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生理基础论文-梁爽

抗病生理基础论文-梁爽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病生理基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杂色鲍,杂种优势,低温,病原菌

抗病生理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梁爽[1](2017)在《杂色鲍杂交种耐低温和抗病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优1号”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是以杂色鲍台湾群体为母本,杂色鲍日本群体为父本的杂交鲍新品种,相比亲本具有高水平的抗性杂种优势,表现出高于亲本的越冬养殖存活率。目前,该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杂色鲍冬季暴发性死亡的问题。然而,对其高存活率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尚缺乏较为深入的了解。为了在鲍的育种生产中更科学、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理论,也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贝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本文结合生理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针对鲍越冬养殖存活率相关的耐低温和抗病两方面的特性,对杂色鲍“东优1号”群体(DY),及其亲本群体杂色鲍台湾群体(TW),杂色鲍日本群体(JP)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主要工作如下:(1)杂色鲍3群体的耐低温能力评价1,研究了 DY、JP和TW叁个群体在越冬养殖环境下,及急性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情况。发现越冬养殖后,DY、JP和TW的存活率分别为95.56、93.56和 37.56%;DY、JP 和 TW 的 12h-LT50分别为 3.10、3.34 和 4.15℃,24h-LT50分别为5.70、5.69和6.58℃,DY在低温胁迫下表现出存活率的杂种优势。2,研究了低温胁迫下鲍的心率变化规律,以鲍心率随温度下降的阿伦尼乌斯曲线斜率(ADR),和鲍心率近似为0时的理论温度(AZT),作为评价鲍耐低温的心率指标。研究发现,DY、JP和TW的ADR分别为9.00、9.78和10.07,AZT分别为-13.52、-10.67和-9.53℃,DY在ADR和AZT指标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表明DY在低温下心率变化更为稳定,耐受极限低温的能力更强。3,测定了短期(7天)低温胁迫过程中,杂色鲍3群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以及反映其细胞膜流动性的脂肪酸组成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DY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都小于亲本,说明其呼吸代谢作用受低温影响较小;DY的7d脂肪酸不饱和度(270.72%)显着高于TW亲本(232.63%),表现出中亲杂种优势,预示其细胞膜的功能受低温的影响相对较小。4,使用熵值法和隶属函数法,结合以上指标,建立了鲍耐低温综合评价体系,以综合满意度代表鲍的综合耐低温能力。经计算,DY,JP和TW的综合满意度值分别为0.834,0.627和0.252,符合3群体的耐低温表型,说明该评价体系准确可靠,DY在综合耐低温能力上优于亲本群体。(2)杂色鲍3群体的免疫能力评价1,经7天的致病菌浸泡胁迫,DY、JP和TW的存活率分别为93.33、84.44和36.67%,DY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2,研究了病原菌胁迫过程中,杂色鲍3群体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总血细胞数(THC),吞噬活力,呼吸爆发和酚氧化酶(PO)活力的变化,发现DY在攻毒后的THC减少率(-8.26%)小于亲本群体JP(-15.12%)和TW(-24.48%),吞噬活性及呼吸爆发增加率(70.69%和163.50%)则高于亲本群体JP(28.00%和146.32%)和TW(-2.86%和106.26%),DY的PO活力增加率则低于双亲。说明DY的抗病杂种优势,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更为高效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3,计算得出杂色鲍3群体DY、JP和TW的抗病综合满意度分别为0.777、0.707和0.087,DY表现出综合免疫能力上的杂种优势。(3)“东优1号”杂色鲍杂种优势的转录组学解析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和比较了杂色鲍3群体在低温胁迫和病原菌胁迫过程中的转录本变化,结果如下:1,低温胁迫下DY的整体基因表达模式更偏向JP,而与TW差异较大;低温胁迫下的3个时间点(0h,6h和7d)分别鉴定到2186、688和574个在DY中非加性表达的基因(NAG,在杂交子中表达水平不同于双亲中值的基因),其中超显性表达的基因占据了最大的类群;对显性基因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类基因包括与鲍耐低温相关的脂质代谢、跨膜转运蛋白、抗氧化、低温保护分子、表观遗传修饰的相关基因;除显性基因外,DY在冷/热应激蛋白、脂肪酸去饱和酶、ATP合成酶、细胞凋亡酶等其它低温耐受基因上,也表现出一定比例的显性表达。推测上述这些基因在DY中的表达模式,决定了DY在器官、组织等生理水平上对低温胁迫具有更有效的抵御手段。2,发现病原菌胁迫下DY的整体基因表达模式同样偏向JP,而异于TW。病原菌胁迫下的2个时间点(Oh,24h)分别鉴定到264和105个NAG。在攻毒后表达的NAG中,显性表达的基因数目占据了主要部分,说明攻毒过程中,杂交子代中出现了大量超出双亲表达水平的基因;对在DY中呈显性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负责细胞吞噬、病原清除、抗氧化和营养免疫等生理功能;除显性基因外,DY在非特异性细胞免疫、非特异性体液免疫、抗氧化系统相关免疫基因上,也表现出很大比例的显性表达。以上结果预示着DY在病原菌胁迫下能够更有效地执行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并能及时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表现出抗病表型上的杂种优势。(4)“东优1号”杂色鲍杂种优势的表观遗传解析为从表观遗传修饰角度解析杂色鲍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机制,对杂色鲍3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重硫酸盐甲基化测序和小RNA组测序,结果表明,DY与亲本群体存在明显的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率的差异(TW>JP>DY),以及明显的小RNA整体表达水平的差异(DY>TW>JP),结合转录组分析的结果,推测DY中受表观修饰调控的基因的转录活动更为活跃;对转录组中鉴定出来的显性表达基因在杂色鲍3群体中的甲基化修饰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9.50%~29.58%的基因存在甲基化修饰水平的差异,说明甲基化修饰差异是造成杂色鲍叁群体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综合以上结果,杂色鲍3群体在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和小RNA表达模式上的不同,通过表观调控作用,部分造成了3群体在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后者可能通过翻译、代谢路径,进一步造成杂色鲍3群体在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上的差异,最终表现为耐低温和抗病表型上的差异,在“东优1号”杂色鲍中产生了杂种优势现象。(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8-01)

杨川毓[2](2010)在《转SrMV-P_1基因甘蔗的遗传稳定性评价及抗病的生理基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蔗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目前病毒基因工程在甘蔗抗花叶病育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实验室于2005年利用基因枪技术成功的将SrMV-P1基因转入受体材料FN95-1702中,获得6个转基因无性系。本研究以上述转SrMV-P1基因为材料,对T3代转基因甘蔗的遗传稳定性、产质量性状进行评价,并研究在病毒胁迫下转基因甘蔗的活性氧代谢和酚类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SrMV-P1基因能够有效地提高甘蔗抗花叶病能力。对转基因甘蔗3个世代的田间发病率进行调查,转基因甘蔗的发病率都低于5%,转基因甘蔗田间发病率明显低于受体材料与空载P7,其中TF64表现高抗,叁年间均没有发病。对T3代转SrMV-P1基因甘蔗的SrMV-P1基因进行PCR检测,在转基因甘蔗中仍然能检测到SrMV-P1基因,而FN95-1702未能检测到目的基因。说明SrMV-P1基因在转基因甘蔗中能够稳定遗传。对T3代转SrMV-P1基因甘蔗产质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转基因甘蔗的生长速度明显比非转基因甘蔗快,转基因无性系TF37、TF50、TF53、TF63、TF64和TF67的株高显着高于转基因无性系TF50和对照受体材料与空载P7。除转基因无性系TF64外,其他转基因甘蔗的茎径均与受体材料和空载对照无显着差异。6个转基因无性系的产量均比P7高,且高出5.51%~43.30%,其中TF50、TF53、TF63、TF67的产量比FN95-1702高出了8.22%~21.38%。在工艺性状方面上,6个转基因株系的锤度、转光度、蔗汁糖分、视纯度、重力纯度、甘蔗纤维分分别比FN95-1702高出5.00%~24.36%、10.15%~36.52%、9.61%~37.07%、4.65%~9.73%、3.29%~10.25%、3.01%~21.54%和0.37%~26.26%。对转基因甘蔗T1~T3代的产质量性状进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以看出TF53,TF64在叁个世代中始终表现优异,FN95-1702和空载P7的表现较差。对转SrMV-P1基因中蔗糖酸性转化酶在甘蔗工艺成熟期前活性较高,有助于甘蔗的营养生长,随着工艺成熟期的到来,蔗糖中性转化酶的活性逐渐上升,有助于甘蔗的糖分积累。FN95-1702与P7由于受到病毒的侵染,甘蔗糖代谢较为混乱。通过对转SrMV-P1基因抗病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表明:在四次甘蔗花叶病毒接种过程中,转基因甘蔗TF53、TF64的H2O2、O2-均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并在接种后期其含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受体材料FN95-1702和P7在整个接种过程中,H2O2、O2-的变化极不规则,并在接种后期其含量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对比接种前后丙二醛含量,发现受体材料FN95-1702和P7在病毒接种后其丙二醛含量比接种前分别提高了58.59%和42.38%,而转基因无性系TF53和TF64的丙二醛含量并无明显提高。对保护酶的研究表明:转基因无性系TF53、TF64在接种病毒后,POD和SOD的活性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有利于清除多余的活性氧,保护叶绿体细胞结构的完整。在酚类代谢研究中得出:接种病毒胁迫后,转基因无性系TF53和TF64的PAL、总酚、类黄酮最后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对甘蔗的抗病性具有积极地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0-04-01)

王士强[3](2008)在《四种生物制剂对大豆根腐病防效及抗病生理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大豆品种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小区和大田试验,研究4种新型生物制剂在大庆地区,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促生作用及生理机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盆栽条件下,4种制剂Y1、Y2、Y4和Y5对防治大豆根腐病有显着效果,拌种量分别为1.5%、1.5%、2%和2%时,防效最好,灭菌土盆栽苗期防效分别为38.10%、23.81%、23.81%和33.33%,自然土盆栽苗期防效分别为53.85%、46.15%、38.46%和46.15%。各生物制剂拌种处理,自然土条件下大豆根腐病的防效均高于灭菌土。4种生物制剂拌种不同程度的增加大豆根长、根鲜重和植株干重。2.在田间条件下,4种制剂均可明显的降低大豆根腐病的发病程度,苗期防治效果在38~75%之间,其中制剂Y1的防治效果最好。制剂Y1和Y4可以显着的促进大豆株高。除制剂Y4外其它3种制剂可明显地促进大豆植株的干重。3.四种生物制剂能显着提高土壤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制剂Y2影响均最大,且对提高两种酶活性效果较好。4种生物制剂能提高土壤中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且制剂Y1影响均最大。4.生物制剂Y1、Y2、Y4和Y5可以提高大豆根系中的抗性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2种酶的活性与大豆对根腐病的抗性呈正相关。4种制剂能够显着抑制丙二醛和脯氨酸在大豆植株中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原菌对植株的伤害。4种制剂可显着促进大豆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植株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积累叶比根大。4种生物制剂对大豆功能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略有提高,生物制剂Y1效果最佳。5.四种生物制剂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发病率,从而降低根腐病造成的减产程度,与对照相比,使用生物制剂提高了大豆的产量,而对大豆籽粒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综合考虑4种制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和对产量的影响,在大庆地区生物制剂Y1和Y2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08-04-01)

于业志[4](2007)在《大白菜小黑点病及其抗病生理基础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运用比较生理学方法,以抗小黑点病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形态对大白菜小黑点病和抗病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同一氮素形态不同氮素用量下,大白菜抗、感小黑点病品种保护酶(SOD﹑POD﹑PPO)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及代谢的变化与大白菜抗感小黑点病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大白菜小黑点的发生受氮素形态﹑作物基因型等共同作用的影响,施硝态氮可减轻小黑点病的发生。硝态氮处理和铵态氮处理下的各指标较有规律性,而酰胺态氮处理下的各指标则稍有波动,不同形态氮素对大白菜不同部位的部分效应相反。(2)小黑点病主要发生在生育中后期,且多先发于老叶正面,不同品种黑点在叶柄上发生分布的部位不同,较高的氮素水平明显可以加重感病品种病情。不论在施氮还是不施氮条件下,抗病和感病品种苗期叶柄中SOD﹑POD﹑PPO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仅POD酶活性反之,表现为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各生理指标在莲座期和包心初期规律性不太明显,生育后期尤其在收获期抗病品种叶柄中SOD活性、酚类物质含量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而抗病品种叶柄中MDA含量、POD、PPO活性却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叶片中保护酶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性不如叶柄中明显。(3)不论叶柄还是叶片中抗病品种的各项生理指标在整个生育期内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变化较小,而感病品种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变化相对来说较大。说明抗病品种自我调节和恢复正常状态的能力比感病品种强。此结果可作为苗期抗病生理选种与鉴定的参考生理指标。(4)在整个生育期内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大白菜抗感小黑点病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抗感品种间各物质含量在莲座期的差异表现比较明显,而在莲座期,差异最明显的是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对于品种的抗病性更具有代表性,其次是叶片中咖啡酸和叶柄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绿原酸的积累在大白菜抗小黑点病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保护酶(SOD﹑POD﹑PPO)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及代谢的变化均与大白菜抗小黑点病性有关,可作为大白菜抗小黑点病生理选种特别是在早期选种的生理指标或参考指标。对加速选育进程、提高选育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7-06-05)

杨兴娟[5](2007)在《两种拮抗菌制剂对甜椒疫病防治效果及抗病生理基础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于2006年1月-2007年4月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场日光温室和设施实验室中进行。以甜杂一号和特大茄门两个甜椒品种为材料,使用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对甜椒植株进行蘸根处理,定植缓苗后接种疫霉菌P3。对两种拮抗菌制剂防治甜椒疫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拮抗菌制剂防治甜椒疫病的生理基础进行了探测。结果发现:1.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对防治甜椒疫霉病有显着效果,防效在30%以上,最高防效可达59%。2.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对甜椒植株具有促生作用,表现在促进甜椒株高和茎粗增长,提高根系活力。3.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可以提高甜椒植株叶片和茎杆中的抗性酶POD、PPO和PAL的活性,这3种酶的活性与甜椒对疫病的抗性呈正相关。4.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能够显着抑制丙二醛在植株体内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原菌对植株的伤害。5.拮抗真菌F和放线菌Ⅱ可显着促进甜椒植株体内可溶性糖的积累,植株茎杆中可溶性糖积累比叶片中可溶性糖积累幅度大。6.对甜椒植株的促生作用、诱导抗性酶活性升高、抑制丙二醛在植株体内的积累、促进甜椒植株体内可溶性糖的积累,是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防治甜椒疫病的部分生理基础。7.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对甜椒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甚微,可溶性蛋白不一定是拮抗菌制剂增强甜椒植株抗性的原因。8.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不能提高甜椒单株产量,但因为能够降低发病率而能降低疫病造成的减产程度,而比不使用拮抗菌制剂单位面积产量高,且对于抗性越弱的甜椒品种增产效果越明显。拮抗真菌制剂F和放线菌制剂Ⅱ对甜椒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提高作用。综合考虑两种拮抗菌制剂对甜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拮抗真菌制剂F比放线菌制剂Ⅱ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1)

李合生[6](1987)在《农作物抗病的生理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然界中,由于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分布极为广泛,传播渠道很多,因而农作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导致病害的发生;轻者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严重者植株死亡。然而,不同的农作物或同一农作物的不同品种之间,其抗病能力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为了控制作物病害的发生,减少生产损失,深入了解病原物入侵的生理生化行为和农作物的抗病机理无疑对于广大的植物病理工作者、抗病育种工作者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1987年10期)

陈清泉[7](1980)在《农作物感病与抗病某些生理生化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农作物或同一农作物的不同品种对病虫的抵抗能力有明显的差异。利用抗性强的品种来防治病虫害,已是国内外育种工作者普遍重视的课题,并且选育出了一批抗一种或多种病虫害的品种(系)[1、2]。了解病原物致病的原因,农作物感病后的变化,比较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生(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技》期刊1980年05期)

抗病生理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甘蔗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目前病毒基因工程在甘蔗抗花叶病育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实验室于2005年利用基因枪技术成功的将SrMV-P1基因转入受体材料FN95-1702中,获得6个转基因无性系。本研究以上述转SrMV-P1基因为材料,对T3代转基因甘蔗的遗传稳定性、产质量性状进行评价,并研究在病毒胁迫下转基因甘蔗的活性氧代谢和酚类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SrMV-P1基因能够有效地提高甘蔗抗花叶病能力。对转基因甘蔗3个世代的田间发病率进行调查,转基因甘蔗的发病率都低于5%,转基因甘蔗田间发病率明显低于受体材料与空载P7,其中TF64表现高抗,叁年间均没有发病。对T3代转SrMV-P1基因甘蔗的SrMV-P1基因进行PCR检测,在转基因甘蔗中仍然能检测到SrMV-P1基因,而FN95-1702未能检测到目的基因。说明SrMV-P1基因在转基因甘蔗中能够稳定遗传。对T3代转SrMV-P1基因甘蔗产质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转基因甘蔗的生长速度明显比非转基因甘蔗快,转基因无性系TF37、TF50、TF53、TF63、TF64和TF67的株高显着高于转基因无性系TF50和对照受体材料与空载P7。除转基因无性系TF64外,其他转基因甘蔗的茎径均与受体材料和空载对照无显着差异。6个转基因无性系的产量均比P7高,且高出5.51%~43.30%,其中TF50、TF53、TF63、TF67的产量比FN95-1702高出了8.22%~21.38%。在工艺性状方面上,6个转基因株系的锤度、转光度、蔗汁糖分、视纯度、重力纯度、甘蔗纤维分分别比FN95-1702高出5.00%~24.36%、10.15%~36.52%、9.61%~37.07%、4.65%~9.73%、3.29%~10.25%、3.01%~21.54%和0.37%~26.26%。对转基因甘蔗T1~T3代的产质量性状进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以看出TF53,TF64在叁个世代中始终表现优异,FN95-1702和空载P7的表现较差。对转SrMV-P1基因中蔗糖酸性转化酶在甘蔗工艺成熟期前活性较高,有助于甘蔗的营养生长,随着工艺成熟期的到来,蔗糖中性转化酶的活性逐渐上升,有助于甘蔗的糖分积累。FN95-1702与P7由于受到病毒的侵染,甘蔗糖代谢较为混乱。通过对转SrMV-P1基因抗病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表明:在四次甘蔗花叶病毒接种过程中,转基因甘蔗TF53、TF64的H2O2、O2-均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并在接种后期其含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受体材料FN95-1702和P7在整个接种过程中,H2O2、O2-的变化极不规则,并在接种后期其含量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对比接种前后丙二醛含量,发现受体材料FN95-1702和P7在病毒接种后其丙二醛含量比接种前分别提高了58.59%和42.38%,而转基因无性系TF53和TF64的丙二醛含量并无明显提高。对保护酶的研究表明:转基因无性系TF53、TF64在接种病毒后,POD和SOD的活性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有利于清除多余的活性氧,保护叶绿体细胞结构的完整。在酚类代谢研究中得出:接种病毒胁迫后,转基因无性系TF53和TF64的PAL、总酚、类黄酮最后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对甘蔗的抗病性具有积极地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病生理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1].梁爽.杂色鲍杂交种耐低温和抗病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17

[2].杨川毓.转SrMV-P_1基因甘蔗的遗传稳定性评价及抗病的生理基础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0

[3].王士强.四种生物制剂对大豆根腐病防效及抗病生理基础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

[4].于业志.大白菜小黑点病及其抗病生理基础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

[5].杨兴娟.两种拮抗菌制剂对甜椒疫病防治效果及抗病生理基础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6].李合生.农作物抗病的生理基础[J].湖北农业科学.1987

[7].陈清泉.农作物感病与抗病某些生理生化基础[J].湖南农业科技.1980

标签:;  ;  ;  ;  

抗病生理基础论文-梁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