够加深对于刚柔两嵌段的相行为的认识,同时为今后蠕虫链模型更广泛的应用扫清障碍。(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 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期刊2015-10-17)

高分子熔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中,均匀分布高度有序的纳米粒子能显着增强材料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能,在多个科研领域都有广泛地研究和应用。众所周知,纳米粒子在高分子熔体中的集聚和分散一定与高分子单体间相互作用(P-P)、高分子-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N-P)、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N-N)这叁者有着密切关系。我们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叁组不同相互作用下的纳米粒子/线性高分子熔体中纳米粒子的集聚分散行为。这叁组相互作用分别为:P-P吸引/N-P排斥/N-N排斥、P-P吸引/N-P吸引/N-N排斥、P-P排斥/N-P吸引/N-N排斥。在P-P吸引/N-P排斥/N-N排斥作用下,增加纳米粒子和高分子单体间相互作用强度?_(np),高分子熔体中纳米粒子的结构由“球状”集聚转变为“线性”集聚,然而没有出现良好的分散。在P-P吸引/N-P吸引/N-N排斥作用下,增加相互作用强度?_(np)可以使得纳米粒子出现集聚到分散的转变;较高相互作用强度下还会出现桥接相。在P-P排斥/N-P吸引/N-N排斥作用下,相互作用强度较低时纳米粒子直接表现良好的分散性;增强相互作用强度至适中时纳米粒子就开始表现为桥接相。这一讨论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增加纳米粒子在高分子熔体中的均匀分布具有参考价值。非平衡态(剪切场)能够影响纳米粒子的在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中的集聚分散,另外环形高分子与线性高分子不同的拓扑结构,对纳米粒子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对非平衡态下纳米粒子在线性/环形高分子熔体中的集聚分散行为的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结果表明,在线性高分子熔体中,剪切场确实能够减缓纳米粒子的集聚,但仍无法实现纳米粒子集聚-分散的转变。而在环形高分子熔体中,施加剪切场能使原本集聚的纳米粒子趋于分散,证明剪切场有效提高纳米粒子的分散程度,扩大纳米粒子分散所需的吸附能区间。通过对比两种高分子链在剪切场下的构型变化,我们发现环形高分子因为其特殊的拓扑结构,在剪切场下形成不规则的环状可以将纳米粒子包围住。较多高分子单体的包围能够阻止其他纳米粒子的靠近,从而有效地促进纳米粒子由完全集聚到部分分散的转变。这一研究结果为得到均匀分布、高度有序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一些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分子熔体论文参考文献

[1].潘登,孙昭艳.高分子熔体的空间密度关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2].王妍妍.纳米粒子/高分子熔体在非平衡态下的集聚和分散行为[D].温州大学.2018

[3].卢宇源,阮永金,安立佳,王十庆,王振纲.高分子熔体的缠结演化[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2017

[4].贾祥蒙,钱虎军,吕中元.温度对高分子熔体/单链纳米粒子复合物界面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影响[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2017

[5].李舒嘉,钱虎军,吕中元.纳米棒在高分子熔体中的扩散动力学[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2017

[6].姚普,冯禄坤,郭洪霞.长线形和支化高分子熔体的平衡方法[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2017

[7].邓真渝.钠米颗粒在环形高分子熔体中的集聚—分散转变及复杂囊泡在剪切流场中的动力学行为[D].浙江大学.2017

[8].钱虎军,陈弢,吕中元.交联软纳米粒子在高分子熔体中的非高斯扩散[C].中国化学会2016年软物质理论计算与模拟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9].李文文.成型加工流场中黏弹性高分子熔体的流变响应分析[D].青岛科技大学.2016

[10].汤九洲,张兴华,蒋滢,严大东,陈征宇.刚柔两嵌段高分子熔体在平均场近似下的热力学相图[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2015

标签:;  ;  ;  

高分子熔体论文-潘登,孙昭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